临床血常规检测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3

临床血常规检测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初探

叶敏张姚许丹

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省德阳市618000

【摘要】目的:初探临床血常规检测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至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60例为本次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相关体检资料,所有志愿者均实施临床血常规检测,总结分析不同采集部位、保存温度、采集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结果:本组60例经测定,不同保存温度对血常规检测结果影响不显著,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不同采血部位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检测结果对比具有明显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采集时间上,5min、12h时间点的血小板检测值对比差异显著,其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血常规检测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多,为确保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则需对检验质量予以严格控制,以便为临床疾病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血常规检测;影响因素;控制对策;临床初探

Preliminarystudyoninfluencingfactorsandcontrolmeasuresofroutinebloodtestinclinic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influencingfactorsandcontrolmeasuresofroutinebloodtestinclinic.Selectionmethods:betweenJanuary2017andOctober2018toourhospitaltoacceptphysicalexamination60casesofvolunteersastheobjectofstudy,retrospectiveanalysisoftherelatedphysicalexaminationdata,allthevolunteersareimplementingclinicalroutinebloodtest,thepaperanalyzedifferentsamplingsites,preservationtemperature,timeinfluenceontestresults,andputsforwardthecorrespondingcontrolcountermeasures.Results:accordingtotheresultsof60casesinthisgroup,differentstoragetemperatureshadnosignificanteffectontheresultsofroutinebloodtest,andP>0.05hadnostatisticalsignificance.Theresultsofwhitebloodcells,erythrocytes,hemoglobinandplateletsatdifferentbloodsamplingsitesshowedsignificantdifferences,andP>0.05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Atdifferenttimeofcollection,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sinplateletdetectionvaluesat5minand12h,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withP<0.05.Conclusion:therearemanyinfluencingfactorsforroutinebloodtestinclinic.Inordertoensuretheaccuracyofroutinebloodtestresults,itisnecessarytostrictlycontrolthequalityoftest,soastoprovideareliablebasisfor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clinicaldiseases.

【keywords】routinebloodtest;Influencingfactors;Controlstrategy;Clinicalstudy

在当下医疗诊断工作中,血常规检测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检测措施,其可为临床诊疗各种血液疾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1】。而在实际检测的过程中,多种因素会对采集到的样本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此时则需重新对血液样本进行采集和检测【2】。对于患者而言,此种情形会增大起心理压力,且会对其疾病诊疗造成延误。因此深入分析临床血常规检测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对于患者疾病诊疗具有积极作用和意义【3】。本文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至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60例为本次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相关体检资料,即对临床血常规检测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做了初探,现具体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至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60例为本次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相关体检资料,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范围为20-48岁,平均年龄为(35.6±2.7)岁。所有受检者均知晓本次试验,且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

1.2方法

所有志愿者均实施临床血常规检测,即在清晨空腹状态下,对受检者采集静脉血液标本0.6mL,然后保存于室温条件下,并对血液样本不同时间点下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指进行检测。同时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标本,分别置于冰箱或室温条件下保存,然后进行检测。

1.3观察指标

总结分析不同采集部位、保存温度、采集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1)分析不同保存温度下血液标本检测结果情况。(2)分析不同采血方式即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存在的影响。(3)分析不同采血时间点即5min、2h、4h、6h、8h、12h时血液样本中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指标检测结果。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t值用于文中计量资料检验,卡方用于文中计数资料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保存温度的血常规检测结果分析

本组60例经测定,不同保存温度对血常规检测结果影响不显著,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不同保存温度的血常规检测结果分析()

2.2不同采血部位的血常规检测结果分析

本组60例经测定,不同采血部位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检测结果对比具有明显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表2不同采血部位的血常规检测结果分析()

注:与12h对比,*P<0.05.

3.讨论

作为一种基础检查措施,临床血常规检测可有效诊断各种疾病,从而对机体是否伴有病毒细菌感染、血液疾病、贫血等进行判断。但由于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临床上血常规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4】。因此需更加深入的分析临床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中,本组60例经测定,不同保存温度对血常规检测结果影响不显著,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不同采血部位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检测结果对比具有明显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采集时间上,5min、12h时间点的血小板检测值对比差异显著,其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上述因素进行分析:(1)血常规检测结果与检测时间之间的关系:血液样本经采集之后,其可否往实验室及时送检对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影响。一般而言,血液标本自受检者处采集后2h内送至实验室检测,可有效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果样本采集后等待较长时间才送至实验室检测,则血液检测结果则会受到一定会程度的影响,进而出现一些偏差。(2)血常规检测结果与不同采血部位的关系:一般末梢部位具有十分畅通的血液循环,因而其发生血液沉淀的可能性高较高,加之末梢血液样本在受局部温度的影响而出现较低的温度,且血管主要为狭窄管径,因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检测结果。有关临床研究显示,末梢毛细血管极易形成微血块,如果采用末梢血采血方式,则发生血细胞堵塞的概率较高。而采用真空管进行静脉血采集时,此种采血方式可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予以有效保障。因此采用末梢血样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其检测结果难以达到较高的准确性。(3)血常规检测与不同保存温度的关系:血常规的检测结果不会受到血液样本保存温度的影响,原因可能为采用溶血素溶于采集的样本中时,其可在一定程度上溶解白细胞膜,且白细胞胞质会溢出较多,因而使得细胞体积进一步缩小,所以保存温度的不同不会影响细胞核与颗粒,并且不会二者之间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化【5-6】。

为了保证血液样本的采集和检验质量,则需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加以应对,以保障检验质量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本文特提出以下控制对策:(1)采集血液样本前加强管理。通常情况下,血常规检测的结果会受体检者服用药物、吸烟、种族、性别、年龄、精神状态、活动情况、机械、样本采集时间等基础情况所影响。在不同条件、不同时间下对血常规检测指标中的血小板计数、嗜酸性粒细胞数、白细胞数等均会存在一定影响。血细胞分析测定结果可因不同生理状态而产生一些差异,如饮水、进食等行为可稀释血液的生理性,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红蛋白检测结果。若受检者运动过于剧烈,则会浓缩血液。所以受检者在进行血常规检查之前,需最好固定在某一时间,以防检测结果受到不同生理状态的影响。(2)血常规样本的质量控制。即采血方式包括末梢毛细血管采血法和静脉采血法,前者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均较差,且血小板计数偏低,白细胞计数显著较高。所以一般采用静脉血用于血常规检测。在选择采血部位的过程中,应当选择无伤处、皮肤完整处的静脉血标本,注意对样本溶血情况、抗凝不佳、稀释程度等进行观察。使用抗凝剂时其用量与标本量需比例适当,若过高,则会发生微凝块,并可能导致血细胞仪堵塞,从而对检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若过低,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血细胞体积和形态改变,从而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在采集血液标本的过程中,采用真空封闭式采血管为最佳,其既能防止发生血液较差感染,还能便于标本的保存、运输、收集等,且在抽血过程中可尽可能的避免产生气泡,从而避免标本发生溶血。另外在采集血液标本后,需第一时间将其送至实验室进行检验,一般在采集后5min、30min后8h内将EDTA抗凝静脉血标本送至实验室检测可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3)血常规检测的质量控制。在进行血常规检测的过程中,目前采用的血液分析仪分类法包括两种,即五分类法和三分群法,其可提示异常结果,且易于标准,具有准确性高,检测速度快等优势,因此是当前首选的筛查和分类白细胞的方法。在检测前,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定时保养和校对检测仪器,且要对仪器的管道进行彻底清洗,并将残留在管道中的纤维、吸附的蛋白、残留的血液等有效去除。另外在检测的过程中,还需对校准用的标准误进行定时检查,检查其是否处于有效期内,注意对标准物进行连续测定,并计算第2次至11次的均值,以判定其是否达到标准要求【7-9】。

综上所述,影响临床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因素包括不同采血部位以及采血时间等,为确保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则需对检验质量予以严格控制,以便为临床疾病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卫珍.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临床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3):3105-3106.

[2]龚建英.血常规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提高错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7):11405.

[3]程医平.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0):90.

[4]徐艳红.临床血常规检测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7):183+177.

[5]王驹,蔡兴权,蔡坤.临床血常规检测误差影响因素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02):220-221+224.

[6]孙岚.临床血常规检测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5):42.

[7]张彩华,王开蓉.不同采血法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01):107-108.

[8]文家远.临床血常规检测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初探[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3):150-151.

[9]刘亚芝.浅谈临床血常规检测质量的影响及控制[J].中外医疗,2011,30(2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