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岳池县东湖学校杨红梅
【摘要】英语阅读策略是学习策略的组成部分,有利于初中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突破英语阅读的障碍,有利于提高英语阅读效率,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笔者认为,对初中生英语阅读策略的指导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来进行。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策略;阅读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1.14【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2014)10-0034-01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许多老师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很多误解和问题。比如将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混为一谈,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对学生听、说、读、写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现象不仅有悖于语言教学规律,而且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严重滑坡。
英语阅读策略是学习策略的组成部分,有利于初中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突破英语阅读的障碍,有利于提高英语阅读效率,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笔者认为,对初中生英语阅读策略的指导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来进行。
一、“通观全局”法
“通观全局”法要求学生通读整个篇章内容,而不是个别词语。在阅读过程中,要求能学生辨认出篇章开头的关键性词语,对篇章内容进行预测;接着在继续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对部分词语的辨认而不断证实、修正、扩展开始时的预测,或者对它否定而产生新的预测,最后达到把握文章的前后呼应以及情节联系,总观全文,整体把握,避免“盲人摸象”的现象出现。
二、确定文章体裁法
一般来说,如果是议论文,各段都应该有概括整段意义的主题句,它们常出现在段首或段尾。把它们找出来,就有利于弄清各段之间的逻辑关系。说明文具有知识的科学性、行文的条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三大特点,可从行文的条理入手,弄清行文的结构、层次和段落的内在联系。记叙文是写人物经历或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要围绕六个要素:who,what,when,where,how,why,把握住这些要素,就能弄清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
三、确定文章结构法
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把握文章的结构,尽量搞清楚每个段落及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是什么样的结构安排,是空间顺序,时间顺序,还是逻辑顺序。
在文章中经常有“点睛”关键词。要引导学生自主挖掘出这些点睛之笔,从而把握文章的整体意境。
文章的线索常常明暗交织。阅读者既要把握事件的发展描述这条明线;也要能搞清楚情感流露、态度的显现、价值观的渗透这条暗线。
四、猜测词义法
在阅读中,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不明白其意思的单词或短语的,如果这些词或短语不影响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我们便可以将它们略过,继续阅读。如果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对正确理解文意很重要,这时,我们就必须根据上下文的联系,对它们的意义进行猜测,使之不影响对整篇文章的阅读理解。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解决的是这些词在文中所表达的意思不可脱离上下文,只根据自己以前了解的词义来确定其意义。
五、判断推理法
要求学生能分清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在分析过程中首先要把握对关键词语的理解,明确细节间的关系,找出关键词或关键句,从而分析归纳,作出正确的判断推理。除借助语言结构外,还要从意义上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和推理,逐渐培养分析、判断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理解词汇和结构本身的意义进行判断推理。
(2)对文章中的事实、现象进行归纳,推断其可能做出的结论。
(3)通过文章的用词和修辞手法来理解作者的立场、观点、感情和写作目的。
(4)通过对话,推断对话双方的语气和对问题的不同看法。
六、揣摩作者意图法
作者一般行文总是有一定的意图,或关注环境保护,或倡导和平共处,或呼唤“真、善、美”,或鼓励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等等。要引导学生揣摩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七、感悟文章内涵法
学会评价阅读内容是十分重要的。好文章会使人产生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感动与震撼。美的感悟能使学生从鉴赏的角度,更深层次地体会文章的魅力。
八、增进英语文化了解法
异域文化知识的缺乏会给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带来障碍。在对相关文章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能让读者更容易地理解文章内容。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最终实施者,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强调教师素质的重要性并不与当前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相悖。目前,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外语教师尤甚。提高教师素质,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有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其次,要加强外语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英语课是实践课,如果英语教师具备了良好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听说读写能力,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交流环境,对学生英语口语的提高将非常有帮助。再次,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做“研究型”教师,不断总结、积累教学经验,钻研教材,研究教学方法,以教研促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