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南丽燕

南丽燕(三门峡市陕县实验幼儿园河南陕县472100)

家长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教育资源,也是教师的重要伙伴,家长参与不仅对幼儿、对家长和教师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证明,在学前阶段家庭对儿童发展的贡献大大高于幼儿教育机构,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教师建立一种和谐、一致、互补的关系,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如今的家庭,孩子成为家庭的核心,是家长的“掌中宝”,家长对独生子女的过度爱护,使之成为为温室里的花朵,禁不起风吹雨打。在家长无微不至地“保护”下,孩子的自理能力越来越差,自信心不足、性格懦弱、依赖性强,直接影响到了孩子综合能力的发展,成为孩子成长中的“绊脚石”。

在我们班,有一个名字叫子涵的小朋友,由于爸妈工作忙,照顾孩子的担子落在奶奶的肩上,老人对子涵的照顾用四个字形容最为不过了,那就是“极尽呵护”,真的是捧到手里怕摔了、含到嘴里怕化了,在物质上尽可能地满足孩子,在生活方面也几乎包办了孩子的一切。孩子入班时,很难融入集体,吃饭时,老师不喂,她一口不吃;日常活动中,从不主动与人交流;户外活动和游戏时,只是站在一旁观看,从不参与活动;性格内向、胆小、行为被动。为此,子涵的爸妈除了担心,也很着急,但又不知该如何去调整孩子的状态。

结合孩子的种种表现,我联系了家长,向他们介绍了孩子的在园情况,并提出了我们班级将执行的矫治措施和一系列家庭指导建议,希望家长配合教师,增强孩子的独立自主性,帮助孩子找回自信,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首先,建议家长工作之余尽可能地抽出时间陪孩子玩、做游戏,同时,关注孩子,通过交流互动,更多地了解孩子的言行,以便寻找最佳的引导途径。

其次,对孩子采取放手管理,引导、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减少包办、代替行为,培养和锻炼孩子的独立性。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思想上,或是语言上的或是行为上的,发现之后及时表扬鼓励,哪怕是取得一点别人认为是很微不足道的进步,都要给予她充分的肯定,逐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我们的建议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积极的配合后,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为子涵制定了“成长小档案”,记录了孩子在幼儿园点点滴滴的进步和变化,并及时地反馈给家长,给家长提供了更多的良性信息,同时,也增强了家长对孩子的信心,坚持不懈地配合着我们的工作,对我们工作给予了最多的配合和支持。

通过一年多的幼儿园生活,子涵有了明显的变化,生活上基本能够自理,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洗脸、洗手、刷牙……。并且,还有一句口头禅,那就是“我们老师说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更可喜的一点,就是能和别的小朋友正常的交流,并且融入集体,有了一些团队意识,独立性也明显提高。又一次班里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老师让小朋友给家长表演节目,当家长看到子涵小手举得那么积极、举得那么高,并且完整的唱完一首歌时,家长激动兴奋的表情,至今还浮现在我眼前。

子涵现在的生活、学习已步入轨道,孩子取得的进步,让家长对我们感激不已。做为幼儿教师,从这个案例中,我也悟出了家园共育的很多有效途径,体验到了家园共育的真正含义,那就是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家园共育工作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转变家长的教育观,使家长了解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育儿观、育儿态度和育儿方式

家长的教育观念决定着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对幼儿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凯尔和赛尔发现:孩子的学习愿望大体反映了家长的态度。因此转变家长教育观非常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家长座谈会的方式,了解家长的思想动态,及时的沟通调整。通过具体的实例或活动设计,了解家长们的兴趣、意见,和家长一起商讨家园活动中需要改进完善的环节,吸收家长的指导力量,增强家长们的责任感,激发家长们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使家长在参与中改变和提升自己的教育行为,和幼儿园的教育能够一致,是孩子进步更快。

2.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并向家长提出具体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应避免“告状式”的交流,失去家长的教育信心,了解家长需求,变“希望家长做”为“指导家长做”,使家园教育方式一致、家庭引导目标更加具体,方法更为灵活、有趣。让孩子在亲子互动中提高智商和情商。

许多家长很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但在实际生活中,在具体操作中,却不知从哪方面入手,面对一些具体的问题,无计可施。另外,还有些家长,育儿心切,在施教过程中想立刻看到效果,反之,便会情绪失控,责备或打击孩子,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家长自己也逐渐失去信心。

教师发现问题后和家长的沟通,应掌握技巧,把握分寸,借助日常教育中的实例,给家长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步骤,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如我们班的桐桐,当家长发现孩子对数字“2”和“3”的点数不正确、数量关系不理解时,家长用一个晚上的时间,拿出数字反复教,然后要求孩子点数,孩子出错了,家长对桐桐批评有加,孩子呢?再也不想看到令她头痛的数字了,我们了解后,鼓励家长采用游戏方式进行,如给爸爸妈妈分糖果、和数字宝宝做朋友、给数字宝宝送礼物等等。在游戏中,家长和孩子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而且使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再有压力,配合意识也越来越强,兴趣越来越高。

3.把搞好家园共育的切入点直接放在幼儿身上

我们教师应多关注幼儿变化,尤其是优点,及时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进步情况,使家长全方位地了解孩子,鼓励家长坚持不懈地参与到教育中来。

家长平时最想了解自己孩子在园里收获了什么、表现怎样,我们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一点时间让孩子向家长表演一些新学的儿歌、手指游戏、歌曲等,家长看得有滋有味,对我们的工作认可的同时也越来越配合我们的工作。在家园共育栏里提供一些儿歌、手指谣,家长认真的摘抄,和孩子一起在家进行互动。由此可见,孩子的变化最能调动起家长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4.通过日常活动、班级环境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和教育行为,使家园共育日常化

利用家长开放日活动、实践活动、家长会等,让家长了解或直接参与幼儿园的活动,了解幼儿在园生活,以及孩子在班里、在活动中的表现,发挥幼儿的纽带作用,变原来的“欣赏”班级活动到“参与、分享”活动。

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我们开展丰富的亲子互动游戏,使家长直接体验和感受到亲子游戏的魅力,以及对孩子帮助和促进作用,在活动中和孩子一起享受快乐的时光。在组织实践活动中,借助家庭的有利资源和家长一起策划、分工、商讨活动的方式、实施过程。家长和教师集思广义,通过实践、家长的直接参与,达到和幼儿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分享是目标。

5.制定个别教育计划,针对表现特殊的孩子,和家长共同分析孩子特点,共同制定个别幼儿教育计划,建立“成长小档案”,进行个性化指导

在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园共育工作中,我们与家长增进了友谊,形成了合力,家长对幼儿园工作更加关心、支持,教师的工作热情也更高了,孩子们也得到了健康、和谐、快乐的发展。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于幼儿的影响也十分重要。家园主动携手对幼儿进行同步教育,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有句话说的好:“家园如同一车两轮,只有同向运转,才能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的确,在幼儿园里,搞好家园共育,赢得家长支持是提高班级工作效率最佳途径。我们应把家长工作提到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始终与家长建立着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合作伙伴关系,才能为每个幼儿营造一个爱的家园。

“家园共育,共同合作”让家园携起手来共创孩子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