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三所高校献血积极性差异性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宁波市三所高校献血积极性差异性的分析

郭丹飞梅传亮罗林刘奕宇(通讯作者)

郭丹飞梅传亮罗林刘奕宇(通讯作者)

(宁波市中心血站浙江宁波315010)

【摘要】目的:统计宁波市三所高校学生的阻碍献血原因和献血意愿,分析三所高校献血积极性的差异,为后期的献血招募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分别对宁波市三所高校的学生进行调研,调查内容包括献血的顾虑和下次献血的欲望,之后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结果:统计结果显示本科院校对献血的满足感较专科院校高(P=0.020),但本科院校的继续献血意愿却低于专科院校(P=0.014)。结论:三所高校学生的积极性存在差异,我们可以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对不同高校采用不同的宣传和招募策略。

【关键词】献血;献血积极性;献血动机;招募策略

【中图分类号】R1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6-0337-02

无偿献血的最大特点是献血者的自愿性和主观能动性[1]。目前研究显示宁波市的高校学生作为的无偿献血者中的一大类主要群体,其献血需求与动机动机对招募策略的制定能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2]。为了研究不同类型的高校学生是否存在献血需求及献血动机的差异,我们自制了一份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献血动机、献血的顾虑和献血的欲望三个方面。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高校中献血者的想法和动机,为招募潜在的献血者提供指导依据[3]。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以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万里学院、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三所高校献血的学生随机调查,共收回效卷250份。

1.2研究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无记名填写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献血的顾虑、下次献血的欲望。调查时间位于献血者献血成功后的休息时间内进行,医务人员告知献血者为调查问卷为献血满意度调查,隐藏此次调查的真实目的,防止献血者特意规避真实想法,增加问卷的真实度。

1.3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处理,对三类献血者的几个献血动机及需求进行卡方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调查问卷能有效回收

共发放和收回调查问卷265份,其中无效问卷为12份,有效问卷率为94.34%。收回有效问卷为250份,其中浙江万里学院59份、宁波职业技术学院87份、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104份。

2.2三所高校学生的献血积极性的差异

2.2.1三所高校学生献血阻碍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本科院校万里学院对献血的满足感较高认为献血于我没有阻碍的,即认为献血是一件快乐的事所占的比例(30.77%)高于大专类院校(宁波职业技术学院24.24%和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17.14%)(P=0.020)。我们将具体的献血阻碍细化为5个方面,分别为对献血的害怕情绪、需要增强勇气、扎手指的疼痛感、针头太粗和担心献血完成影响身体健康。我们发现三所院校认为缺乏勇气及扎针时的疼痛感成为献血阻碍的占了很大的比例。

2.2.2三所高校学生继续献血欲望的比较医学类大专院校(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认为能定期献血的学生比例(51.40%)高于其他非医药类高等院校(宁波职业技术学院33.33%和浙江万里学院38.10%)(P=0.031)。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认为可以在有空时参加献血的人数比例高于其他两所院校(P=0.014)。将两项愿意参加献血的人数比例合并,大专类院校的献血意愿强于本科类院校。

3.讨论

3.1三所高校学生有各自的献血积极性的特点

三所院校的学生在献血的阻碍方面却存在一定差异。本科类院校的学生认为献血是一件快乐的事的比例高于大专类院校,但是他们的继续献血的意愿包括定期献血和有空了参加献血活动却弱于大专类院校。且三所院校的学生均有半数以上认为献血还需要点勇气和献血时有强烈的疼痛感。

3.2根据三所高校学生献血积极性的差异性改进献血招募策略

献血招募是一门综合学科,是献血者队伍建立的保障,注重对献血者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是招募策略的基础[4]。根据我们上述的调查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呼吁本科类院校的学生增强定期献血及有空献血的意识,将大量认为献血是件快乐的事的人提高献血意识,或是可以增强对他们的提醒,包括短信或电话提醒的方式。对于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献血阻碍,一方面我们可以给予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的勇气,给予一定的鼓励外,还可以通过提高采供血机构采血者的职业技能,减少献血者的疼痛感等方式减少献血者对献血的怯懦情绪,增强高校中的有效献血率。

深入细致的了解献血者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在宣传招募和血液采集服务的过程中区别对待,让献血服务更到位更贴心,有利于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的建设,有利于血液的安全,更有利于推动献血事业的长足发展[5]。

【参考文献】

[1]李玉珍,韩丽沙,吴振军.大学生无偿献血动机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1,7(9):1962-1964.

[2]丁慧陶诚郑克芬.管理和培训无偿献血志愿者的必要性分析[J].中国卫生专业,2015,(30):35-37.

[3]郝玉,洪倩,蔡广菊,等.我国无偿献血者招募和管理中的问题探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7,2(1):22-25.

[4]陈玉凡.精细化服务在献血工作中在作用[J].护理管理,2018,(18):224-225.

[5]刘爱军.心理护理对无偿献血者招募的积极作用分析[J].人人健康,2017,(14):168-170.

基金项目: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2017A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