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华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高职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当前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类型上,应定位于培养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上,应体现以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基本特征。
关键词:高职院校定位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现在呈蓬勃发展的势头,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很多院校他们在大力增强自身实力,扩大招生规模,扩大社会影响力的同时,往往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学院的定位和日后的人才培养规划。定位过高导致发展后劲不足;定位过低导致发展动力不足,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定位不只是层次高低的定位,也不仅是学科门类的定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是高职院校的本质定位,这对指导这一类型学校的科学定位很有价值。
一、科学合理地确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1.认清目标准确定位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依据“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终身教育”思想,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色,定位于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建立“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是既能动手又能动脑,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岗位实践能力,胜任一线岗位要求和具有一定实践技能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2.确立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培养目标尽管我国职业教育普遍认为要重视“能力本位”,但在确定能力时,究竟是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还是培养完成整体化工作任务的“综合职业能力”,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至关重要。从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不能仅仅着眼于当前的就业需要。
3.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要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高职教育的发展弥补了高等人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均衡,特别是近几年来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各地高职院校纷纷创建,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充分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结合学院优势,创办特色专业,培养特色人才。
4.要科学合理地确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还要重视学院师资力量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在日后教育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二、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举措
目标确定以后,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其实现途径和具体方式,条件是否有利于人才的成长和进步,以及方法和手段运用是否妥当,其核心是方法。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对于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要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这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在服务面向、人才规格、质量标准、评价体系等方面,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它更加强调面向一线,突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和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之所以会有如此不同,固然存在着教学内容取舍的问题或因素,但两者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或运用,以及由此所导致的高职办学功能的非学术化的价值取向或偏好,更具有决定性意义。据此,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根本差异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方面,而不是在理论教学上。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绝对不能沿用普通高等教育那套学术导向的办法,必须重视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和不断满足来自一线的更高层次的岗位需求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真实的项目、案例、顶岗实习等着重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技术技能和操作规范,来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实现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双高”,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双强”,知识面覆盖和就业岗位的“双宽”,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参与市场竞争的应变能力。
2.要重视教学条件的建设
这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关键环节。当前推进实践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最大的制约因素是实训条件和师资队伍。缺乏实训条件,学生便无法经由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掌握就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同样,师资结构不合理,具有行业背景和一线经历、实际操作或技能训练较强的双师型专业教师过少或严重缺乏,即使有实训条件也难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岗位就业能力。解决这两大问题,客观上要求高职院校学会走出教育办教育,开放办学,拓展办学功能。一方面,通过加强与企业及社会其他组织或个人的密切联系,采取“招聘、培养”的模式,加强“双师素质”教师特别是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和健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多元融投资机制,加强实训条件建设。
对于每一个高职院校来说,在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的发展阶段,应“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高职院校必须深刻审视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办学思路,这样才能保持稳定和良性的发展势头。
参考文献:
[1]张博文.分层定位与分类发展-论中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选择[J].职教论坛,2015.
[2]邵景干.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世界,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