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丹
(浙江台州市台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一浙江台州317502)
【摘要】目的:分析PICC置管期间发生导管堵塞的相关因素,并采取有效的临床干预措施降低导管堵塞的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PICC患者3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给予循证护理模式,旨在降低导管堵塞率。结果:经过临床护理后统计得出,所有PICC患者中18例未发生堵管情况,其余12例患者出现导管堵塞且经过对症处理后成功解除。结论:对PICC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继发导管的堵管率,应作为临床优先采用的护理方案,值得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PICC;相关因素;堵管;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0-0136-02
循证护理是近几年来临床新兴的一类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指的是综合分析与评价所得证据并正确应用于临床中提供护理实践的一类护理方案[1-2]。本次研究中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30例PIC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循证护理模式指导临床护理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现将相关资料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数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PICC患者3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PICC患者中年龄最小的24岁,最大的72岁,平均年龄(46.2±5.9)岁,其中12例患者出现导管堵塞,7例包括例男性患者,5例女性患者。
1.2护理方法
对PICC堵管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包括正确处理导管(每日用生理盐水冲管、采集血液标本时尽量不需从PICC管内提取等)、遵循药物不相容原则(对于有配伍禁忌的药物严禁合并输注、非治疗时间应定期进行正压封管等)。
总结发生PICC导管堵塞的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
(1)护理人员:进行疾病治疗时未正确使用正压封管,使得血液反流;导管受压或打折;导管尖端紧贴静脉壁;采血时未对导管冲洗干净;PICC的置入时间较长,长时间于患者血管内漂浮[3],使得对患者正常血液造成一定的影响,并出现微血栓等不良情况。
(2)输液药物:出现血管痉挛现象;出现血管炎性堵塞;当对患者给予脂肪乳、葡萄糖、氨基酸、顺铂、人体白蛋白[4]等物质时,由于其粘稠度较高,分子颗粒较大,在输液治疗时速度下降,使得上述物质容易粘连于导管腔内,引发导管堵塞。
(3)患者血液粘稠度:肿瘤患者的血液粘稠度普遍较高;高龄患者的血细胞呈老化状态,聚集性较强,变形能力差,容易出现血液凝固、血栓等不良现象。
2.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后统计得出,所有PICC患者中18例未发生堵管情况,其余12例患者出现导管堵塞且经过对症处理后成功解除。
3.讨论
3.1正确处理导管
PICC置管后出现导管堵塞是临床上较为普遍的一类并发症,PICC置管技术可为患者及时建立静脉通路,保护肿瘤患者减少药物渗漏事件,保护其浅静脉,利于临床上静脉输注药物治疗与化疗,从而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缓解精神压力,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等。且该治疗方式操作较简便、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感染发生率较低等优势。进行PICC置管时应遵循临床护理经验,可以有效减少导管堵塞。临床研究[5]显示,经导管后液体的重力滴速可达到每分钟110滴,若滴速明显下降,低于每分钟50滴时,说明可能会出现导管堵塞。因此,根据上述理论应将导管的受阻情况归纳为不完全性与完全性导管堵塞,实际操作时应正确处理导管,包括定时冲管、正压封管、及时更换正压肝素帽等,降低导管堵塞发生率。具体处理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每日对患者进行导管置管后,应及时用20ml的生理盐水进行冲管,将多余的残余药液冲入血管内;进行正压封管时应严格遵循规范的操作技术,使得导管内液体处于充盈状态,正压封管前后的相关处理措施具体为:给予10ml的生理盐水或已稀释的肝素盐水进行正压封管,若封管液体残余1ml左右时可退针,以平衡管内正压,防止出现血栓,使得导管处于正压状态。
(2)采集血液标本时尽量不需从PICC管内提取,主要是由于肝素可将血浆稀释进而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若行静脉穿刺时出现困难且需抽取留置管内的血液标本时,应将稀释的血液除去,再次抽血后进行正压封管。
(3)禁止于留置的PICC肢体内对患者血压进行测量,对意识不清楚的患者进行翻身治疗时应避免患者肢体受压。
(4)对于高龄患者而言,若其血液粘稠度较高或者需要留置PICC导管治疗,应给予5000单位的低分子肝素于患者皮下注射,可有效防止血栓,减少堵管的机率。
3.2遵循药物不相容的处理原则
(1)对于有配伍禁忌的药物严禁合并输注,准确掌握药物不相容性,一般情况下,首先输注分子颗粒较大的液体,而后输注其他液体。对患者给予脂肪乳、粘滞性药物、血制品时,由于其容易形成纤维进而将导管阻塞,因此在输注上述物质时必须进行冲管。实际输液治疗时,应及时进行补液、封管等,防止液体流空,使得空气进入引发气栓。使用输液泵进行输液治疗时,应严格掌握输液速度,以每小时3ml以上为标准;对针筒进行更换时经常出现负压情况,医务人员应确定液体处于匀速时行状态,并妥善固定导管。
(2)非治疗时间应定期进行正压封管,防止出现导管堵塞现象。
(3)对药物进行静脉推注时推荐采用脉冲式方法。
本次研究显示,对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后,12例导管堵塞患者经过对症处理后成功解除,临床效果显著,说明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并综合评估发生导管堵塞的相关因素可有效降低导管栓塞发生率,从而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仝笛,袁玲,丁亚萍等.PICC血栓性堵管相关因素及其应对策略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24):36-39,42.
[2]龚海琴,范爱飞,贾宏等.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对PICC门诊患者治疗间歇期堵管率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8):2138-2140.
[3]杭燕,姚璐.23例脑卒中患者应用PICC发生堵管的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20-22.
[4]邱玉梅.两种静脉置管方法并发症的比较及相关因素探讨[J].甘肃医药,2012,31(9):705-708.
[5]邓作梅,伊秀英.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堵管原因分析和对策[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2,32(2):288-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