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英1林伟华1(通讯作者)陈康荣1黄秀红1梁开2
(1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检验科524037;2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内科524037)
【中图分类号】R6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5-0073-03
【摘要】目的联合检测糖尿病三项即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清蛋白(GSP)、空腹血糖(FPG)的含量对诊断、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60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空腹静脉血,在雅培Aerose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HbA1c、GSP、FPG含量检测。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比较,治疗前HbA1c、GSP、FPG单项或多项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GSP、FPG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1),而HbA1c亦降低(P<0.05)。结论FPG、HbA1c、GSP三项在糖尿病不同阶段变化不一致,联合检测能更早诊断糖尿病及准确反映血糖水平的控制状况,杜绝漏诊、误诊,对糖尿病的预防、筛查、诊断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空腹血糖糖尿病
DM表现为高血糖,长期的高血糖可导致多脏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因此,DM的预防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FPG检测对DM的诊断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应激状态也可使FPG升高而影响确诊;HbA1c和GSP具有血中浓度稳定,不易受到临时血糖水平影响,可作为早期诊断DM、控制血糖的一项敏感而准确的指标[1]。本研究有针对性地选择了260例确诊为2型DM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HbA1c、GSP、FPG的检测,并将2型DM患者治疗前后和健康体检者进行跟踪比较,对三项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证明HbA1c、GSP、FPG联合检测能够早期诊断DM及反映DM血糖水平的控制状况,现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10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260例,其中男性143例,女性117例,年龄36~69岁,平均年龄50岁;再选取60例来自我院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男女各30例,年龄28~60岁,平均年龄48岁。
1.2试剂与方法:HbA1c和GSP试剂来自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FPG试剂来自广州标佳科技有限公司,采集受试者清晨空腹静脉血,HbA1c使用EDTA-K2抗凝试管并按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GSP、FPG使用普通生化试管并及时分离血清,HbA1c采用免疫比浊法、GSP和FPG采用酶法,所有项目均在雅培Aeroset生化分析仪上进行检测,各项检测在4h内完成。HbA1c、GSP、FPG室内质控物由试剂厂家提供,HbA1c(4.2±1.0)%、GSP(161±34)umol/L、FPG(4.11±1.02)mmol/L,HbA1c室间质控物由卫生部临检中心提供。将2型DM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4周与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
1.3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实验数据用SPSS12.0统计软件中t检验进行统计,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T2DM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4周与健康体检对照组的HbA1c、GSP、FPG检测结果见表1。
治疗前糖尿病组,FPG、GSP、HbA1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异常的例数分别是255、247、251,有3项指标不同时升高的病例。
治疗2周后糖尿病组,FPG、GSP、HbA1c含量分别下降24.2%、26.6%、3.1%,FBG与GSP下降绝对值的程度及其下降的幅度趋势均一致(P<0.01),HbA1c下降幅度无明显(P>0.05)。治愈例数分别是76、135、6。
治疗4周后糖尿病组三项指标较4周前均下降较明显,FPG、GSP、HbA1c比治疗前下降分别为33.8%、33.67%、9.4%,HbA1c下降幅度比2周前更加明显。糖尿病组4周后和治疗前对比,FBG与GSP的下降绝对值的程度及其下降的幅度趋势均一致(P<0.01),HbA1c的下降绝对值的程度及其下降的幅度明显(P<0.05)。治愈例数分别是142、234、53。
治愈例数统计,260例患者中有53例3项指标都维持在正常水平,有71例患者FPG和GSP正常而HbA1c偏高,有46例患者FPG正常而HbA1c和GSP偏高,有23例患者FPG升高而HbA1c和GSP正常。
表1.260例T2DM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4周与健康对照组HbA1c、GSP、FPG比较
注:α表示该项异常例数,()内为治愈例数。
﹡表示T2DM组与体检健康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β表示T2DM组治疗后2周与治疗前比较,HbA1c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GSP、FPG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示T2DM组治疗后4周与治疗前比较,HbA1c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T2DM组治疗后4周与治疗前比较,GSP、FPG,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临床上反映血糖控制水平的指标有FPG、GSP、HbA1c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等,AGE因检测方法繁锁而很少应用于临床。FPG、GSP、HbA1c这3项指标都能从不同时间反映血糖控制水平。从表1可见,T2DM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杜绝5例漏诊、4例误诊。
FPG是基础状态的血糖,代表即时的血糖水平,从表1可见,在255例FPG升高患者中,GSP、HbA1c均升高的有247例,说明FPG检测是糖尿病诊断、治疗和疗效的常用指标;但在应激状态时出现高血糖,可能为糖尿病早期,或者为机体的应激状态或人工输注葡萄糖液的结果[2],故对某些应激性血糖升高和隐性糖尿病较难诊断,从检测统计可见,经过2W或4W治疗后有23例FPG升高患者中,GSP、HbA1c均在正常范围,有46例患者FPG正常,GSP和HbA1c升高,说明FPG不能作为评价疾病控制程度的指标。
HbA1c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中的β链缬氨酸残基缩合而成,它的形成是不可逆的,不受葡萄糖波动、饮食或运动的影响,反映的是6~8周的平均血糖浓度[3]。HbA1c浓度与红细胞寿命和该时期内血糖的平均浓度有关,血糖越高且持续时间越长,其浓度就越高;HbA1c值与血糖浓度呈明显正相关[4]。HbA1c可判断血糖控制情况,糖尿病高血糖的HbA1c水平增高,而应激性高血糖的HbA1c则正常[5]。在2010年新的诊断指南中,美国DM学会(ADA)推荐,将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列入2型DM和DM前期的诊断,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6.5%就可初步判断为2型DM;如果在5.7%-6.4%之间可诊断为DM前期[6]。在糖尿病的管理中,HbA1c一直是用于评价治疗方案有效性的金标准[7]。法国学者Monnier等[8]及国内的文献就HbA1c与多点血糖的相关性做了研究,一致认为随血糖水平升高,HbA1c也逐渐升高,两者之间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该研究表明,对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很高的患者,需要更好地控制FPG水平,HbA1c升高对糖尿病的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与有关文献相符。HbA1c用于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的监测、应激性高血糖的鉴别诊断、糖尿病的诊断。有报道其对发现糖尿病的敏感性为85%,特异性9l%,且与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9]。从检测统计可见治疗4W后有32例HbA1c正常,而有27例FPG异常,故HbA1c并不能取代FPG。
GSP的产生比血红蛋白快(清蛋白半寿期约为20d),所以GSP浓度反映的是近2-3周短期血糖水平的良好指标,在反映血糖控制效果上比HbA1c更敏感、更及时,可协助HbA1c完全反映病情的渐进变化过程和程度,尽管GSP检测不能反映糖尿病患者日间血糖水平的变化,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HbA1c在治疗和调整治疗后的“延迟效应”、FBG存在的监测“盲区”及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缺陷。对于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血糖值变化较大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监测,GSP测定已逐渐成为其短期高血糖控制的良好指标,被推荐作为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常规方法。当患者有Hb异体存在时,会使红细胞寿命下降,HbA1c的意义不大,GSP则有价值。在HbA1c仍大于正常值,相当部分GSP已正常,说明治疗有效;GSP先于其它2项下降至正常。从检测统计可见,经治疗4W后,仅有13例异常;文献显示,血清清蛋白<30g/L或尿蛋白>1g/L时,测定结果不可靠[10]。
FPG、GSP、HbA1c三者单独检测均有一定的局限性[11],3种指标反映了3个不同时段的血糖水平,能全面地对患者的FPG控制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近期、纵向、全程的血糖水平信息[12]。三者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联合监测具有多项意义:①FPG、GSP及HbA1c升高幅度相同时,提示2~3个月内血糖水平较高。②GSP、HbA1c正常,但FPG明显升高,多为机体应激状态、人工输注葡萄糖液或过食糖类食物的结果。③GSP正常、FPG及HbA1c升高幅度相同时,说明2-3月血糖水平高,近1-3W治疗敏感,GSP先于其它2项下降,说明GSP敏感性。④FPG、GSP正常,HbA1c升高,说明糖尿病患者近半月血糖控制较为理想,而近2~3个月血糖控制情况不理想。⑤血糖正常、GSP及HbA1c升高幅度相同时,多数是近1W内肌注大量胰岛素,造成血糖的急促下降的假象,真正的血糖控制还不理想。⑥联合检测HbA1c、GSP和FPG,可减少测血糖的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⑦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患者GSP、HbA1c可降低,红细胞增多症时可增高,血糖均正常,故应结合血糖水平进行判断。
FPG、GSP及HbA1c三项检查可反映病人治疗中的真正状态,使糖尿病的治疗科学化、减少合并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洁.100例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163-165.
[2]刘志军,谭东云,饶荣.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糖化血清蛋白检测在鉴别高血糖性质中的应用[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1):67—68.
[3]周新,涂植光.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9.
[4]李长玉.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有何意义.健康报,2005:16(4).
[5]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80.
[6]谭国据,黄焕宜,苏勇,陈俏容.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相关性分析及其对糖尿病诊断敏感性探讨[J].医学检验,2011,18(20):76-77.
[7]纪立农,宁光.糖化血红蛋白[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l0:3.
[8]李顺君,黄文芳,饶绍琴,等.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方法学评价.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6(5):85-86.
[9]黄敬泽,王健.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与全天不同时间血糖水平的关系[J].中国综合临床杂志,2006,22(12):1101-1103.
[10]周新,府伟灵.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0-53.
[11,12]宋长广.糖尿病患者测定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4):51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