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王声勋

王声勋

摘要:美,是从心到心的过程。本文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入手,论述了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

关键词:审美教育;感受;欣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语文审美教育就是要培养个体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即通过语文审美教育培养个体对于语言的形式美、语言性文艺作品的艺术美、语言交际中的社会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以树立个体崇高的审美理想、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趣味,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和人格完善,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当代高中生,接触社会的渠道比较多,接触的事物也比过去复杂。因此,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加强审美教育。应当从美学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观察语文中的“美”,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欣赏。

一、感受美

所谓审美感受能力就是指外部的审美感受器官(耳朵,眼睛)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这种能力基本上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对审美对象外在形式因素的感知能力;二是对审美对象的情感表现和象征意义的感知能力。在这二者之中,后者比前者更高级,它要求审美个体不仅观其形,更要见其神,即从外在形象中透视内在精神,从感情起伏中体验出深刻的内涵来。

审美感受能力是个体进行审美活动的出发点,只有通过审美感受这个“大门”,才能把丰富多彩的审美信息输入大脑,而且在个体大脑的相应部位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遇到语言文字信息的刺激,就会“自动化”地感知词语、句子和含义与情味,这就是语感的全部内容了。语感是由多层面内容构成的有机体,这个有机体包含着许多不可或缺的环节和要素。

1.语言的协调感

所谓协调感就是指对语音、音调、停顿、发音、语势和所表达的细想感情之间联系的敏感程度。契诃夫在介绍自己的写作经验时指出:“我通常在校样上最后完成我的小说,而且不妨是从音乐性一面来修改它。”我国的语音学家和文论家沈约指出:“文章之韵,同管弦之声曲。”这都说明,语义内容借助于语音的表现化而达到传情表意的审美效果。法国语言学家索绪尔指出:“词语的声音变化本质上是属于心理的,正因为如此情感内容才能借助语音、语调的变化而得到强调。”朱自清在他的散文《绿》的开头这样写道:“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这句话成为作品情感蕴蓄的特有基调,它是作家经过大喜大悲之后心里产生的一种独特物化形态,显得极其率直醇厚、诚挚动人。总之,作为语言美,只有当语音形式与语义内容协调一致时,其审美效果才能体现出来。

2.语言的分寸感

所谓分寸感是指对语言运用的准确性的感受与把握。说话或写文章用词必须得体,恰如其分,不能过头,否则便失去分寸,因而也失掉了语言的准确性。岑参有两句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里用“直”和“圆”来写大漠的孤烟和落日就十分准确,有分寸感。一位研究地理学的学者指出,很多书上对岑参的这两句诗的解释都是错误的,不准确。原因之一是他们没有去过大西北海拔三四千公尺以上的茫茫戈壁;原因之二是他们不懂地理,只是凭主观臆断猜测而已。其实岑参这两句话是说,在海拔三四千尺以上的大漠由于空气稀薄,气压小,所以点起火来烟笔直向上;又由于荒漠几乎没有人烟,所以谓之“孤烟”,因为大漠极其开阔,几千公里平坦如镜,无任何物体遮挡落日,所以“落日”可以“完整”地照在河面上,显得“圆”。这两句诗极其准确地状物写景,是体现语言分寸感的典范。

3.语言的通畅感

所谓通畅感,主要指对语言文字的通顺以致畅达的敏感。说话写文章,都是由压缩的语言信息——“语点”联接而成的。这些语点通过修饰、加工,又形成一种连续的线性的意义体系,使说话或写文章的人思路清晰、语言畅达、不啰嗦、杂质少。语言的通畅感对于语言的准确表达,减少语病十分重要。

4.语言的情味感

所谓情味感,是指对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的敏感。语言传达感情有时是直接的,通过生动的叙述、形象的描绘、强烈的抒情,让读者直接感受到感染;有时在叙述或描写中蕴含着一种“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需要读者经过咀嚼品味后才能领悟。语言情味感是语言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具有对语言情味的敏感性,才能感受到语言美。

总之,对语文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审美教育的基础和最根本的任务。语感既包括对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因素的感知能力,又包括对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因素的感知能力,又包括对语言符号所蕴含的情感和象征意义的感知能力。

二、欣赏美

1.让学生学会欣赏形式美

我们所说的形式美指文章结构上的美,包括语言、段落、节奏、韵律等。

每篇好文章都是一个有机整体,它所采用的结构往往是它自身所能采用结构中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一种,就如小说可以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方式,使具体的某一篇小说它所采用的叙述方式又是唯一特别能够表现它的主旨的一种,也是这种形式美所能表达这篇文章所能涉及的一个高度。比如莫泊桑的《项链》,小说最后道出玛蒂尔德花十年青春代价还债赔偿的项链是假的。这样的结构安排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在阅读过程中,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辛酸、欣慰与同情,从而体会到文章的结构美。又如五言、七言律诗或绝句,每句字数固定,句数固定,在形式上就具有对称美和和谐美,甚至在朗读的时候还有韵律美。

事实上,形式美也可能存在于文章的局部。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过渡、句子与句子的衔接、词与词的组合、词语的使用等等都有可能形成一种美。

2.让学生学会欣赏艺术美

艺术美包括音乐美、图画美、色彩美、书法美和雕刻美等。新的高中语文教材中具有艺术美的文章早已随处可见,这是人文性的一个体现。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行首错落写法,契合了全诗的轻盈、舒缓的节奏,从而具备了形式美和节奏美。但是,音乐美也并非一定要同诗歌联系起来,如《荷塘月色》,在语言上相当优美。“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叶子、缕缕清香、脉脉的流水、淡淡的月光”等叠词的运用不但加强了语意,而且使文气舒展,音节和谐,节奏明朗,韵律协调,这也是一种音乐美。

现在的语文教材对书法美也相当重视。每册教材都会编排一些优秀的书法杰作,而且有些课文就是直接同书法有关,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如果能让学生认识到这是王羲之行书书法的一个代表作,进而欣赏王羲之的书法,那么这对培养学生学习书法兴趣也是大有裨益的。

另外,图画美和色彩美也是到处存在的。教学中,若能让学生意识到其中的美,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是很有帮助的。

3.让学生学会欣赏内在美

形式美和艺术美多是文章的外在美,我们更应引导学生欣赏、领悟文章的内在美。在每一幅艺术作品的背后,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内在美。这里强调的内在美主要是指悲剧美、残缺美、意境美和等深层次的美,是深入挖掘课文的人物形象、文章的主题后领略到一种美感,这些美感很多学生在现有的基础理论上无法独立理解,所以教师应特别引导学生构建审美情境,创造条件,诱导他们对这些深层次的美的追求和向往。

如悲剧美。在讲授《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时,学生往往对文章的悲剧美体会不够深刻。学生大多有追求真善美统一的愿望,但是他们往往会拒绝悲剧美。因此,我们在给学生探讨时可以通过对照文学作品典型人物的命运来揭示文学作品的悲剧美。我们可以由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悲剧联系到《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如果将这些作品的结局改为大团圆的结局,就无法让读者体会到一种特殊的、悲叹不已的美感。这些例子基本上能够转变学生不切实际的想法,从而感受到那种震撼人心的悲剧美。

以上这些审美教育都不应该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有一些内在的联系。在教授文章时我们应该有所侧重,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阅读教学和写作、口语交际的合作。我们更应该在大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让他们从幼稚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