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课堂走向人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0-20
/ 1

对话课堂走向人文

秦礼

秦礼(南通市开发区实验小学,江苏南通226000)

对话在传统定义上是指“两个或多个人之间的谈话”,“国际上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和谈判”。近年来,“对话”内涵不断丰富,超越人与人、国与国之范畴,如与文本对话、与网络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与生活对话、与文章作者对话等。对话的前提是关系的平等建立,然后才能互动。因此,在教学对话中,不仅是师生间,也是学生间的心灵敞开。让学生学会仔细倾听,对他人的观点虚心学习、深入思考,以平等者的姿态彼此欣赏,相互悦纳,让课堂不只是知识至上的纯认知活动,而是凸现师生主体精神和价值的生命活动。这样,让永无止境的对话把语文课堂引向了具有无限可能性、无限生机与活力的状态,充满了人文性的关怀。那么在现实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的课堂对话?

一、对文本的释放

让课堂因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而诗意地流淌,闪烁着语文动人的哲思,关键之一在于师生对于文本的解读,尤其是作为对话引导者的教师对待文本的态度。教师对教材解读的方式和程度,意味着学生介入的方式和程度。这首先要教师以一种“陌生”的眼光打量文本,体察作者,以自己的方式将文本“炖透”,而不应将教参网络资料视为圭臬,只停留在“解释”这一层面;否则,久而久之丧将失了解读文本的能力。教师不妨把自己熟识的那些解读搁置起来,摆脱“惯常”,超越“偏见”。简言之,教师要具有对文本对教材的超越创新精神。

这种超越创新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是潜能的开发,是创造力的展开。可能性实际上是人的潜能,是学生的深度自我开掘。语文教学要从对学生现实性的关注转向对学生可能性的开发,这是对学生的认可和尊重。反之则是对学生创造性的轻慢、忽略,甚至是一种扼杀。

二、对语言的亲近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执教《亲情测试》的作文课中对学生说:“文字不是躺在纸面上的符号,文字它是有生命的。

当你的心灵敞开的时候,它是会和你说话的。”“有的时候,最平淡的语言,最朴素的语言,可能是最打动人的语言。”

有效的课堂对话,是在充满人性的关怀中,从人出发,从人的需要出发,装着人跳动的生命与真切的感受,装着对语言的优越感与由衷热爱,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语言,沉潜于文本语言的内部。在涵泳一词一句的生命同时掌握一些常用词语、常用句式、常用语体等基础知识、技能,获得语言形式运用规律、技巧,使理解指向了语言所表现的“意义”或“情意”———就在这样的对话中,学生自然地倾听、吐露、表现,处在一种充满生机的“语文状态”中,自我意识、存在价值得到展露、得到生长,最大限度地让语言成为学生最亲近的伙伴。

亲近语言不只需要师生心灵的彼此敞亮,更需要学生对语言亲近的最本真的意愿。如果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埋头于机械式的题海战术中,没有作大量的课外阅读,没有对丰富的心灵世界的培植,那么课堂的对话极可能是沉闷枯燥而乏味的。因此,对言语的亲近不只是着眼于眼前的这一篇课文,更是汇聚了课后无数日积月累的广泛涉猎。还学生自由的童年时间,才能换来充满活力和智慧的课堂对话。

三、对心灵的捕捉

在课堂对话中,通过“文本语言”指向“文本语境中的心灵”,近而洞察作者的心灵,并进入到自己的心灵———发现“我”的感觉,深化“我”的感觉,表达“我”的感觉,以“人文”照亮“语文”,强化悲悯、宽容和自醒的人文精神,都一再证明着语文是有别于其它课程的,语文不是文学史,不是历史和政治史,但是与人的心灵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可以说,一个时代的语文所浓缩的只能是这个时代的心灵史。

在课堂对话中,要让学生在文本的“词典语义”和“情景语义”之间、“文字语言”和“文化心理”之间、“共识层面”和“纵深层面”之间、“文本经验”和“现实经验”之间激活、打通,也就是在“言”与“意”之间发生实质意义上的转化,进入一层又一层的精神佳境,感受和体验平时极少可能直接感受和体验到的事物,掌握表达这样一些新的感受和体验的语言和语言形式。这样的对话,就让文本语言的肌体“活”了起来,学生心灵的触须摆动了起来,避免了肤浅的仅“从表面到表面滑行”,那是外在于学生内在言语需求的。简言之,当心灵深处最柔软的一隅被击中,当那份真挚的情愫涤荡于心,诗一般的课堂对话才会如澄澈的泉水汩汩而出。

之所以提出小学语文需要有效的课堂对话,是出于对语文教学的热爱和对语文的理解,及其认同这样的观念,真正的语文课,是所有功课的核心,是起点,是终点。语文在本质上是提供思维方式的,是要解决一个人对宇宙人生根本看法的,它不光融汇哲学、历史等人文学科,而且也为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提供了最初的动力和永久的滋养。语文的内核是语言,语言不仅仅是表达的符号,在表达的背后,更是思考,是思想,是思维,是想象力,是一整套方法。它是最小的,由一个字、一个词构成;它是最大的,它就是天空,就是万物。而实现这样的语文,必先实现有效的课堂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