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温州325401)
【摘要】全身放射治疗(TBI)是骨髓移植的基本预处理方法,对于治疗白血病、晚期实体瘤病人具有明显效果。本文在考察国内外TBI技术发展及其前景的基础上,就全身放射技术在射线剂量学参数测量、校正及病人轮廓的补偿等方面的现状与进展作了深入细致的阐述。
【关键词】全身放射技术;现状;进展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0-0009-02
Presentsituationandprogressofstudyofthewholebodyradiationtechnology
XuXuechang.PingyangCounty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ZhejiangProvince,Wenzhou325401,China
【Abstract】Thebodyradiotherapy(TBI)isabonemarrowtransplant,basicpretreatmentmethodforlatetreatmentofleukemiaandsolidtumorpatientshaveobviouseffect.TBItechnologymarketsbothathomeandabroadispresentedinthispaper,onthebasisofdevelopmentandprospectofwholebodyradiationtechniquesinradiationdosimetryparametermeasurement,correction,andpatientcontoursofcompensation,thepresentsituationandtheprogressofthedetailinthispaper.
【Keywords】Thewholebodyradiationtechnology;Thestatusquo;Progress
全身放射治疗(TotalBodyIrradiation,TBI),是目前应用于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晚期实体瘤病人的一种大野照射技术。其疗效包括三方面内容:根除机体内的残存恶性肿瘤细胞;杀灭受体骨髓,利于植入造血干细胞的生长;抑制受体免疫功能及对移植物的排斥性,确保造血干细胞成活。而全身照射的剂量分布是否均匀则取决于射束流的均坦度,本文即针对全身放射技术在射线剂量学参数测量、校正及病人轮廓的补偿等方面的现状与进展作一些简要讨论。
1.TBI剂量学的新进展
相较于常规放射治疗,全身放射治疗(TBI)的特征表现为源皮距和照射野很大,剂量学参数需考虑到治疗的几何条件、照射技术以及病患在体格、正常组织、靶区等方面的客观差异[1],要最大限度地削弱临床效应估定的限制因素,TBI照射射线的剂量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首先,TBI剂量测量方法。在测量模体选择与校正方面:AAPMTaskGroup推荐选用水模体,水模体四壁(含模体底部)及测量辐射束的间距须<5cm。探测器的选择范畴主要包括电离室、热释光剂量计、胶片剂量计等。目前国际通用的计量测量手段为水量热计、法拉第筒及电离法。而近年来,在TBI剂量测量的过程中,研究者发现,电离室并不适合于TBI的剂量监测,热释光剂量计的缺陷则表现为测量结果速度慢,半导体探测器相对而言灵敏度较高,但需要进一步调试各种外在因素影响,注意校准。
其次,实际剂量学参数的测量校正。国外部分医疗机构在TBI物理治疗前,为保证TBI治疗剂量的精确度,已开始依据病人的表面积、体厚进行个体化的处方剂量修正,使病人接收的剂量更均匀、准确。
2.TBI照射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2.1TBI处方剂量、剂量率及分次照射
20世纪80年代初至目前,全身照射技术(TBI)经历了由单次照射向分次全身照射的变化,处方剂量与剂量率也由此得到调整[2]。20世纪80年代初,多数放疗中心采用的单次照射处方剂量最高为10Gy,肺处方剂量8Gy。实验证明,间质性肺炎是TBI疗法中骨髓移植患者死亡率最高的并发症,达62%;即便应用2.5cGy/min的超低剂量率照射,也会由于治疗时间过长,患者无法长时间保持正确的照射体位,以致体内剂量的均匀度出现变化,加之低剂量率的TBI还会因疗效减弱效应,造成肿瘤复发。就此问题,80年代中期后,分次全身照射疗法逐步应用,总处方量也上升至12~15Gy。但单次或分次全身照射、剂量率的高低,对于肿瘤复发率、间质性肺炎发生率以及4年无病生存率是否存在明显影响,国际各医疗机构的放疗研究数据并不统一,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
2.2TBI照射方式的改进与发展
第一,常规TBI照射方式。为保证常规标称治疗源皮距条件时治疗机射野可覆盖患者全身,旋转或扫描式照射、双辐射源照射法以及弧形照射法等方式都曾经得到应用。而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固定单野照射法,其优势表现为在不增加特殊设备和保持原始治疗机结构的基础上,就可在治疗机提供射野内予以实施,剂量参数也易于掌握,普通医疗机构即可完成[3]。另外,为获取覆盖人体全身的照射野,可采取双侧位对穿照射机架头、治疗头分别旋转90°和45°,并延长源皮距至350~500cm,使菱形射野的对角线平行于患者长轴方向;小面积治疗室则应根据单野的覆盖面,分别选择坐位、胎儿位、仰卧位或侧卧位。需注意的是,目前所认同的理想体位——侧卧位并不是最舒适的体位,长时间照射治疗仍会对病人体位的保持构成影响。而受目前我国医疗资源的限制,组织补偿和屏蔽工作仍无法满足仰卧式与双向水平照射的解决要求。因此,要达到理想的剂量分布均匀度,还须对TBI的常规治疗手段研究加以关注。
第二,精确TBI照射方式。这是肿瘤放射治疗学在计算机技术与医学影像技术发展、医疗设备技术取得发展完善下的新成果[4]。目前所应用的适形放疗、调强适形放疗技术,代表着放射肿瘤学已进入高精度定位、设计和治疗的时代,作为适肿瘤放射治疗学史上的重要变革,它将成为放射治疗技术发展的主流。
对比常规体外放射治疗,适形放疗可提高靶区的照射总剂量,并最大限度地控制对肿瘤周围正常组织或器官的照射处方剂量,降低机体组织并发症的出现几率。而直线加速器的出现,又使得放疗进入了全新的精确放射治疗阶段,靶区定位和照射更准;剂量分布更均匀,其高精度、高剂量和低损伤的特征,是21世纪放疗技术发展的基本方向。需注意的是,目前国内TBI照射还难以达到精确放疗的水平,除技术因素外,普遍采用的侧卧照射体位,在远距离照射条件下,也会由于组织曲线补偿、组织屏蔽补偿器和铅挡位置的影响,精确定位存在明显误差而不能展开。所以,这就要求医疗机构在改善设备条件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照射体位的改进办法。
第三,调强TBI照射方式。调强适形技术是精确放疗发展的主题。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此作了大量的临床研究。N.A.LaMacchia等研究者就着重研究了分割式调强全身照射技术在剂量分布均匀性方面的优势。分割式调强所采取的仰、俯卧位,可将病人固定于Vaclok设备内,全身CT扫描后数据自动输入Pinnacle7.6c治疗计划系统,系统可自动生成不同体位的独立治疗计划,其配备的手工操作多叶光栅系统可很好地满足剂量的中线均匀分布与肺部剂量衰减要求。此外,变速移动治疗床方法、调强弧形治疗法也逐渐走入了研究者的视线,而其效果的对比仍需得到更多的临床应用才能发现。
3.结语
综上所述,TBI仍是目前骨髓移植的基本预处理方法,在我国医疗机构放疗技术的改进完善中,必须充分认识到适形放疗、调强适形放疗在全身照射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性。对于单次与分次大剂量照射、剂量率、4年无病生存率等方面的问题,也应紧跟国际脚步,展开临床研究,更好地保障患者健康。
【参考文献】
[1]陈智维,陈颖等.全身放射治疗用二维活动肺挡铅架的研制[J].中国医疗设备,2009(12):45-46.
[2]李光俊.X(γ)射线全身放射治疗中的剂量控制[J].医疗装备,2007(09):113.
[3]蒋艳君等.X线全身放射治疗中的实时剂量监测[J].中国医学工程,2008(12):33.
[4]任葵,崔智.伽玛射线全身放射治疗计划系统[J].电脑学习,2003(0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