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克拉玛依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摘要】目的:应用VSD负压引流技术对大面积软组织毁损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大面积软组织毁损病例40例,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治疗,观察组采用vsd负压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治疗期间患者伤口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100.0%,对照组治愈率为20.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SD负压引流技术能明显改善大面积软组织毁损疗效。
【关键词】大面积软组织;毁损;vsd负压引流;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8-0080-02
大面积软组织毁损作为一种难治性疾病时时刻刻困扰着我们,交通事故、自然灾害以及各种慢性病的肆意滋生使大面积组织毁损的发生率大大增加,虽然护理的进步与更新,但仍有不同程度的大面积组织毁损发生,因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增加了医疗资源,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严重者尚可致伤致残、危及生命。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sealingdrainage,VSD)通过对创面的持续负压吸引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清除坏死组织和渗液、加速肉芽组织的生长和增殖、减少创面细菌感染率,进一步减轻创面组织水肿,已经相当成熟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将应用VSD负压引流技和传统换药治疗对大面积软组织毁损的疗效观察进行比较,结果良好,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大面积软组织毁损病例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人。观察组:男16例,女4例,年龄18~58岁,平均年龄(26.9±5.3)岁;对照组:男14例,女6例,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28.3±5.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间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消毒、铺巾清创,彻底清理创面及创腔中失活的组织、脓液和异物,过氧化氢溶液、碘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创面,注意保护创面周围的血管和神经。根据敷料渗湿情况,每1~3日换药1次,及时清理坏死失活的组织和脓液。待创面出现周边无水肿及炎症反应,组织出现新鲜颗粒样、触之易出血的肉芽组织时即可行植皮术。
观察组:常规消毒铺巾,严格无菌操作原则,依据创面或术腔大小设计修剪带吸盘引流管的VSD敷料,使敷料完全充填术腔或充分覆盖创面,注意不应留有死腔。75%酒精彻底清洁创周皮肤,待创周皮肤干燥后取生物半透膜封闭VSD敷料,半透膜覆盖敷料边缘尽量超过3cm,根据创面情况,用吸盘接头连接引流管为一个出口,用另一个吸盘接头连接冲洗管为一个冲洗入口,床头接负压装置,压力控制在100mmHg~120mmHg左右。术后严密观察,确保负压引流装置正常运行。每10天左右更换VSD负压引流敷料一次。组织出现新鲜颗粒样、触之易出血的肉芽组织并基本与正常组织在同一平面时即可行网状游离植皮术,并再次在创面覆盖VSD封闭负压引流装置。
1.3患者疗效评价
治愈:6周后,创面完全愈合,手术切口已拆线,无需换药处理。显效:6周后,创面大量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分泌物少,创面明显较前缩小,至少为原来的1/2,需继续予以治疗。有效:6周后,创面缩小不明显,有少量肉芽组织生长,仍可见较多分泌物。无效:6周后,创面无缩小甚至扩大,无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可见大量分泌物。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疗效的比较:治疗6周后,治疗组20例有20例治愈100.0%;对照组20例仅4例治愈、1例显效、7例有效,治愈率为20.0%。χ2值为12.35,P值为0.0023,小于0.05,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VSD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换药组的临床疗效。
3.讨论
近年来,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的出现给难治性创面的治疗带来了福音,近年来,此技术在我国已经成熟,主要用于骨科、普外科和整形外科等外科各科室,为处理众多难治性创面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受其影响,笔者医院应用VSD技术对各种难治性创面进行处理,均取得显著效果。比较传统换药治疗和VSD负压引流治疗对大面积软组织毁损的疗效观察,结果发现VSD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换药组的临床疗效。因此VSD负压引流技术能明显改善大面积软组织毁损疗效。
【参考文献】
[1]刘三风,刘志豪,戴志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各种复杂创面修复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09,15(6):66-67.
[2]万明才,冯峰,王新卫,等.生肌液复合封闭负压引流对创面肉芽组织增殖的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37)7250-7253.
[3]杨帆,白祥军.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各类创面的应用研究进展[J].创伤外科杂志,2011,13(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