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山区“学困生”现状调查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6-16
/ 2

农村山区“学困生”现状调查与分析

刘长生

关键词:农村学困生现状分析

“学困生”问题是农村教育教学中的常见难题。我校是一所地处万州西部比较偏远的农村小学,“学困生”问题尤其突出。在部分班级,“学困生”的比例高达30%---40%,情况堪忧。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难道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农村孩子就智力低下,导致学习困难吗?显而易见,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真正的原因在哪里呢?如果排除孩子主观的因素,客观环境上,还存在哪些问题呢?结合我校实际,我对客观环境与农村“学困生”的相关问题作了如下调查与分析。

一、传统“学困生”与我校“学困生”的对比简析。

传统意义上的学困生大多对学习不感兴趣,懒惰,没有上进心;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失去信心,得过且过;在行为上表现为自由散漫无纪律性,无集体观念,做事只考虑自己,其余漠不关心,分辨是非的能力比较低,感情冲动,逞能好强,行为习惯不良等等。而且他们容易沾染上不良习气,随心所欲,放任自流。有的与同学无法交流沟通,有“自闭”倾向,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影响很大。

以上是传统意义上的“学困生”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特征,而我所了解的我校农村“学困生”的情况,却与传统意义上的“学困生”有很多的不同。我校的“学困生”们虽然普遍成绩差,在家不服管教,在校期间会经常犯错,老师教育后他们总是会在一段时间后再犯同样的错误,但是他们却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主要表现在运动会和其他的课外活动中。他们大都乐于助人,对自己喜欢的人和事热情、坦诚。他们也都十分爱劳动,老师找他们帮忙也都乐意。他们比一般的好学生还有礼貌,他们的心胸比较宽广,从不记老师和同学的“仇”。

另外我也发现有很多“学困生”不是不想学,而是自己基础太差,已是高年级学生却有很多低年级学的字都不认识。比如我校某班“学困生”李某某在一年级时没有学好拼音,二到三年级时知识的能力一直没有跟上。到后来的四年级除了可以拼读和书写一些十分简单的字外,多数字不会读也不会写。他每次做作业都不能单独完成,甚至是根本做不来。当我找他谈话时,他说了这么几句话让我的心为之一震。“我不是不想和其他同学一样完成作业,可是我连字都不认识,更不会写,我根本就提不起笔。上课我也很想认真听讲,但我一拿起书就头疼,我有很多很多字都不认识”。据不完全的调查了解发现,不仅我校出现这样的情况,万州偏远的西部农村学校90%以上都存在这样一批所谓的“农村学困生”。

二、我校“农村学困生”形成原因的客观因素分析。

排除了学生的主观因素之后,我认为,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农村家庭环境对“农村学困生”的影响

1、家庭环境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也是儿童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中国传统教育中家庭因素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流传着非常美丽的故事:孔子对自己的儿子传授学习方法,就是要多识花草鸟鱼,这是丰富儿童生活知识和增长自然知识的有效途径;孟子的母亲为了教育孟子专心学习竟然多次搬家;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和诗人龚自珍从小就受到外祖父段玉裁的影响,在文学上的造诣很深。这些都说明了,家庭的因素对儿童成长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家庭是儿童成长初始的语言交际教育环境;家庭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及意志的第一所在;家庭是儿童学习的重要课堂;家庭是儿童学习的主要物质提供者;家庭成员是儿童学习的监督者。那么,在我们面前的这诸多的“学困生”家庭环境教育现状是怎么样的呢?

2、我校“农村学困生”家庭环境教育现状。

根据我的调查和了解,我校许多家长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又忙于劳动,所以对孩子的关心很少。他们是想让孩子学好,但没有具体的行动,平时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很少过问,任其自然,家庭缺乏文化教育氛围,对孩子成长负面影响很大。其次是这部分“学困生”的家长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能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再次是这些孩子和父母都缺乏心灵的沟通,缺乏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许多家长认为,他们的任务就是提供孩子吃穿,学习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

除此之外,我发现更重要的一点-----这些所谓的“学困生”大都是“留守”学生。他们的父母在外面打工,对自己的子女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孩子就自己照顾自己,或是交给家里的祖辈抚养,这样家庭教育就形成了一个名存实亡的概念。即使家里有祖辈的“照看”,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些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对孩子的文化和精神的成长没有起到多大的帮助,更不用说那些自己“照顾”自己的孩子了,他们能让自己吃饱穿暖就不错了,有的甚至还要担负起喂猪等农活,学校的活动反倒是不那么重要了。其次是由于家长常年在外面,跟老师没有很好的沟通。我也多次尝试和在家的老人们进行沟通来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和表现情况,他们却常常向我抱怨,说现在的孩子一是“真的难管教,在家根本无所惧怕,很不听大人的话”。二是他们“忙了一天的农活,再也没有精力去照顾孩子的学习,而且自身也没有多大文化,在孩子的学习方面也不能辅导”。自从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后,他们就像是孩子的一个保姆,除了能给孩子吃和穿外,其他的基本上无能为力了。

这些“学困生”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家庭教育中应尽到的培养儿童道德品质及意志、家庭成员对儿童学习的监督、儿童成长初始的语言交际教育等作用荡然无存,导致学习能力低下,成为所谓的“学困生”。据调查万州80%以上“农村学困生”都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家庭环境中。显然家庭环境对家庭教育起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影响,确切的说这种影响是就是一种反作用,最终这种反作用就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二)、农村“代课”、“支教”教师对“学困生”的影响

我校现有30个教学班,却只有40多名在职教师,师资严重不足,且有明显的水平差异。教师的教育思想老化,平均年龄偏大。教委领导和学校领导鉴于学校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增派了一定数量的“代课”老师和“支教”老师。但纵观农村学校为数不少的“代课”、“支教”教师,其教育教学态度及水平让人担忧。

大多农村“代课”老师缺乏正规的教师职业教育,仅凭“经验”教学,其教学理念很难适应相应的新课程的要求。而在农村“代课”老师的待遇问题上,基本都在月工资300——500元之间,从当今的消费水平看来,是非常低的,这也引起“代课”老师们在主观上的消极态度,教学工作得过且过,缺乏责任感。这些主观和客观因素就导致了大多“代课”老师在教学上成绩不突出,或落后于其他班级的教学水平。

支教老师虽然属于国家事业人员的正式编制,有很强的教育教学能力,但是大多数支教老师都是支教一年后就会离开,且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心甘情愿的“支教”,加上多数“支教”教师都有一种优越感,不听从支教学校的安排、把“支教”当作一次“休假”的教师也为数不少。尽管在我校几年里“支教”的教师中,也有非常认真负责的,但出现比较消极的教育教学态度的还是占多数,他们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影响,也是我校“学困生”比例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我校某班,在一、二年级时都是由支教老师任课,三年级由学校请的“代课”老师任课。当该班学生升入四年级以后,还有40多个学生,其中有30人左右是我们所谓的“学困生”。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我发现他们常常直呼曾经任过课的老师的名字,并带着恶意和轻篾的语气。问其原因,他们说:“他们管都不管我们,很少批改我们的作业。”“我们从来没有家庭作业。”“上课的时候,他说话的声音太小,我们吵,他也不大声点。”“我们都不考试。”“一周有时候只有两三天在学校,也不给我们上课。”他们的学习老师很少关心,除了上课外,也很少和他们交流沟通。于是,这些孩子就在老师的“放任自流”中,家长的“只能保证吃穿”的环境中,不幸的沦为所谓的“学困生”。等到有老师在来爱他们,激发起他们的学习欲望时,才发现学习已经太困难了,有的甚至连拼音都还不会,何以能学懂四年级的内容?

如今,每次看到这些孩子为自己多认一个字,多懂一个词语,终于能完整的朗读一篇课文等而喜形于色时,我都百感交集:“学困生”直接影响到未来社会公民的素质啊!如果没有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他们还会是所谓的“学困生”吗?在此我仅对农村山区“学困生”现状调查作了一点粗浅分析,我向全社会呼吁:教育界的每一位领导,每一位一线的教师,都对他们多一份关注,多一份爱,为化解这些不利的客观因素出谋划策,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让他们浴光饮露,茁壮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