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为有效教学插上飞翔的翅膀
刘惠芳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七小学830006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而阅读如果仅靠课本里那几篇课文,仅仅靠课堂上的四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如果在课外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实践,学生掌握了方法,学会了思考,觉得阅读是件快乐的事,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更能让孩子们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方法兴趣内容
怎样进行课外阅读呢?下面就我平时的一些做法,说说自己的体会:
一、安排适当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时间是阅读质量的保证。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在活泼好动的时期,一天中,上完了课,做完老师和家长们布置的作业后,他们最渴望的就是尽情地玩乐。对他们来说,比起白纸黑字的书本来,看电视等娱乐活动更显得轻松,不费脑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帮助孩子们合理地安排阅读时间,保障他们的阅读精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固定阅读时间,有助于养成习惯。
小孩子精力充沛,每天中午有不少学生早早地就来到了学校,跟同学玩耍、游戏。于是,我利用每周一、二、五的中午半小时时间跟学生一起阅读。一到时间,大家都必须坐在教室里,手捧自己心爱的课外书籍静心阅读。刚开始时我是采取强制手段,每天要检查学生是否带了书籍,检查阅读态度是否端正。可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惊喜地发现,这些检查渐渐的都不需要了,有些平时来得不太早的学生也纷纷提前来到学校进行课外阅读。阅读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而他们也从读书中享受到了不少乐趣。不少同学说:读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2.利用点滴时间,阅读积少成多。
要曾给学生讲过汉代学者董遇的故事。他曾经说过,自己常利用三余时间读书:冬天是一年中的闲时,没多少农活;夜晚是一天中的闲时,不便下地干活;雨天是四季的闲时,不好出门干活。通过这个故事,我启发学生学习古人这种节约点滴时间的精神,也到自己的生活中寻找点点滴滴的时间用来阅读,积少成多,养成“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时间概念。
如今,孩子们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普遍提高,由原先提到读书就唉声叹气,到现在看到书籍就眉飞色舞,就连课间也有不少同学要老师催着出去活动活动了。随处可见的是有的孩子急急忙忙拿出课前没看完的书,有的孩子在相互交流着自己的阅读收获。更让人惊喜的是,通过课外阅读,学生的知识面宽了。在一次练习中,题目要求老师向学生介绍航天飞机方面的一些知识,然后让学生复述。我们班平时还不怎么起眼的卢愿同学主动要求让他来向同学们介绍。他不仅有条有理地向同学们介绍了航天飞机方面的有关内容,还向同学们介绍了不少其他的航天知识,不但让同学们大开眼界,也着实令我大吃了一惊,因为他介绍的知识有些连我也不太清楚。
阅读,就是这样让你惊喜,它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轻松,而且还能把从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堂中来,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他们阅读的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曾经介绍说过:自己一般只花一学期的二分之一的时间就教完教材,其余的时间都用来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我无法做到大师那样,但是我们可以努力向大师学习。其实,课内我们所教学的阅读方法和技能,就是为了运用于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啊。学习魏老师的方法,我仔细地钻研教材,锁定教学的难点和精点,这样不仅课堂的效率提高了,而且节约出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在此基础上,我将每周五的语文课改为“阅读指导、交流课”,专门用于对孩子们进行阅读的指导,让他们就自己所阅读的书籍进行读后的讨论。在这节课上,孩子们不但交流了自己课外阅读的内容,而且不少同学也跟自己的同桌朋友交流了自己阅读的方法。事实证明,这样不但没有影响学生的学习,反而让学生对语文课也对课外阅读兴趣倍增。
三、选择阅读的内容,引导学生做有效的阅读。
从新课程理念来看,读什么样的书,应该尊重孩子,以学生“自主选择”为主。但让孩子们自主选择并不等于教师就可以放任自流,对于一些经典名著我还是进行了积极的倡导、宣传。余秋雨先生就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名著来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向往。”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四大名著,如《安徒生童话》、《绿野仙踪》等经典童话,都会纯净孩子的精神,温暖孩子的心灵,让孩子的一生都受益匪浅。在每学习一篇新课文前后,我就推荐学生阅读跟课文相关的课外书籍,既可作为对课内阅读的补充,又可为课堂教学服务,可谓一举两得。
在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之后,我渐渐地向他们渗透“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理念,让他们有选择地圈划、摘抄。过一段时间组织他们进行阅读交流,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分享阅读的乐趣与收获,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最近读的好书,促进持续阅读的热情。学生把这样阅读的热情带进了课堂,使得四十分钟的课堂不再是死气沉沉的、呆板的,而变成了生气勃勃的、灵动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