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6-16
/ 2

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分析

王小晓

王小晓

(浙江东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内科322100)

【摘要】目的探讨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特点和病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20例男女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女性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01)。Hp感染率无明显差异。女生患者抗抑郁焦虑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大于80%。结论精神因素可能为女性慢性浅表胃炎患者重要致病因素,心理和药物治疗可明显使患者的症状改善。

【关键词】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精神因素

【中图分类号】R5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6-0211-02

在消化道门诊中,浅表性胃炎患者占有很大比例。发现女性患者临床表现和病因都有着独有特点,结合本院有完整胃镜报告和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0月31日,本院同一操作者行948例胃镜检查。男性528例,女性420人,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者,男性174人,女性246例。经排除其他疾病,选取男性55例,女性58例。

1.2实验方法对患者胃镜活检的胃黏膜组织行快速尿素酶试验(CLO),Warthin—Starry染色及血清免疫印迹法来判断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状况。以3项检查中的2项结果阳性作为Hp阳性的判断标准。

1.3情绪障碍评测标准我们选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表(HAMD)进行半定量式检查,由同一名医师进行临床量表评定。HAMD总分小于8分者为无抑郁,大于8分者为伴发抑郁。

1.4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黛立新,每次1粒,每日2次,连服4周。对照组予谷维素,每次3粒,每日3次,使用4周。随访6月。

1.5疗效评定有效:消化不良症状每月发作次数小于1次。显效:消化不良症状每月发作次数小于4次。无效:消化不良症状无改善或每月发作次数大于4次。

1.6统计学方法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同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女性患者中腹胀等明显带有主观性临床表现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男女患者中腹痛,嗳气、反酸客观性临床表现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男女患者Hp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女性患者伴发抑郁率显著高于男性。见表1。

2.2有完整治疗资料的女性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消化不良(腹胀、腹痛、嗳气、反酸)的出现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在基层医院消化道门诊中,慢性浅表性胃炎占大多数。Hp感染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1]。但抗Hp治疗后,临床消化不良症状改善欠佳,特别是女性患者。故针对女性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有消化不良症状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可归属于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范畴[2]。FD患者[3]大多有焦虑抑郁的性格,FD患者有Hp阳性率的和无FD者相仿,Hp及Hp相关性胃炎与FD无病因学上的关系。另资料显示[4],根除Hp可能只对少数FD患者的症状改善有效。FD患者女性多见(女:男2:1)[5]。

本研究中男、女患者Hp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女性患者发病率(246/420)约为男性(174/528)2倍,与上述研究相符合。经抗抑郁治疗后,女性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大于80%。由此可以得以下观点:慢性浅表性胃炎女性患者除Hp感染致病因素外,精神因素也可能为另一种致病因素,可能与基层女性患者社会地位,无因定收入,生活压力重有关。而黛立新兼有抗抑郁焦虑作用。提示在临床上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易伴发抑郁焦虑,应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

本研究是根据循环医学的原则设计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但是由于条件所限,存在一定不足①研究的病例少②随机对照缺乏双盲或单盲,③随访时间短④没有给出具体的患者资料细节⑤疗效评定标准问题。

参考文献

[1]萧树东.江绍基胃肠病学[M].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58.

[2]刘文忠.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和功能性消化不良[J].中华消化杂志,2002,22:581~582.

[3]萧树东.江绍基胃肠病学[M].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53.

[4]MoayyediP,DeeksJ,TalleyNJ,DelaneyB,FormanD.AnupdateofCochranesystematicreviewofHeli-cobacterpylorieradicationtherapyinnonullerdyspepsia:resolvingthediscrepancybetweensystematicreviews.AmJGastroenterol,2003,98:2621~2626.

[5]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641.

表1两组间与临床情况相关的因素及临床特征比较[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