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药学现状及其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临床中药学现状及其对策

张广立

张广立

(吉林省前郭县医院吉林松原138000)

【摘要】临床中药学是一门与多学科联系边缘性学科,通过现代科学实验数据来进行安全性、有效性的评价,并对药饮片的质量标准加以规范。在以中医理论指导下,拓展临床中药学的发展范畴。本文将对临床中药学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更好的推动临床中药学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临床中药学;问题;对策;发展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2-0331-02

临床中药学是以研究中药基本理论、中药性能与临床应用为主的一门学科,属中医药专业中重要的基础课。临床中药学与临床学科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主要是研讨中医临床各科所用药物的应用方法。它是直接根于临床的。总而言之,临床中药学是一门既属药,又属医;既是基础课,又具临床性质的综合性学科。

1.临床中药学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1临床中药学的现状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临床中药学有了长足的进步,具体体现如下:一是药物数量的增加及新药的不断涌现。中药数量自汉代《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后世历代不断增加,至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药已达1892种,清代加上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所新增的,达2608种。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获得新生,发展较快,1977年出版的《中药大辞典》载药已达5767种。目前据统计,中药数量已逾10000种。二是新药的研制开发。如川芎嗪、青蒿素、丹参酮、鱼腥草素、靛玉红(青黛中提取)、康米特(薏苡仁中提取)等等,是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而制成新药的,如丹参滴丸、复方丹参片等,是按中医药理论组方研制的;如川芎用于治慢性肾炎氮质血症、新生儿硬肿症、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以临床常用的老药为基础,发掘其新的功用;天麻可治神经衰弱、脑外伤综合征;补骨脂可治功能性子宫出血、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白细胞减少;以及肉苁蓉可治氟骨症、仙鹤草可治肿瘤、白及可治百日咳等等。

1.2中药理论研究及复方研究相对不足

中药理论方面相对不足是临床中药学发展中所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随着近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开始对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十八反、十九畏、中药配伍、炮制等理论有了初步的实验研究,但依旧进展缓慢。与理论研究相比,中药复方研究进展较为迅速,近年来也比较重视,因为中药复方是中药应用的主要形式,要全面了解并掌握中医药,仅是研究单味药是难以做到的。

单味药的研究只能阐明中药的传统功效,或为临床提供些新药。复方的研究有利于解开中药的配伍机理。然而,当前要解开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药的科学性,研究复方中多味中药间药物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变化,还需要长时间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1.3中药理论本身存在的不足

药理论研究,一是普遍存在着朴素抽象,缺乏客观指标,如药性的寒、热、温、凉等;二是有些中药理论至今仍存在着概念不清、认识不统一的问题,如气味学说中的气味厚薄升降;七情配伍中相畏相杀之畏与十九畏之畏的概念混乱;单行是属单味药应用,还是配伍应用中的一种形式;五味学说中的“辛润”、“苦坚”之说等,均有待中药理论工作者们共同研讨加以统一认识。

2.改善临床中药学工作的对策

2.1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开展多学科的研究

临床中药学不仅要融会贯通外药理学,中药鉴定学,基础中药学,中药炮制学等内容,还需精通医学相关的专业知识,如病全科医学,毒理学等。此外还需掌握与密切相关的学科的最新知识进展,如计算机、微生物学、化学、结构基因组学、外语等知识。及时了解医药卫生方面的新法规新政策。我们必须提高在中药药性理论方面的探究,从而使得我们能够以分析其毒副作用、控制临床不良反应等多种方式作为新时期临床中药学的发展突破口。只有通过推动中药相关的学科研究方能更好的推动我国临床中药学实现良好的发展。

2.2积极开展药事服务内容

临床中药学人员应当积极联合临床医师进行查房,以此使得自己更好的掌握病人的病情,从而为医师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定提供准确的参考建议。除了收集药品信息外,还要对药物浓度进行监测,掌握中西药结合治疗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中药配伍中常见的药物间的作用与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反应,科学实验性评估中药治疗疑难杂病方面的方剂,了解国内外药事管理方面的法规,关注新药的上市和老药的更新,经常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用药的情况,同时将临床用药观察的结果反馈回来进行整理和研究。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药品信息服务是临床药师重要职责。

2.3努力培养中药学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临床中药学人才不仅需要知识复合,思维复合,还需具备能力复合。现代医学具有知识融合,学科交叉,技术集成等特点,是以中医药基础学科知识为主体的前提下,还要学习中药现代学科体系中边缘性学科的知识,加强文献理论研究,如临床药学实验研究能力,观察研究能力,药物管理及协调应用能力等。文献理论研究能力是基础,临床观察研究能力和药学实验研究能力是核心,药物管理及协调应用能力是支撑和保证。应注重提高临床中药学人员以上各种能力,培养临床中药学人员积极上进刻苦钻研的精神,以及对药学工作的热爱和无私奉献的品质。新的临床中药学在传承了传统中医药学“以人为中心”的用药思想,还要求中药师在整体用药过程中关注患者的身心康复,而且要积极、主动、科学、深层次地探讨临床中药学的应用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庆生.临床中药学应当坚持医药结合全方位发展——关于临床中药学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天津中医药,2006(02).

[2]秦华珍.对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03).

[3]吕丽华.对临床中药学发展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3(26).

[4]刘玲,刘长英,张晓慧.浅谈开展临床中药学研究意义及内容方式[J].时珍国医国药,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