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中医食疗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何诚琼

何诚琼(湖北省浠水县中医院肝胆科4382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1-0263-02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食疗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将56例患者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食疗护理结合常规治疗的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的患者就只采取常规治疗方法,12周后检测其各项生存质量以及抗高血压药物使用状况,结果试验组干预后,SF-36多个维度的均分增加,抗高血压药物减量人数多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医食疗的方式,对于患有高血压的人是具有一定疗效的,有利于高血压的早期治疗或是减少对抗高血压药物的依赖性,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医食疗高血压效果药物

现代人的生活条件及生活节奏,使得许多疾病的患病率迅猛增加,高血压患者的人数在日渐增多,所以对其的治疗及预防方面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研究表明,患有高血压会降低人的生存质量,即血压程度关系到生存质量。中医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多数是阴虚的体制,此种病理体质的主要是因为人体内的精、气、血等不足导致的,主要表现为阴虚内热,此次研究主要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主要调查对象为社区内患有高血压的阴虚体制的中年人,对实验组采取个体化中医食疗方式进行调理,观察其对于降低血压等方面的成效。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对某社区患有高血压的人中,选出年龄在39至58岁之间的患者共56例,其中,男32人,女24人,服食抗血压药物的有50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人,患者均无心脑等器官的病变,且经中医学专家诊断均为阴虚体质。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时间等方式,经χ2检验和u检验,P均>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对实验组的患者采用中医食疗的方式进行调理。针对患者的阴虚体质,制定合适的食疗方案。尽量选择那些味道清淡、甘苦,且性平、寒的带凉食物,具有生津滋阴的作用,对阴虚的体质起到调理的作用。试验证明,其富含的钾、镁、钙及膳食纤维具有很好的降低血压的功能。蔬菜方面建议食用苦瓜、菠菜、海带、黑木耳、茄子、芥菜等,高血压患者建议食用的水果如西瓜、猕猴桃、苹果、香蕉等。以上的食物,按照食疗的方案,建议患者每日都应食用250—300克左右为宜,每周的总摄入量至少要在1800克以上,平日建议多喝一些苦丁茶、菊花茶、绿豆汤等。注意食物相克的问题,少食羊肉及辛热食物、生姜、五香粉等温热性食物及禁忌红参等温热性滋补品。

3、判断标准

生存质量:干预前和干预后12周评定患者的生存质量。生理功能(PF),生活活力(VT),生理职能(RP),机体疼痛(BP),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和总的健康状况(GH)。

二、结果

通过表1看出,采用了中医食疗的实验组个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实验前后,两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P均>0.05。例外,走访调查得知,实验组经过中医食疗调理之后,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人数经调查从25例减少到18例,18例中减少了服用计量的有12例,而对照组减少药量的仅为5例,停止用药的为1例,χ2为21.24,P<0.001。

表1中医食疗前、后两组SF-36各维度和总分比较(x±s)

三、讨论

中医食疗是利用日常的饮食来帮助患者降低血压的健康疗法,与药物治疗相比,有效且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采用的食疗的方法还具有以下优势:①针对性:选择的高血压患者均为中年且中医诊断为阴虚体质者,然后依据其特点选择适合的食物,达到调理体质的同时又降低血压的效果;主要选择性凉,味甘或苦,又富含钾、钙、镁、食物纤维。避免了传统的对所有高血压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食疗方法的误区。②实用性:中医食疗选用的都是日常生活中买的到的食材,包括蔬菜、水果和茶饮等。患者可以根据饮食喜好选择食疗方案中建议的食物,随意搭配变动,这与以往的中医食疗用固定食物食用方法相比,更加实用,接受度高,具有推广价值。因此,中医食疗应成为高血压患者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方法,中医食疗的知识应成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一部分。让高血压患者了解中医食疗的有关知识,掌握中医食疗方法,有针对性地选择食物,在日常饮食中,既获得营养,同时又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丽维,陈锦秀.中医食疗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12):1205-1206.

[2]姚晓天,程志清.社区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特点分析[J].浙江中医杂志,2004,8:352-353.

[3]吴蕾蕾,钱云,张敬平.高血压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7(5):780-782,823.

[4]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8.

[5]李鲁,王红妹,沈毅.SF-36健康调查量表中文版的研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36(2):1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