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宗云戈荣琼(云南省景谷县人民医院666400)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低浓度罗哌卡因持续地、恒量硬膜外阻滞麻醉应用于产妇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100例无禁忌症的初产妇分为镇痛组、对照组各50例。镇痛组L2-3硬膜外穿刺置管后,一次注入0.2%罗哌卡因10ml±1ml。设观察指标:产妇疼痛评分VAS法。产检时间、分娩结局、胎儿及新生儿情况,产后出血量等。专人定时观察记录。所得数据与对照组进行比较,X2检查。记过,观察组分娩疼痛明显减轻甚至无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持续,恒量输注0.2%罗哌卡因,效果明显,可达到分娩镇痛的目的。安全性高,对产妇及胎儿无不良反应,有应用和推广价值,具有较高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关键词】分娩镇痛;麻醉;阻滞
表1二组产程、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量的比较
平均产程(min)
分娩方式
产后
组别
例数
一
二
三
正常产
胎吸+产钳助产
剖腹产
出血量
例
%
例
%
例
%
(ml)
镇痛组
50
440
57
11
48
96.0
2
3.4
0
0
250
对照组
50
484
62
11
41
85
3
6
6
12
245.7
二组产程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分娩镇痛对胎儿的影响镇痛组及自然分娩组(对照组),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新生儿Apgar评分,见表2。表2分娩镇痛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组别
例数
胎儿窘迫
新生儿窒息
Apgar平分均值
例
%
例
%
(5分钟·分)
镇痛组
50
2
6.8
2
6.8
10
对照组
50
5
10
4
8
9.88
两组比较,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所发生新生儿窒息为轻度,新生儿Apgar评分值两组未见明显差异,提示分娩镇痛未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3讨论
分娩疼痛是大多数妇女一生中经历最剧烈疼痛之一,它所引起产妇心理情绪应激反应,对母亲胎儿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为保障母亲胎儿的安全,硬膜外阻滞越来越受到产妇及家属的欢迎。
3.1硬膜外阻滞是一种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1],常用药物如利多卡因或布比卡因,因其多少对母婴造成不良影响。故限制无痛分娩广泛开展。理想分娩镇痛目前认为必须具备下列特点。①对母婴无影响;②易于给药,起效快,作用可靠,能满足整个产程镇痛的需求;③避免运动神经阻滞,不影响分娩过程;④产妇清醒,可参与分娩过程;⑤必要时可满足手术的需要[2]。国内外报道分娩镇痛方法很多,笔者借鉴国内外临床实践经验,采用硬膜外腔给予低浓度罗哌卡因的区域性神经阻滞分娩镇痛的方法,基本上可以达到上述要求。罗比卡因是一种新型酰胺类局麻药,高浓度可产生外科麻醉作用,低浓度则具有感觉运动分离阻滞的特性。此外以广泛将低浓度罗比卡因利用于无痛分娩,取得满意能明显消除分娩所致产痛而不影响下肢运动,并不影响宫缩、分娩产期不延长,有些自然分娩产及新生儿评分高[3]。本文采用硬膜外经而负荷量加连续输注0.2%浓度罗哌卡因Knudsen[4],具有起效快、镇痛持续、阻滞水平衡定,生命体征平稳,恢复快的优点,特别是适用于无痛分娩。
通过50例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并与50例未施镇痛术的分娩者观察,认为镇痛组应用0.2%浓度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是安全而有效的,可使产妇疼痛明显减轻,应该反应得到控制。在达到解除疼痛同时不宫缩、分娩方式、产程、胎儿及新生儿,可根据镇痛效果控制用药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2分娩镇痛应注意问题
①要掌握好适应症,要求要掌握熟练硬膜外穿刺技术。②麻醉开始时间以进入活跃期宫口开大3cm时为宜,应用过早有使潜伏期延长之弊,过晚则失去分娩镇痛意义。③严格控制用药量,阻滞平面不能高于T10。④遇到宫缩减弱者,应及时应用催产术。
参考文献
[1]ReginaPL,EdwardL,BruceAW,eral.Anxietyandepinephrineinmultiparousinlabor:relationshiptodurationoflaborandfetalheatratepattem[J]AmJObstetGynecol,1985,153(8):870.
[2]杭燕南.吕安祺.罗比卡因硬膜阻滞在无痛分娩镇痛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1.5;17-5.
[3]姚天一.分娩镇痛对提高生产质量的重要性[J].中同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6(21):68.
[4]KnudxenK,BeckmanSM,BlombergS,etalCentralnervousandcardiovasculareffectsofi.v.infusionsofropivacaine,bupivacaineandplaceboinvolunteers[J].BrJAnaesth,1997,78(5):50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3年2月~10月选择住院初产妇50例,足月妊娠、单胎、头位,无明显阴道自然分娩及硬膜外阻滞禁忌,正式临产后自愿接受无痛分娩。ASAⅠ~Ⅱ级,年龄22~30岁。与同期50例未加干预自然分娩产妇(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二组的年龄、体重、身高、孕周等有关因素无显著性差异。
1.2无痛分娩方法
在第一产程宫口开至2~3cm,即进入活跃期前在L2-3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3.5cm,先注入1.5%利多卡因5ml为试验量,10min确认;硬膜外间隙注入0.2%罗哌因10ml负荷剂量,后连续接微量电脑输液泵调控为8ml/h±1ml匀速硬膜外腔输注0.2%罗哌卡因,控制阻滞平面的水平,至宫口开全停药。
1.3观察指示
用美国惠普78523-C型监护仪监测产妇ECG、BP、HR、RR、SPO2,每隔15min记录1次。用胎心监护仪连续监测宫缩及胎心;记录各产程进展情况及时间,产妇下肢运动阻滞情况,按Bromage分级胎儿娩出后1min、5min行新生儿Apgar评分。
镇痛效果评定:显效、无痛、有效,有轻痛但可忍受;无效,中度或以上持续疼痛。询问产妇满意度,采用持续视觉分级法(VHS)分级0~10分,由产妇自我评价。
观察组镇痛后VHS评分明显降低,并持续至分娩结束,在缝合会阴切口时基本无痛。对照组VHS评分一直维持至高水平,缝合会阴切口时必须进行局部麻醉。观察组分娩结束后拔出硬膜外插管。
1.4统计学处理
对各组的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
2结果
整个产程产妇生命指征及胎儿无明显变化。镇痛显效49例,显效率96.6%;有效1例,占3.4%;总有效率100%,产妇满意度100%。第1产程和第2产程时间分别为平均8.2小时和1.25小时,全部顺产,新生儿Apgar评分10分,感觉阻滞平面T10-S3,下肢运动无阻滞,未发生恶心、呕吐等并发症,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