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金融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2.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本文着眼资源协同创新建设,探究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机制及对策。文章以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为例,论述了资源协同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意义及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机制模型。文章进一步提出了构建基于资源协同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机制对策。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资源协同;发展机制
一、资源协同机制对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意义
在亟需创新型人才的当今时代,我们需经过多方主体共同协作,不断丰富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主体。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能仅仅凭借高校的一方力量,需将高校企业、政府以及各行业的力量有机结合,统筹协同。从而产生整体效应最优的一个协同过程,整合创新资源、提升创新效率。
资源协同创新在于通过各个主体的各项要素之间资源的有效整合,在整合的过程当中实现优势互补。在创新的过程中,结合各高校培养大学生自身的培养模式,强化高校的组织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资源协同下高校提高创新能力的困境
有效的整合创业能力发展资源,有利于创业者明确需求,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资源的整合存在一些问题:
1、协同缺位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中,高校、政府、企业、家庭各自拥有其独特的资源:高校作为创新创业的教育机构,拥有大量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政府作为创新创业政策的制定者与引导者,拥有强大的政策资源和创业环境营造资源;企业作为创新创业重要的实践环节,拥有丰富的实训资源、市场机会资源、资金资源;家庭作为创业者的个体基础要素,拥有感情资源、人脉资源。如果高校、政府、企业、家庭能够做到以需求为导向的各项资源重复协同,那么必将给创业者强大的助力,然而,实际情况是高校、政府、企业、家庭大都从自身的资源环境进行工作开展,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很难做到充分的资源协同,其主要原因是资源协同意识缺位。
2、协同重叠
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指引下,各级政府、诸多企业、各个高校纷纷加入到创新创业的大军中来,也实施了一系列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资源的建设。然而,由于缺乏协同意识,导致政府、企业、高校建设的创新资源出现了严重的重复建设情况,不仅导致了资源浪费,也为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事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比如,各级政府、企业、高校筹建的众多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同质化严重,其粗放式的建设,必然导致创新创业不能形成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
3、盲目协同
大学生创业能力发展工作离不开社会上各个层面的协调创新,需要调集各种力量进行统一建设。然而,一些单位在国家政策的约束下,为了协同而协同,甚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盲目协同的情况。在一些协同中,有的资源主体放弃了自身资源的特色和优势,失去了自身行动的角色定位,也有一些资源主体不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协同,而是在一些行政命令下,盲目的组合资源,完全丧失了其自身的主动性、迷失了自身的价值导向。这必然导致协同效率低下、效果打折扣,进而导致其创新创业发展工作流于形式。
4、缺少创新保障的法律法规
目前,很少有针对当今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法律法规的体系出台。虽然国家在法制与文件中鼓励和支持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协同培养方案。缺乏与协同创新相对应的法律法规,在技术成果的归属、利益分配、主体责任与义务等方面缺少明确的规定。同时,从高校方面看,也未能把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融入培养人才的责任与人才培养的宗旨当中。
同时,大学生创业能力协同培养机制需要高校明确自己的责任所在,从创业的方向的指导、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结合学生自身的优势特点,履行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职责。同时需要高校教师与企业的交流合作,通过调研与相关实验,将企业的需求与高校人才的输出进行无缝对接。
5、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系统
目前大部分高校学制固定,无法选择时间进行创业等活动。当前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还处在探索阶段,偏重理论性。在制定大学生创业方面的相关政策缺乏可操作性,政策指导与扶持还不系统、在教育教学的物质提供能力不足,缺乏对于实践条件、师资力量、教育资源的提供。课程体系设置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高校内实践场所和校外实习基地少。课程的学习不够,缺乏必要的科研能力和企业实战经验等问题,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率较低。此外,高校师生对于书本知识的绝对认同阻碍了高校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缺乏实践的锻炼经验使得大学生视野受到所学知识的束缚,缺乏对于创新思想灵感来源的获取。
6、大学生创业的基础环境不成熟
社会是创新创业实现的平台和舞台,然而目前社会给予大学生创业的基础环境并不成熟。众创空间等服务平台少,企业面临生产等各种原因,不愿接受学生进行实习,实践平台不能还不能进行高效的指导与服务。社会对创新创业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还没有完整的创新创业的保障机制确保其顺利运行。创新创业的研究发展历史很短,教师还未能从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中探索出更为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对于创新型教育的教师还没有完整全面的考评机制。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机制构建
大学生创新创业机制是协调各种资源、各个主体、各项举措,以便使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系统更好的发挥作用的具体运行方式、体系的总和,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各项工作相互联系组合形成的整体系统。
本文设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机制“纵横有道”,由横向资源协同、纵向层级发展的诸多体系组合而成。综合学术界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资源的梳理,分析各种资源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的实证探究,我们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机制横向上由四种子体系构成,纵向上这四种子体系由分别扩展了其各自的分体系。具体如图1所示: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机制横向体系由“跨学科、跨课堂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立体化创新创业实践育人体系”、“开放式、集聚型社会促进体系”、“一体性、辐射性政策文化体系”四项体系组成。四项体系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的作用不同、实施的优先级不同、协同的重点也不同。
图1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机制
四、构建基于资源协同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机制对策
1、完善与资源协同创新相配套的法律保障体系
政府应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自身发展的现状,积极创立和完善与自身状况相关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能够保障各个主体顺利进行创新创业的法律法规保障机制。政府出台相应的激励性政策法规对创新创业行为进行支持和引导,也要出台一些法律法规来规范其行为。协同创新中政府必须起到引导作用,引导创新创业体系中各个方面达到最优。政府部门须转变管理方式,应用新的眼光去看待新业态,降低行业门槛,扶持培育科技创新机构,通过法律的措施保障创新创业的工作能够顺利有序地发展。制定创新创业体系发展规划,调配相关配套措施和资源。实施有效的促进措施,推动高校创新创业的教育改革,吸引教师大力创新改革教育方法和手段,减少可能存在的阻碍。
2、建立多课堂交互体系、优化多学科互动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在于教育的顶层设计,各高校立足其学校特色,构建“教学主导、学科交叉、课堂交互、实践检验”的教育模式。高校要重视第一课堂、扩展第二课堂、深化第三课堂。第一课堂注重创新创业基础教育、第二课堂强化创业意识、第三课堂提升创新创业素质,一、二、三课堂互相促进共同推进创新创业能力素质的发展。
3、运行模式上实现资源优势互补的创新创业协同发展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发展也需要社会各界积极提供各方面良好的资源。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需要社会给予的外界的资源和良好的外部条件。需要从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出发,发挥出协同培养对于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资源协同下的人才培养,从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地域的限制效应,将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一体化,利用资源的辐射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共享。
4、利用互联网服务实现资源协同、信息共享
利用互联网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克服了资源的地域性障碍互联网实习资源交流的时效性,实现良好的资源交流。加强课程的网络化建设,利用互联网将精品课程进行交流学习。面向企业的需求,推进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创新创业培养计划。开展网络平台,高效地传递高校间的学术与人才培养的方案交流与融合。
大学生协同创新创业各主体需了解特定的信息,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和技术的更新情况,判定信息的正确性和真实性。因此需要建立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管理技术,开发集产业技术创新信息公共服务、协同创新开放互动合作、企业技术需求动态监测于一体的信息交流平台,加强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双向选择和信息共享。
5、组织专业的机构,实现横向的资源协同
政府应积极发挥在资源协同中的促进作用,利用政府资金与组织机构调配的优势,为资源协同创新创业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从而实现资源协同创新的效益化,促进资源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从政府角度通过一系列激励的政策文件,促进企业对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并且通过调查走访的方法,监督有关部门的主动性与工作效率。
6、探索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跨领域和学科的协同培养机制
高校通过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将资源协同创新的资源进行整合和统筹,并运用在人才培养的模式当中。突破对于教学资源交流的障碍。在资源协同创新的基础上进行各个主体在创新过程中的融合。对于资源协同培养机制,应该尊重人才本身的特点,将人才培养作为重点目标,结合各个主体的特点发挥机制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宗文.校行企外贸英语技能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研究:以广东省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型为背景[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
[2]林红.创业型经济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
[3]高文兵.众创背景下的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16.
[4]解学梅.方良秀.国外协同创新研究述评与展望[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5.
【作者简介】魏晓光,河北金融学院讲师。张倩,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陈欣,河北金融学院在读大学生。
资金支持: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科研合作项目(JRSHZ-2017-01020)(资源协同视角下大学生创业能力测评及发展机制研究)。
资金支持:2017年河北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7CXCY116)(基于智能大数据的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测评及提升训练平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