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挫裂伤的一般症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脑挫裂伤的一般症状

毛铁吴春菊刘洋李英

毛铁吴春菊刘洋李英(黑龙江省医院150036)

【中图分类号】R6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0-0202-01

【摘要】目的讨论脑挫裂伤的一般症状。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脑挫裂伤患者意识障碍一般比较显著,其持续的时间和深度与损伤的部位、范围及程度有关。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昏迷患者清醒后即感头痛、头晕。

【关键词】脑挫裂伤一般症状

1.意识障碍。意识障碍是衡量脑损伤轻重的客观指标。脑挫裂伤患者意识障碍一般比较显著,其持续的时间和深度与损伤的部位、范围及程度有关。一般来讲,昏迷的程度与脑损伤的轻重成正比。轻者仅持续数十分钟或数小时,重者可持续数日、数周或更长时间,有的甚至可长期昏迷。广泛脑挫裂伤患者由于昏迷时间较长,有时须注意与原发性脑干损伤相鉴别。

2.头痛。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昏迷患者清醒后即感头痛、头晕。由于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及不同程度的脑水肿,故头痛的程度较重。意识障碍较浅的患者可因头痛而现躁动不安。头痛可局限于头部的某一部位(多在受伤部位或额、颞部位),亦可为全头性头痛,在伤后第1周内最为明显,以后逐渐减轻。头痛性质多为钝痛、胀痛、跳痛,可为持续性亦可为间歇性,前者多于后者。头痛也可因震动、强光及噪声等因素的影响而加重。当并发颅内血肿时,患者的头痛可呈进行性加重并伴有意识障碍的加深。脑挫裂伤患者度过急性期以后,如头痛持久不愈,常因为头皮与骨膜出血粘连,脑膜与脑粘连或瘢痕形成,脑血管运动功能紊乱,脑脊液循环障碍所致颅内压力增高,头痛型癫痫等因素造成,需注意鉴别。

3.恶心呕吐。脑挫裂伤患者中约50%可发生伤后呕吐。早期的恶心呕吐,可由外伤时第四脑室底部呕吐中枢受脑脊液的冲击,蛛网膜下腔出血对脑膜的刺激或前庭系统受刺激所引起;有的病例尚可因颅底骨折时咽下的血性液体刺激胃黏膜所致。呕吐一般可随着脑水肿的逐渐消退及血性脑脊液的吸收而逐渐减轻。如果急性期已过而呕吐依然不止或频繁呕吐时,表明病情恶化,如颅内血肿形成或发生颅内感染等。有时也可因颅内压力降低而引起,应提高警惕寻找原因。

4.瞳孔变化。较轻的脑挫裂伤患者瞳孔多无变化。在颅脑外伤的瞬间,由于脑部受到强烈的刺激可出现很短暂的瞳孔散大(多为双侧性),很快恢复正常,表示脑皮质和自主神经没有持久的损害。下列情况可引起瞳孔的改变,应加以鉴别。

两侧瞳孔不等大,多有器质性损害:①伤后立即出现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但不伴有显著的意识障碍和肢体运动障碍,通常为脑挫伤合并动眼神经损伤或颅底骨折累及动眼神经所致。②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并伴有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及对侧肢体偏瘫者,是颞叶钩回疝(小脑幕切迹疝)的表现,为严重脑水肿或严重颅内血肿引起,此种情况必须明确诊断,以便紧急处理。③眼眶外伤,视神经损伤也可引起一侧瞳孔散大,但散大侧的间接对光反应常存在,可资鉴别。④合并颈部损伤时,可出现同侧瞳孔缩小,这是交感神经受损的表现,称为Horn-er征。

下列情况下可出现双侧瞳孔变化:①脑挫裂伤伴较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可由于双侧动眼神经受刺激而出现双侧瞳孔对称性缩小。②双侧瞳孔在伤后立即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并出现深昏迷,四肢强直或四肢肌张力消失,生命体征显著变化者,多为广泛性脑挫裂伤,发生脑水肿和颅内高压时,提示已出现双侧小脑幕切迹疝。③脑桥损伤的病例,双侧瞳孔缩小及对光反射消失。此外,应注意应用某些药物后可引起瞳孔的变化,如阿托品类药物可使瞳孔散大,吗啡类药物可使瞳孔缩小。

5.自主神经症状。脑挫裂伤患者常有较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一般伤后即出现意识障碍,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脉搏缓慢,呼吸深而慢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以后转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血压升高,脉搏加速,呼吸加快等。患者入院时一般生命体征无多大改变,体温多在37.5~38.5℃之间,严重者昏迷时间长,并出现明显的生命体征变化。

血压和脉搏的改变:血压升高,脉搏徐缓而有力,尤其是慢于60次/min以下且意识障碍加深者,常提示有继发性脑受压,可能为严重脑水肿或颅内血肿所致。

呼吸的改变:重度脑挫裂伤患者,由于脑水肿和出血引起颅内压增高时,呼吸常深而慢,甚至可出现病理性呼吸。如果伤后即出现呼吸困难、发绀,伴有躁动不安时,多由于呼吸道阻塞、中枢性肺水肿或胸部外伤所致,应正确判断,针对病因予以处理。

体温变化:一般多在38℃左右,经过1~2周可恢复正常。如果体温不下降反而升高,或恢复正常后又升高,多为合并肺部感染或颅内感染所致。如伤后患者呈持续高热,在39℃以上,伴嗜睡、尿崩及上消化道出血,可能是下丘脑损伤引起,临床上称之为中枢性高热。

参考文献

[1]刘见希.双额叶脑挫裂伤30例诊治分析[J].浙江实用医学,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