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宇坤WUYu-kun
(国家体育总局秦皇岛训练基地(中国足球学校)基建能源处,秦皇岛066004)
(StateSportsGeneralAdministrationQinhuangdaoTrainingBase(ChinaFootballSchool)InfrastructureEnergyDepartment,
Qinhuangdao066004,China)
摘要:古建筑是中华五千年灿烂古代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宫殿是古建筑中最重要的建筑类型,紫禁城则是历代宫殿建筑的集大成者,也是我国古代宫城发展史上现存的唯一实例和最高典范,在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上代表了中国古代官式建筑的最高水平。中国建筑的屋顶形势是丰富多彩的,本文将从紫禁城的宫殿屋顶展开来介绍中国古建筑屋顶的样式和等级。
Abstract:TheancientbuildingisanindispensablepartofChinesesplendidancientcultureoffivethousandyears.Thepalaceisthemostimportanttypeoftheancientbuildings.TheForbiddenCitythatepitomizespalacebuildingthroughtheages,istheonlyexistingexampleandthetopmodelinthedevelopinghistoryofChineseancientpalacebuilding,whichalsorepresentsthehighestleveloftheancientofficial-stylebuildingintheconstructiontechniqueandarchitecture.TheroofofthebuildingiscolorfulinChina.ThispaperwillexplorethestyleandhierarchyoftheroofoftheancientbuildingfromtheaspectoftheroofoftheForbiddenCity.
关键词:紫禁城;屋顶;样式;等级
Keywords:theForbiddenCity;theroof;style;hierarchy
中图分类号:TU-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109-03
引言
中国古代建筑由屋顶、屋身、台基三个部分组成,被称为“三段式”,每部分各具特色。其中屋顶部分以其千变万化、瑰丽多姿被称为中国古建筑之冠冕,三千年前的《诗经》中那句“作庙翼翼”,即为歌颂祖庙舒展如翼的屋顶。作为中国建筑最具魅力的“第五立面”,它不仅使建筑物的体形和轮廓愈加丰富,营造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还在政治、文化的背景下肩负等级区分和权力体现的作用。
中国古建筑屋顶主要有五种基本样式,包括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又以重檐与否区分出不同等级。下面就通过紫禁城的屋顶展开,按照等级由高至低的顺序,即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来详细介绍中国古建筑的屋顶。
1紫禁城的重檐庑殿顶
庑殿顶又叫四阿顶,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殿。这种顶前后两坡相交处是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分别交于正脊的一端。重檐庑殿顶,是在庑殿顶之下,又有短檐,四角各有一条短垂脊,共九脊。
庑殿顶约出现于先秦时期,在商代的甲骨文、周代铜器、汉画像石与明器、北朝石窟中都有反映。到了隋唐时期,庑殿高于悬山、歇山的规定就已经形成,而到了清代重檐庑殿顶就成为所有殿顶中等级最高的,只有皇亲国戚的殿堂才可以使用。
紫禁城中,午门、太和殿、乾清宫、太庙均采用重檐庑殿顶,其中太和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建筑规制之高,装饰手法之精,堪列中国古代建筑之首。太和殿是明清两朝二十四个皇帝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极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以及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之所。它是皇权的象征,因而在各种形式上都刻意追求众之不同以彰显地位尊崇。
太和殿庑殿顶的四角垂脊象征四方,正脊象征中央,五条屋脊代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寓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万物汇聚中央。在中国古建筑的岔脊上,都装饰有一些小兽,这些小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保和殿、天安门上小兽为九个,中和殿为七个,而太和殿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拥有十个装饰,是中国古建筑千百年来孤例仅存。
2紫禁城的重檐歇山顶
歇山顶亦叫九脊殿,除正脊、垂脊外,还有四条戗脊。正脊的前后两坡是整坡,左右两坡是半坡,从外部形式看,是悬山顶和庑殿顶的结合。重檐歇山顶的第二檐与庑殿顶的第二檐基本相同,在等级上仅次于重檐庑殿顶。
歇山顶的出现晚于庑殿顶,其样式最早可见于汉阙石刻,在汉代的明器、北朝石窟的壁画上,也都可看到歇山顶。到了宋、元时期,歇山顶已经大为流行,一些建筑物的单檐庑殿式主殿开始改为重檐歇山式,明代时重檐歇山更广为运用到殿宇建筑之中,超越单檐庑殿,成为仅次于重檐庑殿的最高等级建筑样式。
紫禁城中,天安门、保和殿、坤宁宫均采用重檐歇山顶。其中天安门的主体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重檐歇山式,黄琉璃瓦顶的巍峨城楼,东西面阔九楹,南北进深五间,取“九五”之数,象征皇帝的尊严。天安门在明、清两朝是皇帝颁发诏令之地。遇有新皇帝登基、皇后册封、大婚等重大庆典活动和皇帝父母进宫,都要启用天安门。皇帝平时一般不走天安门,只有每年去祭天、祭地、祭五谷时,才由此门出入。另外,皇帝御驾亲征或大将出征,都得在天安门前祭路、祭旗,以求马到成功,凯旋归来,同时显示威风。天安门还是“金殿传胪”的场所。
3紫禁城的单檐庑殿顶
庑殿顶建筑等级主要通过对财富和人力的消耗来体现,建筑的尺度、材料的贵重程度、装饰的精细程度等成为表现建筑等级的主要因素,但中国古代建筑也有一些等级因素并不是财富消耗的体现,而另有其社会文化原因,比如屋顶形式的等级、建筑色彩等级等。
如果说悬山的复杂程度明显低于庑殿及歇山,因此等级较低的话,但庑殿和歇山殿的技术复杂程度相差无几,其等级差异并不归因于于财富的消耗,在东亚范围内来看,庑殿等级也未必高于歇山,如韩国朝鲜时代的景福宫正殿勤政殿即用歇山,而勤政门用庑殿。中国古代庑殿等级高于歇山的规定应该和二者的技术地域来源及北方的正统政治地位有关。歇山的出现要晚于庑殿及悬山,学者们基本认定歇山是在汉代以后南方地区形成的屋顶形式,并在南北朝时传至北方地区。隋唐统一是以北方兼并南方,虽然隋唐制度吸收了很多南朝的因素,但在名义上仍以北方为正统,庑殿作为北方地区的传统屋顶形式也取得相应的正统地位,所谓庑殿高于歇山的规定应该即在这一时期形成。
紫禁城内中,体仁阁、弘义阁、英华殿、太庙中殿与后殿均采用单檐庑殿顶。体仁阁和弘义阁分别位于北京故宫太和殿前广场内东西两侧,对称陈列,建筑形式上完全相同。由于二阁是太和殿两厢的陪衬建筑,在形制上既要有主有从,又不能相差太大,影响和谐,因此建成楼阁形式,两层之间设腰檐,出平座,屋顶为单檐庑殿顶,此种做法使其高度达到太和殿高度的2/3,又高于与其相邻的庑房,既不逾越建筑等级之制,也无两厢渺小之感,同时又改变了建筑空间的呆板。二阁与主体建筑配合协调,使整组建筑愈显气势恢宏。
体仁阁主要功能是清代内务府锻库,专管收存、支发龙蟒缎匹、绸绢、布匹、棉花等项物品;弘义阁主要功能是清代内务府银库,掌管收存金银、制钱、珠宝、玉器、珊瑚、松石、玛瑙、琥珀、金银器皿等项物品。
4紫禁城的单檐歇山顶
歇山顶上半部分为悬山顶或硬山顶的样式,而下半部分则为庑殿顶的样式,其结合了直线和斜线,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以棱角分明、结构清晰的感觉。歇山式的屋顶两侧形成的三角形墙面,叫做山花。山面有博风板,山花和博风之间有段距离,可形成阴影。为了使屋顶不过于庞大,山花还要从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这种做法叫收山。
早期的歇山顶比较小,山墙侧透空,没有山花板,只有悬山式的博风板。明清时期,由于官式做法使用采步金和草架柱子,因此出现了大歇山,同时,山面开始不透空,明朝时多用砖头垒砌山花,到了清朝才常在博风板里加上山花板。而自明代以来,歇山式建筑日益高大,同时收山的尺度缩小、正脊的尺度加长,这使得建筑看起来更加高峻凝重。配殿的大部分是这种顶式。
紫禁城中,昭德门、贞度门、东西六宫均采用单檐歇山顶。左昭德门和右贞度门分别列于太和门两侧,三门位于午门和太和殿之间,是太和殿的屏障。贞度门和昭德门是王公大臣们上朝必经之地,太和门则专供皇帝、皇后进出。两门毗连接许多库房,皇宫内御用器物大都贮藏在这里,因此,这里是宫廷禁地,昼夜都有官兵守护巡查。其中光绪十四年(1888年),贞度门大火殃及太和门和昭德门全部烧毁,现存三门为次年重建。
5紫禁城的悬山顶
悬山顶出现于秦汉时期,宋朝时称“不厦两头造”,等级上低于庑殿顶和歇山顶,仅高于硬山顶,只用于民间建筑。其特点是屋檐悬伸在山墙以外,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顶部两坡出水,共五脊二坡,两侧的山墙凹进殿顶,使顶上的檩端伸出墙外,钉以搏风板。
悬山屋顶的大量应用因为早年制砖业不很发达,墙垣用土,为保护山墙免遭风雨浸蚀就需将屋面挑出墙外,随着砖墙的普遍使用悬山逐渐为硬山所取代。和硬山顶相比,悬山顶有利于防雨,而硬山顶有利于防风火,因此南方民居多用悬山,北方则多硬山。一般北方建筑中的垂花门常用悬山顶。
紫禁城中的重要配房,如神武门内黑琉璃瓦的东西大房、文华殿配房、武英殿配房用的就是悬山顶,檩头上有搏风板。神武门东西大房为宫中老妇所居,亦做值房,建筑等级相对较低。
6紫禁城的硬山顶
硬山顶出现较晚,在宋朝的《营造法式》中未见记载,随着明、清时期广泛使用砖石构建房屋,硬山顶才得以大量采用。硬山顶是两坡出水的五脊二坡式,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和悬山顶不同,硬山顶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两侧山墙把檩头全部包封住,由于其屋檐不出山墙,故名硬山。房屋的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出屋面,屋面以中间横向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平齐,或高出屋面。高出的山墙称风火山墙,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顺房蔓延。根据清朝规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顶或硬山顶。而宫墙中两庑殿房也多有硬山顶。
紫禁城中的一般配房,如内阁大堂、神武门东西长连房、东西六宫如储秀宫配殿等用的就是硬山顶。内阁大堂就在午门,紫禁城内城的北侧,在文华殿的南面,东华门以西。大学士殿堂共三间,分为满本堂,汉本堂,蒙古堂不同文字的档案分别归不同的堂分头管理,平日里官员很少在这个院办公。
7紫禁城的攒尖顶
秦汉时就出现了类似攒尖的屋顶,但顶部仍有一段短短的正脊,各坡并未真正交汇于一点,直至东汉以后才产生了真正的攒尖顶。宋朝时称“撮尖”、“斗尖”,清朝时称“攒尖”。由各戗脊的木构架向中心上方逐渐收缩聚集于屋顶雷公柱上,类似锥形,木脊榑上盖琉璃瓦,雷公柱上安装宝瓶。攒尖顶的垂脊和斜面多向内凹或成平面,若上半部外凸下半部内凹,则为盔顶。
攒尖顶形状多样,有方形(四角)、圆形、三角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四角、八角攒尖顶含有四面八方的意思;六角攒尖顶象征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这种屋顶是“六合”的象征。圆形攒尖则没有垂脊,尖顶由竹节瓦逐渐收小。为园林建筑中亭、阁最普遍的屋顶形式。
紫禁城中,中和殿、交泰殿、午门燕翅楼等为四角攒尖,天坛祈年殿为圆形攒尖。中和殿位于太和殿之后,是一座四角攒尖、鎏金圆顶、单檐、正方形,如穿堂之制,很像亭子式建筑。中央最高处安放镀金的圆形宝尖,其间顶部,正是四条屋梁交汇处,因木构件最忌雨水腐蚀,顶端的金属宝顶可以有效的保护构件。中和殿的主要用途是皇帝去太和殿在举行大典前做稍事准备,如每年冬至祭天等。
8紫禁城的卷棚顶
卷棚顶出现较晚,明清时开始普遍使用。为了双坡屋顶,两坡相交处不适合作大脊,是由瓦垄直接卷过屋面成弧形的曲面。我们从梁架结构不难看出,梁架最上方没有正中的脊檩,而是选择从上方两侧并两个脊檩,然后上加弧形罗锅椽,使两坡度相接处呈现圆弧形。此顶外观与硬山、悬山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没有明显的正脊,屋面前坡与脊部呈弧形滚向后坡,以此体现曲线所营造的阴柔之美。
卷棚顶活泼美观,一般用于园林小品建筑,紫禁城御花园内的延辉阁即做此顶。延晖阁位于钦安殿后顺贞门之西,与御花园东部的堆秀山形成左右均衡的格局,是清代宫廷从八旗遴选秀女进宫之所。
紫禁城作为明清两代皇宫,不仅是封建皇权的象征,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是中国建筑艺术中的瑰宝。它的美无处不在,科学的布局、巧妙的技法、精美的彩画,无一不体现中国的建筑风格,无论是否熟谙中国文化,无论人们怎样克制对封建王权的敬畏心理,都可以强烈的感受到艺术美与文化美高度统一的震撼,都能体会到中华民族文化中熠熠生辉的精髓。紫禁城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宝贵财产。
参考文献:
[1]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6:65-82.
[2]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1:8-27.
[3]楼庆西著.中国古建筑二十讲[M].三联书店,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