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浦达志中学363209
在中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目标中,“读”处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它是听说能力的进一步深化,更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而让学生学会阅读,又能更好地服务于其他三种能力。那么,时下对于中学生的阅读有什么要求呢?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培养学生阅读与鉴赏能力方面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鉴于这个要求,课改之后的各种版本的教材教参、试卷习题,对学生主观性表达的要求增多了。如习题中常出现这样的题目:“请你谈谈对……的看法”“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怎样……”“你认为……”这类的问题往往没有所谓的统一答案,这都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有个性见解,要求教师往这方面引导学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个性化阅读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追求。为了这个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放弃传统观念,进行对话交流
传统的阅读教学,大多是三步曲:解释字义——划分段落——归纳中心。段落的划分往往只有一两种,归纳的中心也只有一个;即使是讨论,也流于形式,总是围绕教材解读的中心。这种着眼于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容易使学生产生“阅读疲劳”。
而所谓的“对话”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双向交流关系。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思维,师生共同面对问题,交流、解决问题;学生间的对话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和欲望;文本中的语言有利于激活学生的问题言语,点燃学生的心灵。在这种对话氛围中,教师不再是灌输者,而是平等的对话者,学生可以反驳教师,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二、运用比较阅读,拓宽阅读面
著名语文教学法专家张寿康教授曾经指出:“比较阅读是增长智力、提高能力、增益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中学语文教学来说,开展比较阅读训练是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素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叶圣陶先生也说过,阅读最要紧的还在于对比、多归纳。初中语文版的教材中,不少课文后面都有附文进行比较阅读。
如九年级上册的《捕蛇者说》,附文选了《苛政猛于虎》相比较,使学生把“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的全文主旨与“苛政猛于虎”的观点对应起来,加深了理解。
八年级上册在学习《北京喜获2008奥运主办权》这一消息后,也选了4篇阅读附文,使学生在阅读比较中认识到同一消息体裁的不同形式和写法,在比较中找出可比点,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进一步了解、明确这一新闻体裁的特点。
总之,运用比较阅读法,既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又能在比较中深化认识、加深理解,使学生由此及彼地认识事物,从而培养联想、综合归纳能力。同时打开思路大门,连点成线,组线成面,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并有所领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除了教材的选取,教师还可以在备课时参选适合的材料,选取在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课外文章进行比较阅读。
三、学会提出问题,质疑出新知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阅读教学中仍是如此。因此要提倡学生大胆质疑,批评。
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带着审视的、批判的眼光,对已获取的信息进行消化吸收,或评价美丑,或辨别真伪,或阐释原有观点,或发表自己的新见解等等。
如在鲁迅名篇《藤野先生》的教学中,曾有一位学生大胆提出疑问:既然本文是一篇回忆老师的散文,那么重点应放在记叙老师的往事上,但本文的大量篇幅却是作者留学日本的生活学习和思想经历,与藤野先生关联不大,是否有主题不符之嫌?面对这样的个性化问题,教师应积极赞赏他敢于批评的精神。
再如,在教学《愚公移山》这篇课文中,有学生直接就提出:他怎么那么傻,搬家不就得了,浪费人力、物力去移山?这个问题由学生提出,显然比老师抛给他们有意义得多了,接下来就很容易地引导学生了。
在学习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时,有不少学生把文中的小伙计“我”认为是鲁迅本人,就这个问题,如果学生没有发现,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引导学生思考判断,对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小说这种体裁很有帮助。
让学生学会质疑,要在平时多鼓励他们问问文章反映的事物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作者的观点有什么依据,其主张能否付诸实践等等。不仅要知道作者写了什么,怎样写的,更要追问为什么这样写,还有没有别的写法……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自我发现问题,从疑中学习新知。
当然了,教学方法是要不断创新的,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个体,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还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让学生在读的能力上“更上一层楼”,更好地为听、说、写等能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