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师转哲

/ 2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师转哲

师转哲

萝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鹤岗市154200

1.选择品种

根据所在稻区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在反复试验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高产优质品种,并按照品种特性和土壤条件等方面因素配套栽培方案。

2.培育壮秧

育秧是水稻栽培中第1个重要环节,也是高产的基础工作。它以培育壮秧为目的,达到成秧率高,苗齐、苗壮。保证有足够的秧苗适时栽插。栽后返青成活快,分孽早,生长良好。

2.1种子处理

采用脱芒、精选和芽势强的种子。种子纯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5%,净度不低于98%,含水量不高于l4%。种子经过晒种后,可采用比重为1:13的盐水选种。挑选沉底的饱满籽粒,再用清水洗净。浸种、催芽后,用40%苗病清可湿性粉剂拌种,以预防青枯病和立枯病。催芽的温度为28~32℃,时间24~36h,以芽长占谷粒长50%左右为宜。

2.2播种:播种时期的确定,根据当地当年的气温和品种熟期确定适宜的播种日期。水稻发芽最低温为10~12℃,因此当气温稳定通过5~6℃时即可播种。

3.田间管理

大田前期的管理工作主要保证幼苗的正常生长,返青分蘖期是幼苗营养生长期,也是决定形成稻穗多少的关键时期,其营养元素主要以氮元素为主,其主要的生长特征为长根、茎、叶。主要关注方向是促分蘖促根生长。

前期管理主要是指从插秧到幼穗分化期间的管理工作,此阶段为水稻的营养生长期,因此应确保秧苗成活,使其能够快速返青,并做好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保证分蘖数及计划穗数,实现茎数指标。

3.1.1灌溉。在插秧后应进行灌溉工作,灌溉高度为秧苗高度2/3,可起到较好的保护秧苗的作用。在返青后,叶色呈深绿色,此时可将水层高度降低至3cm,并注意不可进行深灌。这段期间温度普遍较低,且昼夜温差较大,因此应建立浅稳水层,以便在白天提高地温,在夜间起到保温的效果,也可促进根的生长及吸收,加快分蘖的生长速度,可确保在幼穗分化前实现计划茎数。

3.1.2追肥。为确保分蘖数量,提升分蘖素质,应在返青后做好追肥工作,并注意及时追肥。期间所需的肥料量应按照稻田的实际土质与产量水平进行综合考虑。其中沼泽土由于中后期肥力较高,前期肥力较差,因此需要及时施用返青肥,可施用氮肥总量的15%~2096之间。对于沙质稻田而言,由于其具有漏水漏肥的特点,因此在追肥过程中应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来进行施用。在通常情况下可施用2次肥料,在返青后施用尿素45kg/hm2,在6月10日左右再施用尿素55kg/hm2、硫酸钾30kg/hm2。对于其他土类而言,施用氮肥总量的25%~30%之间即可。在追肥后的3~4天内不可进行排水工作,也不可串灌,应维持水层,以确保肥料能够被有效利用。

3.1.3草害。在返青后可采用60%丁草胺127g/hm2配成毒土,在3~5cm水层的情况下,与化肥一同施入即可,并保持4~5天水层。在6月20日~6月25日期间,可采用48%苯达松乳油153ml/hm2,稀释50倍液,排水后进行喷雾,并在第二天灌水3~5cm,保水5~6天即可。

3.2中期管理

水稻中期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阶段,即拔节孕穗期,是稻苗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相同步时期,营养生长主要是分蘖、茎秆的生长,而生殖生长是稻穗发育的生长。其营养元素的需要由原来的氮代谢占优转变为碳代谢占优,其管理的重点方向是定期晒田,控制氮肥,促进根系生长及分蘖,合理追肥促进壮秆争粒,避免稻苗徒长。

3.2.1灌溉。在幼穗分化的过程中,为确保幼穗能够正常分化,应进行灌溉工作,保持3cm的浅水层,并注意不可深灌。幼穗分化7天左右就可开始拔节,此时如水层较高会导致茎基部节间生长过长,从而易出现倒伏现象。在幼穗分化后15天左右会进入孕穗期,这段期间水稻对水分及温度的反应十分敏感,同时对水分需求最多的一段时期。因此,在这段期间内不能断水,应尽量保持3cm的浅水层。此时如温度下降到17℃,且遇到低温冷害时,可将水层高度增加到10~20cm之间,并维持到抽穗前2~3天,可恢复至3cm的浅水层。

3.2.2追肥。水稻在长穗期的需肥量最高,当氮肥含量过高时,会产生无效的分蘖,进而影响到田间的通风透光情况,使植株易感病,并有可能出现倒伏现象,使水稻贪青晚熟。所以,在长穗期应根据水稻的实际长势来决定是否进行追肥工作。当水稻缺肥时,可在水稻抽穗前的15天左右进行追肥工作,期间可施用氮肥总量的5%~10%之间,钾肥适当提前7~8天施用。

3.3后期管理

水稻生长后期主要是抽穗结实时期,以提高谷粒的充实度为主的生长阶段,也是决定产量高低的关键环节,其营养生理特点是碳代谢为主,这一时期的重要重点是提高结实率、增加穗粒重量,主要以保证禾苗健壮生长,不徒长、不早衰、无病虫害为主。

一是要浅水抽穗,干湿壮粒。二是要追施粒肥,增粒增重。在中期时没有施足肥料而使禾苗颜色变淡的地段,在抽穗期前必须追施尿素,每667m2追施2公斤左右,提高其光合作用功能,提高浇灌量,促进穗粒的增加和增重。在灌浆期由于禾苗根系吸收能力下降,所以以喷施叶面肥为主,按照每667m2喷施1斤左右的尿素外加0.2kg左右的磷酸二氢钾,结合病虫害防治措施在晴天进行喷施,有利于提高粒数和粒重,保证最终的高产稳产。

4.病虫害防治

4.1稻飞虱

俗称“簸箕瘟”、“浮尘子”。在水稻抽穗扬花期,用20%扑虱灵100克(2两),或用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一包(10克),兑水90斤(3背喷雾器),对准水稻下部喷施。

4.2稻瘟病

在阴雨连锦、光照不足、水肥掌握不当、氮肥施用过多和过晚等情况下易发生稻瘟病。在水稻分蘖至孕穗期,经常低温多雨易引起叶瘟,抽穗前期多雨易引起穗颈瘟,长期深灌、冷浸田、偏施氮肥等都容易引发稻瘟病。在水稻播种前按1克强氯精兑1斤水,浸1斤种子的比例,浸种12个小时,捞出后用清水洗净,再催芽播种,可预防苗稻瘟和水稻恶苗病。在水稻移栽前3—5天,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克(1两),兑60斤水的比例喷施。或者在水稻移栽当天,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克(1两),或75%丰登可湿性粉剂20克,兑水70—75斤,浸秧10秒钟后,再堆闷半小时移栽,可预防苗叶瘟。在水稻拔节分蘖期,当田间出现中心病株(团)时,可用40%稻瘟灵乳油或富士一号乳油30-50毫升,兑水60-90斤喷雾,可防治叶瘟。在水稻破口抽穗期,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2两),或用75%丰登可湿性粉剂20—30克(一包至一包半),兑水60-90斤(2—3背喷雾器)喷施,可预防穗颈瘟。

4.3水稻纹枯病

俗称“水稻花脚杆”。在水稻抽穗期,用井冈霉素精粉一包(25克),兑水60斤(2背喷雾器),对准水稻下部喷施。

4.4水稻螟虫

俗称“钻心虫”、“旋心虫”。分别在水稻分蘖期(发蔸)、抽穗期,用一包(35克)90%杀虫单原粉,拌细土20斤撒施。或兑水60斤(2背喷雾器)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