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芳(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人民医院163114)
【摘要】目的探讨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2例心力衰竭患者的进行临床用药治疗。结果28例患者恢复良好,4例恢复较慢。结论我院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是有效的,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力衰竭治疗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2-0225-01
心力衰竭是由不同病因的心血管疾病发展到心脏功能受损,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特别是心室收缩或舒张功能受损,在适量静脉血回流的情况下,心脏不能维持足够的心排血量,并致组织灌注减少,肺循环或体循环淤血的一组病理生理症状群,称为舒张性心力衰竭。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0年6月—2013年1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32例,住院患者中,年龄最大的85岁,年龄最小的43岁,其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4岁。
2所选药物
2.1巴酚丁胺:多巴酚丁胺是合成的儿茶酚胺,直接兴奋β1、β2和α受体,而以兴奋β1受体,加强心肌收缩力作用占优势。目前认为心力衰竭时,心肌细胞膜的β1受体密度下调,心肌细胞内CAMP下降,因此,周围循环阻力及静脉回流增加,剂量过大时,心率、血压乘积增加,易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用β受体激动剂后,可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排血量增加;但对减慢心率及降低左室充盈压无明显效应,同时α受体受到激动后,小动脉及小静脉收缩,使本药仅供静脉使用,药效作用出现快,半衰期亦短,剂量范围2.5~10μg/kg?min,用于急性心功能不全疗效显著,特别是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不扩大梗塞范围,其正性肌力作用优于地高辛。
2.2氨吡酮:为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可抑制CAMP降解,促进Ca2+内流,增加心肌收缩力,对重症心功能不全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症状,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表明:①可使心排出量及心脏指数明显增加,肺毛细血管嵌压显著下降;②用药后血压轻度下降,肺血管阻力、体血管阻力下降,显示有血管扩张作用,可减轻心脏前后负荷;③不影响心率,不增加心肌耗氧量。静脉用药剂量一般以50mg稀释于20ml生理盐水后推注,继以150mg静脉滴注。米利酮:又称米力农,是氨吡酮的衍生物。在同等剂量时,其效价为氨吡酮的20倍,所不同的是药效维持时间较短,对血小板、肝功能影响不大。10ml/支,含10mg,首次剂量为50μg/kg,用生理盐水20ml稀释后5分钟内静脉注射,然后以0.25~0.5μg/kg?min静脉滴注。
2.3利尿剂:可减轻心脏前负荷,使左室充盈压下降和收缩功能改善,心排血量增加,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治疗中,利尿剂的应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利尿剂有:噻嗪类: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通过阻碍钠、氯化物和钾的重吸收而起利尿作用,为中效利尿剂,一般服药后1~2小时开始利尿,4小时左右达高峰,持续约12小时。常用于治疗轻、中度心功能不全患者,常用的有双氢氯噻嗪,又称双氢克尿噻,每次25~50mg,每日2~3次。袢利尿剂:主要作用于亨利袢的上升支,作用方式与噻嗪类相同,但为强利尿剂,作用迅速,静脉注射后5~10分钟即起利尿作用,口服后,亦可在30分钟左右,开始利尿。主要用于治疗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和肺水肿患者,亦可用于对噻嗪类制剂无效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常用的有速尿,静脉注射每次20mg,可根据利尿情况增加剂量,口服每次20~40mg,每日2~3次。
2.4保钾利尿剂:有安体舒通和氨苯蝶啶,此二药单独应用效果极微,目前临床选用的保钾利尿剂为氨氯吡咪,又称阿米洛利,通过在远曲小管及集合管皮质段抑制Na+-H+和Na+-K+交替而起利尿作用,口服后4~8小时作用达高峰,可持续24~48小时,一日量10~20mg,分2~3次服。由于本品能增强双氢克尿塞的排钠利尿作用,故目前多选用阿米洛利和双氢克尿塞的复方制剂武都力,每片含阿米洛利2.5~5.0mg,双氢克尿噻25~50mg,每日1次,每次1~2片。
3讨论
近年实验结果表明,增加心肌收缩力的药物,不能改善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自然病程,反可降低生存率,因为衰竭心肌本已处于能量不足状态,正性肌力药物虽然增加心排血量,却同时增高心肌对能量的需求。在能量不足未能纠正的状态下,长期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反可导致心肌细胞损害加重,死亡过程加速。此外,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大多使心肌细胞内cAMP与Ca2+长期增高,增高的CAMP不仅可致直接细胞毒性作用,还可能单独或与Ca2+增高共同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因此,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剂改善血流动力学和临床症状的效应,仅适合于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或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急骤恶化时的短期辅助治疗。
参考文献
[1]路素品;王晶晶;谷玉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8例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年09期.
[2]吕留强;祖秋菊;唐扬章;心脏再同步化治疗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学;2010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