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探讨

马海苓

山东省潍坊市体育运动学校261000

摘要:在举重运动中,力量的作用是最关键的,这是一项以发展力量为主的竞技体育项目,为了减少运动损伤,在训练中必须采取科学、系统的训练策略,在短时间获取显著力量,尤其是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训练更要加倍重视。

关键词: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力量训练

一、举重中绝对力量来源于生理基础

绝对力量是举重运动员进行举重运动的前提,这一力量不是单纯的自然力量,在日常的训练中是可以获得的。通过平常的力量训练,在举重运动员的身上会引起一系列的生理、生化甚至是形态结构的变化,其中较为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1.肌肉生理的横断面扩大,这将直接导致肌肉收缩时产生过大的力量。

2.改善了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支配肌肉的神经系统中枢机能得到改善可以使肌肉运动单位发生最大的紧张变化,同时也可以使运动员在更多的运动单位进行活动,此时大脑皮质相应的中枢就产生强大集中的兴奋,皮质神经细胞发放一致的高频率兴奋冲动。

3.改善肌肉工作的供能水平。举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使肌肉中的毛细血管网增加,可以使肌肉组织所需的氧气与养料供应水平增加。同时,受到力量训练的牵扯,肌腱与韧带的细胞也会增多,长大,坚实,增加了肌肉总的结缔组织,使脂肪减少,进而促进肌肉组织的收缩率提高。

二、青少年举重训练的相关理论

任何的举重训练都不是单独进行的,是需要与专项技术相结合的,力量训练的目的是为了使力量转化到专项技术上,做到循序渐进,挖掘运动员的潜在力量,为取得良好的成绩奠定基础。作为专项能力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的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训练情况来看,次数明显不够,一般的运动员每星期仅有5~6次的训练机会,训练策略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一些优秀的运动员,每周增加到7次,在赛前的一个半到两个月时间内,还会增加训练的次数,但是从成绩来看,训练的次数仍然不够。从实践来看,青少年举重训练必须要遵循合理的营养来保持机体力量所需的物质前提,采用教育的手段进行训练,各种不同运动量节奏和科学训练手段的前提方能产生一定的作用,频率尽量控制在每天2~3次为佳。举重项目的力量与速度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要结合运动员自身的特征采取有效的训练策略,在增加力量训练的前提下,也要注意专项力量训练负荷数量的合理增加,提高强度,增加训练的负荷。关键在于其与专项技术用力结构一致或者是相近的力量训练负荷的增加,促进训练效果的提高。

所谓的力量素质是指人体或者身体某个部分肌肉在工作过程中克服阻力的能力,在举重运动中,绝对力量、爆发力量、速度力量、整体力量是影响成绩的关键,因此,要想提高举重运动的成绩,就需要提高以上的影响素质,在训练中进行科学的组合,采取有针对性的训练,将不同的力量训练根据需要进行科学的组合与衔接,使训练效果得到改善,促进成绩的提高。同时要善于发挥爆发力量的作用。另外,还要根据比赛的情况,适当地进行耐久性力量的训练。所以,在训练中除了要对最大力量与用力的速度进行训练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耐力的训练,充分结合,发挥最大的功效。

三、改善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训练的策略分析

1.进行动力训练。

(1)中小强度固定重复法,这一方法主要是为了发展速度力量和增粗肌纤维;(2)有效的大强度组数法,是针对发展有效力量的方针,重点集中;(3)极限强度的方法,这一方法是为了发展绝对力量,极限强度可以使运动员情绪振奋,使运动单位成倍地动员起来,比较适合基础较好的运动员;(4)递增重量法,通过重量的不断递增来激发运动员的潜力;(5)极限强度反复冲击,使青少年在压力中进步;(6)中等极限次数法,这一方法可以同时实现力量与耐力的结合,促进运动员能力的提升。

2.进行静力训练。所谓的静力训练法是相对于上一方法所言的,与上一方法相比这一方法以静为主,主要是刺激肌肉,增加肌肉的承受强度,发展运动员的承受能力与绝对力量。

四、力量训练要在合理的前提下进行

举重的评价标准是以举起的重量为标准,因此,力量是举重获胜的关键。所以,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训练要以力量训练为基础,根据举重项目的特点及全身结构,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力量训练分为上肢、腰部、下肢训练三个部分,而要将腰部与下肢作为重点训练部位,如果是常年训练,要合理安排,一般情况下,比例可以按照2∶4∶4,以动力训练为主,静力训练为辅,在训练中要遵循先动后静的原则。以周为训练周期的话,一周上肢力量择重一次就够,而腰部与下肢则要两次为佳。在冬季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增加。但是,要结合具体运动员的情形来看,如果是专门针对某一部位的练习,每周可以进行4次,但是一定要注意,避免过度疲劳,避免运动伤害。

一般情况下,我们将专项技术训练安排在前,力量训练安排在后,在一般的身体素质训练之前,可以将重点项目放前。同时要善于利用不同的方法刺激力量的激发。

参考文献

[1]刘辉王波浅谈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训练培养[J].华章,2011,(08)。

[2]仇永亭浅谈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训练[J].山西体育科技,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