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语文组邓素清
虽然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十几年了,但面对学生学习语文时“可学可不学,反正差距不大”的心态,面对学生学习语文时的急功近利的想法我就常常陷入这样的迷茫:我们的语文教学究竟要教给学生些什么?
自从使用课改新教材后,我在教学中大胆改革,积极探索,慢慢地体会到了语文的乐趣,而对“在语文教学中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的问题”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我认为语文课不仅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把语文能力和学生的人格的全面发展联系在一起。基于此,我抛出交流的话题“进一步海阔天空——关注文本的现实意义”。我认为,在教学中,要注重从文本分析中引领学生关注现实。能从文本走到现实的依据是文学作品特别是那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具有的跨越时代的人文意义。
我想起了新教材必修一新选入的《小狗包弟》。
《小狗包弟》是巴金的名篇,文章用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来描写一个时代,一个人不如狗的文化大革命时代,在描写这个非人时代的时候又用了不经意的笔墨刻画了无比可爱让人怜爱的小狗包弟。教学中我们很容易把重心放到对那非人世道的思考与讨伐上,使教学只是停留在文本的认知价值层面。事实上,仔细研读文本,特别是研读巴金把小狗包弟送走后的心理描写,不难发现另外的震撼之处:一个如此艰难的时代,巴金做了一个选择,一个关于生存与道义之间的选择,本来这个选择在常人看来是无可厚非的——因为人在现实中首要的选择是活下去。但是这个选择却让巴老痛苦一生悔恨一生。我们来对比另外一些人的选择,祥林嫂的婆婆在利义之间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利益,把祥林嫂推到了一个包括祥林嫂婆婆自己也看不起的当时世俗一致认为的一个耻辱罪恶的绝境,但这个婆婆认为理所当然,心安理得!或许我们会把矛头直接对准当时的封建社会,但任何时代必有他的不足,反观现实社会:当我们站在所谓道义与崇高之上,为社会文明喝彩的时候,我们暗地里却追随心灵深处的阴暗欲望,我们渐失人格甚至人性,从三聚氰胺到瘦肉精,从无籽西瓜到健美猪,从假阿胶到胶面条,从温州借贷到抢盐风暴……我们自己在讲道德讲文明的时候却深陷道德文明的尴尬!只有到这会,我们才会真正感受到巴老的伟岸:非人时代给予巴金的是非人待遇,巴老给予世界的却是对道义,对善良,对美好的坚守!只有到这时我们才真正明白小狗包弟的真正含义:小狗包弟是什么?它是一条狗么?不,它是道义,是善良是美好事物的代名词!
我的一位学生听我上完《小狗包弟》后在周记中写到:巴金,也曾受过蒙蔽。他因现实的压迫而胆怯,把可怜的小狗送走了,虽然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他看来却是牺牲一条生命去成全了自己,他始终逃不出内心的谴责。就像一根骨刺,时刻磨砺着他的灵魂。但正是因为这样,巴老更是令人钦佩的,在文化大革命的社会背景之下,在人人都是亲不亲,子不子,人不人,鬼不鬼的社会现实下,巴金的心灵仍然留有一丝清明,让他能站在人性的高度透析什么是是,什么是非。虽然他屈服在一时,却更倔强地坦白自己的错误,直言社会的沉痛!
如果我们的学生都能体悟到这些文化内涵,或许我们可以期望在他们的人生选择中多一点道义的标准,多一点对美对善的坚守!那么我们现在所埋怨的社会缺陷或许会在将来有所改变,因为我们现在的学生就是国家的明天就是民族的希望!
多年来,语文教育一直存在一种争议,我们的教学是要更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呢还是更在乎语文的文学性?在我看来,对于一篇文章,我们固然可以从语文工具性的角度教会学生怎么表达,词语的选择,段落的组织,艺术手法的应用等等,但我想,学生再怎么会表达,无论是口语表达还是书面写作,如果没有内心的感动,没有内心的驱使,这样的表达都是空套的甚至是陈腐的。如果我们的教学能从文本本意分析中再进一步,立足文本文化内涵,去关照我们所处的社会现实,去反思我们的生活状态,无疑对学生的生命成长有重要的意义。
曹海明、陈秀春在《语文教育文化学》中也曾有这样的表述:“语文教材特别是那些文质兼美的经典型教材文本都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结晶,如果看不到它的文化内涵,不能充分挖掘它的文化意蕴,语文教材的功能和价值就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因此,教师应该站在文化的制高点,以文化的眼光管窥文本,透过文本的语言文字审视文化背景,让学生在和谐的语文课堂上充分吸收文化养分,在文化的浸润中获得生命的成长。
在我们的新教材必修二中,还有这样一篇文章《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讲话》,文章结构非常简单,学生很容易把握文本内容也就是蔡元培对学生提到的三点期望:其一是端正求学宗旨,其二是砥砺德行,其三是敬爱师友。三点期望的背后我们很容易看到当时的社会现实,而这就是文本的文化内涵了,从里面走出来,蔡元培先生醒世良言不是对我们的学生也是很有启发吗?我们针对现在的社会现实针对学生的实际是不是也可反问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求学宗旨究竟是什么呢?我们的德行不需要磨砺吗?我们在这样一个求学的集体中应该怎样相处?
从这儿,我们清晰看到文本本意与超越文本的现实意义。
纵观近几年语文高考试卷中的重头——大阅读部分:命题者在把握考试大纲的前提下,注重了文本由表及里的解读,从重要词语到关键语句,从关键文段到文章思路,让学生把握文本主要内容,然后再深入到文本情感观点主旨的把握,最后跳出文本反观文本的艺术手法,我觉得这个过程实际上体现了我们如何解读文本本意的过程即让我们的学生通过文本去认知曾经有这样一个人或一些人在那样一个生活环境中那样的生存过。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应该立足文本的文化内涵,自然的从文本走出来,来反思我们应该怎样的生活,我们应该怎样面对现实的生活环境。这就是我上面提到的从文本到现实。其实从近些年高考命题趋势来看,命题者也刻意用开放性试题引领学生关注现实,又从现实层面引领学生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
于是,我又想到了《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于1954年获得文学界的至高荣誉——诺贝尔文学奖。小说成功地塑造了老人桑迪亚哥这个人物形象。桑迪亚哥成为当时美国人,不,应该说是历经一战二战浩劫后怯懦的、孤寂的、空虚的一代人心里的硬汉英雄!换句话说海明威是站在时代的巅峰上塑造了一个时代的英雄!桑迪亚哥与命运的抗争注定是失败的,但失败的背后却是人类屡败屡战的坚韧意志和生命意义;桑迪亚哥与自然环境的较量注定是失败的,但失败的背后却赢得了人类的尊严!我们不一定要引领学生去做一个英雄,但至少应该让他们从桑迪亚哥身上学会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去抗争他们所处的不良的生活环境!桑迪亚哥的诞生是不幸的,因为一个英雄的诞生意味一个时代的沉默!如果我们的学生以后不是在苟且偷生,而是在以精神的顽强去抗争命运抗争生存的环境,那么那个时代还需要英雄么?如果有的话,他们都是英雄!
或许是受了我这种注重立足文本从文本中跳出来思路的影响,还有学生从文本中体会出这样的现实意义:
在《老人与海》的教学中,老师给我们讲了桑迪亚哥这样一个失败的英雄形象,但我分明看到一个孤独的守望者。
老人与大马林鱼搏斗,与鲨鱼搏斗,与大海搏斗,这是一幅极美的画卷,其中充溢着人的力量,人的意志,人的激情,人和大自然的孩子们碰撞搏斗,这是几千年前的先民同样在做的事: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人在这时与自然相和谐,自有一种和谐的美。这种和谐是因为平衡,人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处于同一位置,为了生存都要竞争的平衡,这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生命平等,生态平衡,而人性的光辉就在这其中体现的。
但是现在这种平衡被打破了,在《老人与海》中,其它渔夫都用上了汽船,拖网。他们把海洋当成屠宰场,把鱼类看作下贱的生物,他们大量捕杀鱼类,却对养育鱼类的海洋没有一丝感激。这代表了人与自然的另一种关系,那就是征服、掠夺,自然成了人类的奴仆。只有老人使用原始的木船,用钓鱼竿钓鱼,他称大海为“她”,他爱她的宁和平静,也敬畏她的威力,他把那条大马林鱼当成值得敬重的对手,也赞美它的美丽,老人是真的敬畏自然、热爱生命的人。
可是他毕竟老了,是过时的人。机器让人类站在食物圈之外,力量的空前提升,欲望的无穷扩长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平衡,和谐不再,大自然被脱光了衣服予取予求,而老人的坚持变得可笑,一切值得赞扬的情绪、勇气、决心、坚持甚至道德感在机器面前都变得苍白如纸,一个和谐的时代过去,一个掠夺的时代降临!
……
我之所以要这么长的引用学生的周记,其实有一种深深的震撼还有感动,学生能立足文本,努力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并从中走出来反思我们现实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这真的是很可贵的。重视文本多元解读的新课改,不正是要我们培养能独立思考,能有自己的个性,具有自己独立人格、向善向上的内心追求的人吗?
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是客观的停留在文本的认知层面的话,我们无疑是一个冷血的旁观者,你还要做一个旁观者甚至冷眼看下一代如何迷失如何屈服如何梦碎如何挣扎吗?不,我们要投入我们的情感,要深入文本的文化内涵,要去挖掘文本可以延伸出来的现实意义,我们做不到像鲁迅一样成为一个时代的呐喊者,但我们可以告诉我们的学生这个时代的不足是什么,这个时代需要什么,告诉我们的学生他们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而我们这么做的意义并不是要把语文教成政治,我们做的只是推动社会的进步,推动文明的进步!
狄更斯在《双城记》的结尾有这样一句话:“我只想做更好的事,说更好的话。”而我还想添上一句话:“我只愿中国的下一代说更好的话,做更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