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如今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2

建筑企业如今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刘杰

刘杰(中铁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306)

摘要:加入WTO后,我国建筑企业正面临着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机。但是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市场竞争的逐步规范化以及对外开放建设市场,面对2008年的美国的次贷危机的影响,现在建筑企业最迫切,最直接的莫过于更新观念,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推广使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同时,实施依靠科技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来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建筑企业;竞争力;战略;技术;

2008年,在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建筑业的影响下,中国建筑业仍保持增长,并且近期预计仍会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政府和建设部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建筑业有了长足发展。全面开放了建筑市场,不断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营造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秩序,全国建筑业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一、建立健全建筑企业市场的价格机制建筑业统一开放的大市场,尚处于初创阶段。当前需要加强法制管理,对建筑业投资主体的行为必须规范化,做到有法可依。对招标单位亦应实行资质认证制度,建立以工程质量保证和工程保险为核心的“工程终身风险管理“制度。同时,要培育与建筑承包市场相配套的劳务市场、材料市场、市场,建立招标代理等中介组织体系,为造就全国统一的、国内外联通的大市场而努力。为了使价格真实反映市场的供求情况,必须深化建筑市场价格机制的改革,改革的主要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全国统一的工程项目划分、计量单位和工程量计算规则;对人工、材料、机械等消耗量制定指导性定额,指导工程发包方编制标底价格或预算价格,也指导建筑企业编制报价定额,逐步使工程承发包价格实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宏观指导,由市场主体招投标,竞争形成价格的目标。

二、我国建筑企业市场的现状经过改革开放努力,我国建筑市场已经初具规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建筑市场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我国建筑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建立,并在不断地完善、健全。

在企业资质、勘察设计、竣工验收、建筑规划、结算决算、工程造价等方面也相应地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国家正着力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筑市场管理体系,切实把建筑市场监管职能转变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地方也制定出一些地方法规来,如修订和出台《黑龙江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北京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完善建筑市场管理的法规体系。

(二)市场监管力度明显加强目前以政府部门为核心的市场监管体系已经形成,工程质量、工程安全、市场准入等方面的管理力度加大,并已初见成效,项目招标技术为保证下一步市场规范有序地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近几年先后进行了全国性的工程项目执法监查工作,住宅工程质量大检查,安全生产大检查和整顿建筑市场秩序大检查等活动,建立了有形建筑市场体系等。

(三)积极推进建筑业组织结构调整,构建新型产业结构体系通过宏观调控引导和市场调节,优化建筑业产业结构,在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同时,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实行多元化经营,培育发展一批综合实力雄厚、核心竞争力强、资产规模大、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建筑业大型企业集团;放开搞活中小企业,引导其向专业化、小型化方向发展;在严格控制总承包企业数量的同时,扶持培育一批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高的专业承包企业,大力发展劳务分包企业,构建金字塔型的产业组织结构。形成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比例合理,总包强、专业精、主业突出的建筑业企业结构体系。

(四)深化建筑业企业改革,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对国有企业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造,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促使大型国有建筑业企业吸引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投资参股,改组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根据需要实行国有控股或参股;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退出国有资本;中、小型国有建筑业企业国有资本一次性全部退出,改制为民营企业;集体企业公有资本全部退出;对严重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实施兼并、关闭或政策性破产。结合建筑业企业改革,一次性理顺职工劳动关系,职工全部退出国有身份。通过深化企业改革,做大做强全国的建筑业。

三、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趋势分析(一)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国外市场和资源的依存度不断增加。在这种形势下,贯彻落实中央“走出去”战略,支持国内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拓展我国经济的发展空间,已取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调研发现,许多大中型企业,都将“走出去”作为未来几年甚至更长一段时期的重点战略,而一些特大型企业,更是将“走出去”战略列为重中之重。

(二)推行总承包,多元化经营许多大中型企业将总承包作为重要战略和主要战略,这或许预示着施工环节价值将发生转移——今后纯粹的施工获利润的可能性将日益减小。其实,总承包的核心也是要通过提高效率来改进盈利水平,因此要求企业具有很强的市场资源掌握能力以及对分包单位的管理能力,而企业高层要实现对很大管理幅度的有效监控,就需要企业具有相当的标准化水平。将此战略作为重要战略和主要战略的企业,需要在这方面大力加强。然而又有许多施工企业在充分利用自己的行业竞争优势外,将多元化经营作为一项重要发展趋势,多元经营能为企业增加盈利点,并有效规避风险。如成立全资房地产企业、参与其他行业投资参股或组建具有独立法人的控股公司等。整体看来,基本都是围绕自己的核心业务,进行价值链上下游的延伸,实现同一价值链的多元经营。也有些企业推行板块化,在进行延伸的同时,更在其他点上构筑核心能力,从而出现几大版快均分实力的格局。

(三)建筑技术创新的作用越发得到重视随着我国建筑市场运作逐步进入规范,建筑业技术的不断更新,科技的作用将在竞争中凸现出来。为尽快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许多企业将“科技兴企”作为一项重要战略,并决定建立企业技术开发组织机构和科技创新机制,为企业配备高素质的科技骨干,大力研究开发具有自己特点和较强竞争力的技术项目,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应用,节省成本降低消耗,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从而力争在微利时代,大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某些利润相对较高、专业性很的工程要求相应的施工企业具有“专、特、精”的优势和能力。而要实施“专业化”战略,需要企业在组织结构、管理机制创新的同时,依靠技术创新,加大关键领域的的科研开发,力求快速攻克和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加强企业核心技术的提升,形成某一个领域的核心专业技术优势,实现主营业务专业化、标识化,使企业形成产品差别化优势。

结束语总之,随着经济结构顺应国际市场的幅度逐步加大,外贸增长和投资领域加快扩展,建筑行业必将在此进程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同时,确实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建筑企业要抓住机遇,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来推动建筑企业发展,从而推进我国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1]陈列伟.面向建筑企业竞争力提升的竞争模式与竞争战略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7.4[2]吕文学.我国大型建筑企业竞争力及其提升途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