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研玲陕西师范大学金泰丝路花城学校712000
摘要: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教学要回归本位,指向语用。语言学习,重在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要注意语言表达方式的习得。所以,语文教学中可以把“语用”理解为语文实践或者语文习得上的学以致用。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谈谈“语用”实践。
关键词:学习能力生本语用学以致用
一、兴趣促成积累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中道出了学习的真谛——学习了知识后积极主动地去尝试、去实践,那可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试问,你复习时快乐吗?不快乐。什么时候你会快乐,而且快乐得直蹦高?——出门去实践,方法非常有效,一下子赚到10万块钱的时候,学的知识,经过实践检验很有效,这才是快乐的事情。等您赚到10万块的时候,你是不是想着,还要去找老师,他的招儿管用,我得好好学习学习更多赚钱的方法。成功的体验又增强了你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你又努力去学习,学了“习”,习了“学”,良性循环,学以致用,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学习自然就来了兴趣。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儿童对积累语言文字产生兴趣时,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而且记忆深刻。为了激发儿童对积累语言文字的兴趣,我积极鼓励孩子们做好充分的预习,在学习生字之前,先通过翻阅工具书,或请教别人,积累生词,到正式学习的时候,开展比一比,谁积累得多,给予奖励。只有弄懂了意思的词汇,孩子们才能记住。其次,我也经常找些有意思的图片,让孩子们自由竞说,凡是用的好词汇或好句子,写到自己积累本上,孩子们兴趣很高。这样既激发了兴趣,又丰富了词汇,这样儿童的词汇量才会大大丰富,由兴趣促成积累,孩子们越学越爱学。
二、方法强化积累
根据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我采用了诸多可行性方法,比如归类识字法,编故事识字法,猜字谜识字法,近、反义词识字法,编顺口溜,口诀,儿歌识字法,多媒体演示识字法。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学生字,让学生观察生字,看字形、记字音。在猜字谜识字法中,我把生字编成谜语,让学生在猜字谜中学习生字,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一举多得。这样孩子们不但对识字感兴趣了,还学会了怎样积累。因此他们的“心理词典”所储存的“词条”越来越多,对他们理解能力的发展和良好情感的形成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我还要请班级家长委员会的爸爸妈妈们定期来校为大家讲授科普文化知识、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插花艺术、折纸方法、废物创意制作……或是联系有条件的家长针对班级定期进行社会实践,例如:红领巾进小区宣传节约水电的小常识,班级组队一起去种植园植树,组队一起去体验工地上农民工叔叔们的艰苦与辛劳、一起去果园帮助果农摘苹果、除草,体会劳动的快乐……在老师和家长的筹备与带领下,让学生外出多见识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孩子们有感而发,体会出生活的甜蜜是由许许多多的辛劳与汗水收获的。孩子们学习起来,劲头更足了,生活中,更加珍惜劳动成果了。
三、语用建构积累
在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或进行连词成句,排句组段、复述仿写之类的语言运用的训练,或指导背诵名篇佳段、名言警句,或指导孩子们学以致用仿写片段,或补白人物对话、人物心里活动,或迁移转换表达的语气、写作的视角……在习作中,指导让学生把积累到的各种词语、成语、佳句,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在教学语文实践时,指导学生把积累到的语文知识、名言名句用于语言表达交流的实践中去。充分利用综合实践课,使课堂内外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运用积累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有情、有趣地参与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情感,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体验、积累,因为生活中的积累,才能回归到生活中去……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又能把词语、句式、谋篇布局、修辞手法等及时储存下来,形成范例,让学生仿而为之,仿而达之,行为指导,语言内化,知识积累,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提高在悄无声息的潜移默化中悄悄进行着……学生一旦需要表达,就能得心应手。没有积累,怎么能谈得上运用呢?习得的东西不会应用,又怎么会有兴趣再次积累呢?因此,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习得学法、经历过程,而语文教学环节也应该是精炼、简约而非简单的。
总之,在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育教学要回归本位,指向语用。在返璞归真中,让我们撩开“语用”神秘的面纱,共同建构学生学习的盎然趣味,让“语用”在学习实践中绽放出鲜花般的笑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2011。
[2]《小学语文教学建议30条》.2010。
[3]吴志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2008。
[4]张传宗《构建以语言教学为核心的语文教学体系》.2011。
[5]巢宗祺《聚焦“语言文字运用”》.《人民教育》,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