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乳增强透射比浊法检验Mb及临床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1

胶乳增强透射比浊法检验Mb及临床意义

王天龙

王天龙(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一医院黑龙江伊春153000)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6-0098-01

【摘要】血清肌红蛋白(Mb)存在于心肌与其他肌肉组织中,其分子量为17500,血清肌红蛋白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升高的最早、标志物之一。血清肌红蛋白测定方法有很多,由于分光光度法、电泳法及层析法不能测定低于微克水平的Mb,现已不使用。免疫化学法较灵敏,但抗血清必须是对Mb特异的。放射免疫试验灵敏度高,对流免疫电泳是一种定性方法,且灵敏度较低,不适宜检测心肌梗死。乳胶凝集试验是个半定量试验,是用肉眼判断终点,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而且一些含有高浓度类风湿因子的血清会产生干扰。放射免疫试验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但使用放射性核素,现已少用。胶乳增强透射比浊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测定速度快,适用于各型生化自动分析仪,现已在临床上普遍采用。我们测定了30例AMI患者在3~6小时、12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的Mb水平,观察血清肌红蛋白在急性心肌梗塞)时升高的时间特点及不同部位心肌梗塞之间水平的差异,结论表明:对于那些发病早、临床症状和心电图不典型的AMI患者应尽早检测Mb,以免贻误治疗时机。同时,Mb也可作为评估AMI预后和判定梗塞面积的一个良好指标。

【关键词】血清肌红蛋白检验临床应用

1临床资料

测定了30例AMI患者在3~6小时、12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的Mb水平,结果提示血清Mb在AMI患者发病3~6小时即明显升高,阳性率已达80%;12小时水平最高,阳性率已达100%。在四种不同部位梗塞患者中,以急性前壁梗塞患者血清Mb水平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病死率最高;其次为非Q波型梗塞患者。

2原理Mb致敏胶乳颗粒是大小均一的聚苯丙烯乳胶颗粒悬液,颗粒表面包被有兔抗人Mb抗体。样本中的Mb与胶乳颗粒表面的抗体结合后,使相邻的胶乳颗粒彼此交联,发生凝集反应产生浊度。该浊度与样本中的Mb浓度呈正比,在570nm处测定吸光度,可计算样本中Mb的浓度。

3方法

3.1试剂I甘氨酸缓冲液(pH9.0),NaN31.0g/L。试剂致敏胶乳悬液,兔抗人MbIgG致敏胶乳颗粒,NaN3、1.0g/L。Mb校准品。(试剂应避光,于2~8℃可保存12个月,-20可保存更长时间,但不宜反复冻融。)

3.2测定条件温度:37℃。波长:570nm。比色杯光径:1.0cm。反应时间:5分钟。

3.3计算△A=A2-A1采用非线性多点定标模式,以不同浓度标准品的△A,绘制校正曲线,测定管△A从校正曲线上查出测定结果。参考值健康成年人肌红蛋白<70μg/L。建议各实验室根据自己的条件,建立本地的参考值。

4临床意义

4.1血清肌红蛋白是早期诊断AMI的敏感指标,在AMI发作后1~2小时,在患者血清中的浓度即迅速增加。6~9小时几乎所有的AMI患者Mb都升高。Mb在血液中清除的速度很快,在发病24小时内可恢复到正常,所以连续检测血清中的Mb,对评价患者在治疗期间是否有心肌梗死再次发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患者在发作后第l天内血清肌红蛋白即可返回到基线浓度,当有再梗死时,则又迅速上升,形成“多峰”现象,可以反映局部缺血心肌周期性自发的冠脉再梗死和再灌注。

4.2心脏外科手术患者血清肌红蛋白升高,可以作为判断心肌损伤程度及愈合情况的一个重要客观指标。

4.3在临床肌病研究中发现假性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患者血清肌红蛋白也升高。

参考文献

[1]诸骏仁.重视心肌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0,15(1):47.

[2]丁海明,庄俊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2,8(4):2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