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22020319900604xxxx
摘要:壮族民族文化独具特色,本文通过对壮族民居干栏式建筑、壮族建筑传统元素、壮族文化特色等进行归纳和整理,以南宁高铁站周边城市设计项目为例,在对功能和形式考虑的基础之上将壮族文化特色融入于现代城市设计中,包括建筑、景观、街道、公共空间等等。旨在研究壮族民族特色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与延伸,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通过城市设计的表达得以发展和传承。
关键词:壮族;民族风情;干栏式建筑;城市设计
前言:随着当今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在城市中生活,城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城市的方方面面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值得注意的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建筑崛地而起的今天,城市不应成为毫无表情的钢铁森林,造成“千城一面”的城市悲剧,它们更应该是具有丰富多元甚至为其独有的城市属性,如此,才是有灵魂、有个性的健康的城市,也只有这样,人们才对其更有归属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1壮族民居
壮族人民大多数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房屋材质多以砖木为主,白灰覆墙,屋檐绘有其民族图案。干栏,也称为木楼、吊脚楼,多为两层,上层一般为三开间或五开间,是人们生活和居住的地方,下层为木楼柱脚,多用竹片、木板镶拼为墙,多为用于饲养牲畜或者作为放置杂物的仓库,有些干栏建筑还有阁楼或者附属建筑。建筑式样一般有半干栏式和全干栏式两种,其中半干栏式较为普遍。
图1:干栏式建筑群
全干栏式建筑是古代壮族的主要建筑形式,纯木质结构,分为两层,上层住人,可以防止地面水汽导致室内过于潮湿,同时也可以防野兽。下层饲养牲畜,便于管理和看护。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开始注重生活质量,
由于下层的牲畜粪便气味会穿过木头缝隙上升影响上层人们居住质量,渐渐的下层不再圈养牲畜而是放一些农居和杂物等。半干栏式以一开间为楼房,上下两层,另一间为平房,平房为三开间,这是当今壮族的主要建筑形式。
一般干栏建筑都依山傍水,面向田野,一个寨子或一个群落,既雄伟又壮观。(见图1)有些村落,房屋与房屋相连成一体,组成一个大家庭,其房屋布置的格局各地也各有特点,如龙胜县龙脊乡壮族干栏建筑群,以神龛为中心,神龛后面居中是家公住房(以女主人为中心),左角是家婆住房,有小门与家公房相通,右角是主妇房,丈夫房在厅堂右侧外。客房在前庭左角,姑娘房在右角楼梯旁,便于年轻人之间相互交往。这种布局的最大特点是夫妻异室,沿袭了古俗。壮族在各地的干栏建筑,内部结构略有变化,但基本格局大致相同。
2壮族建筑传统元素
2.1望楼
望楼是半干栏式壮族民居的特色之一,位于厅堂前面,是一个半封闭的空间。平面上呈矩形,面积约4-8平方米,突出于干栏的前部,与厅堂相连,另外三面由一米多高的木板围合,开镂空小床,望楼的两个角上是高约一米半的垂柱,垂柱顶端被雕刻为葫芦或者南瓜造型作为装饰。(见图2)
2.2晒排
晒排是壮族干栏建筑的配套设施,主要是用大树的枝桠撑起的类似阳台一样的平台,通风很好。由于壮族居住地多为潮湿多雨的亚热带地区,且少有室外平地,衣物和谷物无处晾晒,因此晒台即作为晾晒衣物和谷物的阳台。(见图3)
2.3披檐
在传统壮族民居建筑的两侧山墙下,常常设有披檐,或者在前后檐下增设一到两层披檐。为了增加干栏的稳定性使其侧向抗风能力更强,披檐多设在一年之中风向频率最高的方向。除此之外,披檐还可以起到对干栏建筑主体的保护作用,避免烈日对木质干栏建筑的暴晒和雨水的侵蚀,使人们在廊中的活动不受日晒雨淋的困扰。同时,披檐也使得干栏建筑在形式上富有变化性,使壮族民居更具特色。(见图4)
图2:望楼图3:晒排图4:披檐
3壮族文化的民族特色
3.1铜鼓文化
铜鼓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用青铜铸造的一种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打击乐器和礼器,它约产生于公元前一千年中叶或稍早。广西是目前出土和收藏铜鼓最多的地区,世界上最重的铜鼓王就出土在广西。铜鼓铸造需要高超的技术和复杂的工艺,集冶炼、合金、制范、灌注、雕塑、调音于一体。
壮族铜鼓声音洪亮,在古代是传递信息、发布号令的重要工具,作为祭祀、赏赐、进贡的重器,它也是权力和财富的标志。明清以来,随着社会的变化,铜鼓在失去权力象征的功能之后回到民众中,成为一般的娱乐敲击乐器,至今仍在民间使用,人们常在喜庆的节日里敲奏它伴以歌舞,在宗教的活动中祭祀祖先,祈求神灵,人安粮丰。红水河流域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都使用铜鼓,铜鼓成为这些民族现存文化传统的活见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红水河流域使用铜鼓民族的经济状况、文化面貌和心理素质,以及他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为适应自然环境而产生的独特创造力。
铜鼓涉及矿冶、铸造、声学、历史、艺术以及与之相关的科技史、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见图5)
3.2壮锦文化
图5:壮族铜鼓
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据传起源于宋代,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这种利用棉线或丝线编织而成的精美工艺品,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图6:壮锦
壮族传统手工织锦,以棉、麻线作地经、地纬平纹交织,用于制做衣裙、巾被、背包、台布等。传统沿用的纹样主要有二龙戏珠、回纹、水纹、云纹、花卉、动物等20余种,又出现了“桂林山水”、“民族大团结”等80余种新图案,富有民族风格。壮锦是用棉或麻的股纱作经线,在织物正面和背面形成对称花纹,还有用多种彩纬挑出的,纹样组织复杂,多用几何形图案,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具有浓艳粗犷的艺术风格。(见图6)
3.3壮族色彩文化
3.3.1红色——吉祥色
红色是最具特色的中国传统颜色,代表喜庆和吉祥,对壮族来说也不例外,尤其在办“红事”的时候,例如新生、新婚、新年、新房等等。除此之外,对壮族人来说,红色还是驱邪去病的标志性颜色。
3.3.2黑色——传统色
对壮族来说,如果红色是象征“生”的颜色,那么黑色就是象征“存”的颜色,即从生到死的一个过渡性的颜色,这种黑色其实是一种蓝草分离出来的蓝黑色,是壮族象征生存意义的颜色。壮族大多数支氏从远古时代一直到解放初期都穿着这种蓝黑色的衣服,男女老少无一例外。同时,这种颜色也与壮族沉着、朴素和耿直的民族性格特征十分吻合,所以也可以说黑色即是壮族的“本色”。
4壮族民族特色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以南宁市高铁站周边城市设计为例
图7:街区效果图
项目背景是南宁市即将建设高铁站,围绕高铁站周边区域进行的城市设计。这将直接给乘坐高铁到来的游客展现这座城市的第一面貌,设计中融入民族风情将使得这座城市更具标志性和地域性,设计中依托对壮族传统民居、建筑元素和文化特色的分析并将其延伸变化,在功能和形式上融于城市细节之中。
4.1.干栏式裙房
本项目中高铁站南广场附近的建筑采用干栏式裙房设计,裙房多为三到四层,各层之间各有进退,形成错落的立体格局,对吊脚楼的单一形式进行了丰富性的衍变。建筑错落形成的空间除可以起到丰富立面的作用还成为遮阳避雨的长走廊,为底层购物形成了连续空间。
图8:裙房形式
红色立柱对建筑进行支撑,象征干栏民居的木柱,更显民族特色。整个裙房的变化不仅仅着眼于建筑表现形式也注重其功能的使用。(见图8)
4.2壮族传统元素的延伸设计
4.2.1望楼的延伸设计
本项目的下沉广场附近,以壮族建筑的望楼的形式作为设计灵感,将裙房拉伸出一个体块,以垂柱支撑,使裙房在形式上的变化更加丰富,在建筑格局上打破了形式的单调,且如此一来扩展了建筑内部的视野,底层架空的形式也给底层商业带来具有断续围合感的购物空间。(见图9)
4.2.2晒排和披檐的延伸设计
裙房的层叠形式设计取自于晒排和披檐的结合应用,裙房三层由下向上逐层向内缩进以形成曲线平台,形成丰富有趣的曲线通道,顶层平台布置优良景观,形成一个具有宽广视野的休憩平台;结合披檐的形式,裙房的每层通道旁设计为曲面围墙,覆以灰瓦,与传统披檐相同,起到遮阴避雨的作用。同时,连续的三层披檐在空间上形成了断续坡面的形式,更与壮族建筑坡屋顶形式不谋而合。(见图10)
图9:望楼变化形式
图10:晒排和披檐变化形式
4.3壮族民族特色的延伸设计
4.3.1民族纹理建筑表皮
传统的干栏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通常以干栏围合,具有一定通透性。在本项目中,裙房的表皮采用玻璃材质覆盖灰白色表皮,使建筑兼具现代感和民族特色。表皮以壮纹理的抽象变化形式为基本图
图11:建筑表皮形式
案,在部分裙房和塔楼中,还采用了多种中国传统窗格的纹理作为建筑表皮,避免表皮形式过度单一,同时控制表皮的覆盖率,避免表皮满铺所带来的压抑感。在裙房上的纹理表皮的使用,大大增加了整个街区的文化感和连续性。(见图11)
4.3.2壮族特色景观小品
在路边设置以壮族铜鼓为原型的雕塑,布置于广场中间。街道边雕刻有民族纹饰的构筑物、步行街的地砖、路旁的公交站等,无不体现壮族的民族特色。在景观小品的细节上体现民族特色,使其自然的融入于街道中的公共空间。(见图12)
图12:公共空间效果图
4.3.3壮族特色的城市色彩搭配
在城市色彩搭配上,融入现代城市特点和壮族民族特色,采用明快简洁的色彩搭配。在权衡壮族色彩单一和城市色彩丰富的基础上,对颜色进行有序的丰富处理,采用主体色和辅助色的方式对城市色彩进行指导。(见图13)
图13:色彩搭配示意图
5综述
本项目在对壮族民族特色归纳分析的基础之上,将其进行现代化形式和功能的延伸和变化,运用于城市设计之中,在裙房形式、建筑表皮、城市色彩等方面结合壮族文化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延伸,目的在于塑造有灵魂、有表情的文化城市,在城市变革转型的时代里,将古老文化、民族风情作为城市的表情得以传承。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建筑[DB].第一卷.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韩斌,展示设计学[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3]于雷,干栏建筑于建筑节能的思考[J],硅谷,2008,(9).
[4]刘育东.建筑的含意[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5]管彦波.西南民族住宅的类型与建筑结构[J].广西民族研究.1993(3).
[6]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