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罗甸县龙坪二小陈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较大提高。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语文教学,更注重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以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为出发点,就提问策略作初步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332.43【文章标识码】C【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6-0097-01
有效提问不但能激发学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也有积极意义。如何保证提问的有效性呢?
一、问题要以全体学生为对象
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以“成绩”为核心,教师更多地关注“优等生”的发展而忽视了“后进生”的进步。笔者认为,教育应该是一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服务的,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不能“挑肥拣瘦”,而应同等对待全体学生。而且,学生之间必定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问题只针对某一部分学生而进行,那么,这样的课堂必定是失败的课堂、不成功的课堂。
也正因如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就需要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进行。一般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设置具有启发性而难度稍大的问题;对后进生则设置基础性问题。
如在《问银河》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针对基础较弱的学生提出了问题“面对这么多奥妙,小作者都问了,银河是什么?”因为这一问题从课文中能够找到,难度不大;为让基础,较好的学生理解第一句话的含义,首先以问题“第一句应读出什么心情?(急切、着急)”来进行引导。
提问以全体学生为主,让学生感受到了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区-别对待的提问方式又让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来回答问题,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效率得到提高。
二、提问要以学生基础层次进行
学生的学习过程总是按照由易到难、逐层推进的顺序进行的,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在学生解决前一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
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过程中,为让学生立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身体形态的变化,教师首先为学生出示小蝌蚪图,然后提问:“你能看着图用上这些词语说说小蝌蚪的样子吗?”;当学生描述出了“小蝌蚪的脑袋后”,教师再引导说“身子”“尾巴”,以此来引导学生描述小蝌蚪身体形态的变化过程,同时推进课文的学习进度。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学生在图的示意下有了表达的欲望而不知如何表达时,教师以问题来进行引导,让学生达到最近发展区,问题的层次性推进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其求知欲。
三、提问要富有趣昧性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奇,如果问题枯燥而没有兴趣,学生自然不会按着教师的思路去进行学习。反之,如果问题富有趣味性,学生就会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去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如在《触摸春天》的教学中,为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找到故事的主人公、初步了解“安静”(主人公)的特点,教师设置了“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谁能读后给大家讲一讲?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等问题。这些问题让学生急于想知道故事情节,也急于表现自己,于是,好奇心驱使他们主动去朗读课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富有趣味性的问题还能调节师生之间的关系,为和谐课堂气氛的创建打下基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而富有趣味的课堂中去学习、去品味。
四、问题要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问题的设置目的实质上就是为了让学生能把握住重点、突破难度而进行的。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设置的问题要教学目标来进行,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如在《詹天佑》的教学中,目标之一为“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重难点为“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困难,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教学中,教师以问题“你了解詹天佑的哪些事迹?詹天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理解杰出的意思?詹天佑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就?”等问题来进行引导。同时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段落,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来进行总结,让学生对詹天佑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五、注意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评价
积极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引导性的评价则有利于让学生深入到问题的内部,为此,教学中,当学生对问题作出回答后,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基础上的引导性评价。
如在《四个太阳》的教学中,当学生对教师问题“站在寒风中你感到哪里冻僵了?”作出回答后(有的学生会回答“小脸”,有的学生则会回答“小脚”“小手”一类)。对回答正确的教师要进行鼓励,对回答不正确的学生,教师则可以用“让我们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来进行引导。
总之,保证问题的有效性是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所在,对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