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工程分包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2

浅谈公路工程分包管理

胡亦雏

关键词:工程分包;优势;问题;建议

一、工程分包的优势

1.主辅结合,责任落实

通过签订合同明确施工主体,形成以承包人宏观管理为主,分包人微观管理为辅的共同管理模式,形成分包人向承包人负责、承包人向发包方负责的责任管理体系。在责任得到明确落实的前提下,承包人管理资源与分包人专业施工能力有机结合、取长补短、相互协调、互相促进。同时大中型企业间通过合法的分包,便于在法律法规以及合同框架下最大限度的避免以往企业老旧管理模式下出现的拖欠工程款,劳务、工伤纠纷等,甚至以此产生的质量、安全事故以及恶意举报案件等。

2.结构优化,符合市场需求

在交通公路建设环境市场化越来越完善情况下,市场更加追求主体产能突出、功能符合的施工主体,企业组织界限将逐渐模糊。分包的组织形式更加灵活、追求市场需求的特征更加突出。承包方将更多地以针对任务的临时性团队组合来完成项目工作任务,项目组织更趋灵活地组建。而分包人会更多地会有针对性的参与到项目团队中,总分包结构模式更符合市场需求,施工结构更趋于优化。

3.因地制宜,节约施工成本

交通公路建设项目必须考虑施工地方干扰大、材料限于就地取材等重要因素。因此,承包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合同范围内合理的选择分包力量,充分利用分包人的地利人和等优势,有选择的分项工程发包给工程所在地有资质的施工企业进行实施,即为当地企业提供了施工资源,也为承包人合理降低成本创造了有力条件。

4.强化管理,提高施工效率

鉴于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内容繁杂、规模大、周期长,实施中不确定性因素多,施工环境复杂多变的特点。大型承包人在承揽项目时,凭借自身管理优势更趋向于专门从事项目管理工作和主体施工任务,而将相关次要施工任务分包出去,管理工作的专业化会提高项目建设效率。同时,承包人为了缓解主体施工压力,会更多地利用外部资源,为了提高效率而更加规范项目管理和加强分包工程的管理。分包中小型企业规模小易于管理,职工专业性强,专业设备齐全,专项施工更具效率。在市场中为取得更好的效益,必然通过加强竞争力,充分利用人力、设备资源提高生产效率。承包企业规范的项目管理结合专业分包商高效资源利用必然使项目建设变得更有效率。

5.专业化高,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公路建设项目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建设单位对质量安全和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施工企业为增强竞争力、提高效益,企业专业化趋势不可避免。这种趋势将使企业压缩规模,专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将更多采用外包形式来利用社会资源。企业为增强核心竞争力,大型企业要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管理密集型转换,由低端向高端发展,从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迈进,必将抛弃低端生产资源,专注于项目管理。对于中小型企业或专项施工企业来说,提高管理能力,培养优秀的专业人员,使用机械设备使用效率,从而提高整体专业化能力是其参与竞争的必由之路。

二、工程分包的存在的问题

1、分包合同签订不规范,带来履约风险

首先,目前交通工程大部分项目部的分包合同过于简单甚至流于形式,有的甚至没有相关人员的签字,只是象征性的盖个公章。例如施工企业提供的与劳务公司之间的劳务合同,实际上往往是一个应付制度的摆设,仅是被挂靠的一个皮包公司。在现场实际施工的班组仍是由包工头组织和管理的,且这些班组人员与劳务公司之间根本没有有效的用工合同。包工头直接与施工单位签订了合同,甚至是直接与项目部签订了合同,而且还存在包工头签了合同再分包或转包。其次,分包合同范本推行不广,所签订的分包合同条款不规范、不严密。一些项目部的分包合同缺乏履约保证金的缴纳以及民工工资监管的条款,大部分项目部劳务分包合同中没有附带主要专业工人的劳务花名册及劳务人员的有关资料。第三,广泛存在先干后签、边干边签、干完了还未签合同的现象,这些不规范现象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履约风险。例如好多工地年底都存在包工头卷款逃走,造成民工向甲方讨薪的现象。

2、分包人主体资格不合法

工程分包过程中,常常出现承包人对分包人主体资格审查不严的情况,有意或无意地将工程分包给挂靠资质或者资质条件不符的个人承包,即给所谓的包工头分包。为分包合同的履行预埋了巨大的潜在风险。由于分包方不具备真正专业施工技术人员。工程质量安全完全由包工头对工程质量、安全意识的强弱决定。如果包工头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利欲熏心,那质量、安全将难以保证。同时,由于包工头不具备建设工程分包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由此总包单位将面临严重违约风险。

3、分包人选择缺乏业绩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总包单位为确保项目目标实现,必然希望选择一些有信誉、有能力的分包单位来共同完成施工任务,而目前工程分包企业及劳务队伍的市场现状是数量众多,而管理能力、技术水平、人员素质、设备装备能力参吃不齐、千差万别,如何找到合适的分包商是总包商分包管理的首要问题。由于目前公路建设市场企业信用评价等企业业绩、信誉评价的平台工作刚起步,相关信息统计仍在不断完善过程中,平台目前仅对一级市场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而对于对于二三级专业分包市场的企业能力、资质、业绩等均未系统纳入,导致总包企业选择渠道过于狭窄而面临分包困境,工程分包条件仍不够成熟。

三、对工程分包管理的建议

1、规范合同,建立有效监督机制

合法合同是规范和约束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法律依据。分包合同签订的如何,不仅关系到分包合同的履行和总包合同的履行,还涉及到发生纠纷后如何处理的法律依据的重大问题。施工企业应依法加强合同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严格履行分包合同资格预审、谈判、评审、签约等管理程序,确保合同形式、内容合法有效,从源头上堵塞漏洞。分包合同条款必须根据实际需求明确工期、质量、安全、验收、结算支付、违约责任等关键内容[1],同时及时向建设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备案。而建设单位、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当顺应市场需求,健全相关分包管理办法和制度,并建立起有效的奖惩制度和约束监督机制。

2、严格落实分包法律法规和完善规范分包招投标管理办法

随着2012年交通部《公路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的实施以及地方分包管理实施细则、管理办法等等行业法规不断出台和完善,公路工程建设市场的分包法律框架已基本成型,目前关键在于分包企业主体的实施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落实。而招投标行为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分包招标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因而制定适应国内的系统性、完备性、可操作性于一体的分包法律制度势在必行。我国《建筑法》和《招标投标法》等法规中应当加入有关分包招标的相关内容,规范分包招标程序,建立分包合同及监管制度等[2]。

3、强化市场机制,规范分包行为

严格市场准入并促其进入二级市场“阳光交易”,有效监管分包招标并分类指导。研究分包招标的报价方法并启动分包招标简易程序,以降低交易成本,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推动专业分包,借助“菲迪克条款”制定工程总承包条件下的分包合同范本。

4、建立信用和业绩评价平台,为专业分包招投标提供依据

应由总包单位定期上报参与工程的分包单位名称及所承担工程内容,在工程结束后,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可以共同享有质检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对该工程的质量评价。在履约信用方面,则由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互相进行评价。并由主管部门进行核实并记入登记平台。

5、规范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的管理制度。

在分包的确定方式、资源投入、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工程验收、保修、结算、责任共担等方面,由建设主管部门形成一整套制度,对承包人单位的管理和分包单位的施工操作进行规范。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快发展,交通基建市场对工程分包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施工企业以及建设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应在正视分包管理目前的不足与缺陷的同时,充分利用分包的优势以及发展前景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工程分包,促进公路建设市场不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若夫.加强分包管理确保经营质量.水利建设,2011.11.18

[2]姚详英.浅谈工程分包存在的弊端及解决对策.城市建筑,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