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秀兰(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408499)
【摘要】目的通过对住院患者发生跌倒事件进行分析,探讨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13年1月至10月我院发生23例跌倒事件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患者发生跌倒事件与患者的年龄、疾病、病区环境及医务人员因素有关结论提高医务人员、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保障护理安全。
【关键词】住院患者跌倒原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3-0233-02
安全是个体生理需要满足后最急迫第二层次需要[1]。住院患者意外受伤是危及患者健康的严重问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需要医护人员和家属的通力合作,杜绝跌倒发生是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临床资料
2013年1月至10月我院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23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龄:1-7岁3例,39-83岁20例,事件发生场所:在病区发生跌倒17例,院外发生5例,在医技部门发生跌倒1例;事件发生时间:在夜间发生跌倒16例,日间发生跌倒7例,其中发生跌倒造成不同程度伤害15例,未造成伤害8例。
二、跌倒发生的原因
1、医护人员因素
1.1护士对患者易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评估不足,防护措施不到位;安全意识淡薄;医生参与度较差。
1.2护士缺乏沟通技巧,健康教育未达到预期效果。
1.3护士对运送病人途中地形条件评估不足,护送人员不足。
2、环境因素
2.1卫生间设置不合理;厕所无扶手。
2.2地面湿滑,部分科室未及时在厕所放置防滑垫,无防滑警示牌。
2.3门诊外科大楼与放射检验科之间有一长斜坡,加上内科大楼邻近建设施工致路面不平,平车、轮椅通过有风险。
3、管理因素:护士配制不足,中夜班护士照护病人较多,未实现双中双夜制;缺少对护士的风险管理培训;管理松懈,护士长督导检查不到位。
4、制度或流程因素:跌倒评分标准欠合理;未充分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未及时使用防跌倒安全警示标识。
5、病人因素:安全意识淡薄,遵医行为差;年龄疾病因素易致跌倒;穿着不当;服用特殊药物;陪伴更换频繁,未能充分发挥照顾角色。
三、预防措施
1.修改《防范患者跌倒(坠床)记录表》,增加跌到危险因素的评估和预防措施的选择,对患者跌倒危险度进行分级,并根据级别对患者进行持续性评估,增强护士对患者跌倒的预见性。
2.强化跌倒风险的护理管理
2.1将护理程序评估-计划-实施-评价体系引入护理安全管理。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对每一位患者做好跌倒风险评估,并及时记录,向患者及陪护人员进行病房环境及床栏、呼叫器使用的安全宣教。
2.2对高危患者做好重点交接班,及时粘贴“防跌倒”标识;将预防跌倒的相关知识印制成健康宣教单,及时发放至跌倒高危患者手中,并对跌倒高危的卧床患者,及时拉起床档保护;鼓励家属共同参与患者安全管理。
2.3在电梯口张贴“预防跌倒九知”宣传牌,以达到时刻警示的目的。
2.4地面湿滑处及时放置防滑警示。
2.5与保洁公司商议,要求增派清洁工,并延迟清洁工夜间下班时,定时巡视病房,发现水迹及时处理,采取合适的清扫方法,避免因地面湿滑致患者跌倒。
2.6对服用特殊药物(易致患者跌倒)的患者,加强巡视观察,做好交接班;病区物品放置合理,保持通道畅通。
3.加强培训,营造护理安全文化
3.1各科结合自身特点重新梳理预防跌倒的措施并组织培训,人人掌握预防跌倒的相关措施。
3.2加强护理人员安全警示教育,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3.3培养护士沟通能力,提高护士对患者的安全教育能力。
4.保证护理人员配置充足,加强薄弱时段质量控制
4.1实行夜班双班制,加强对薄弱时段的质量控制,保证忙时护理人员配置充足。
4.2护士长加强督导检查,组织质量控制小组每日对护士安全教育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察,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落实制度,有效运行
为保障护理安全,减少跌倒/坠床的发生,我院在2013年4月修改《防范患者跌倒(坠床)记录表》《分级护理巡视记录单》,新增《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并组织培训并下发科室使用;执行“弹性排班”及“双人双班”制;举办全员讲座“护理安全警示教育”;2013年5月印制预防跌倒健康宣教单,并在部分科室试用;并将“预防跌倒九知”、防滑警示牌逐步到位及病区清洁工夜间统一延迟至21:00下班,加大对病区易跌倒部位的巡视力度;2013年6月举办全员讲座“护理有效沟通及自我保护能力提升”;同时在病区厕所全面铺设防滑垫。
四、小结
安全性是护理服务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质量特性,因为对于一个复杂的患者来说安全即是确保患者的健康或恢复健康,否则损害的不仅是健康甚至危及生命[2]。这是我们工作中永恒的命题,特别是作为临床第一线的护士,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和警觉,树立患者第一、安全第一的服务理念。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3.
[2]杨国珍,徐岩,王玉玲.ISO9000标准护理质量管理实施手册,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