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物理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物理教学

李国伟

广东省茂名市茂港区木苏中学李国伟

物理学的发展,典型集中地说明人类认识运动总规律,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物理教学应以这一规律为指导,以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为切入点来达到。多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一些初步尝试与探索。

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促进学生概念的形成与巩固

我们生活在一个广阔无限、变化无常的自然界中。初中阶段,物理教学的内容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及其内在的规律,这些简单的物理现象的实例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到处皆是。在物理教学中,从学生贴身的生活实际列举他们所熟悉的事例,在此基础上概括、抽象出概念、定律,会使学生兴趣盎然,理解深刻,不致遗忘。

例如,讲到参照物概念时,我首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坐在教室某同学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学生回答是静止的。在我未否定答复之前又提了三个问题:①某同学相对邻座同学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②教师在教室里走动,假设教师不运动,这位同学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③这些同学相对太阳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在学生已知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的基础上,通过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后,教师再分析学生提出的第②、③问题,该学生与教师、太阳位置都有变化,所以都是运动的。通过上述教学,证明通过学生生活实际,对于抽象的物理概念,一旦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就浅显易懂了,这是形成物理概念的有效方法。

学习物理概念后,要求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去理解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又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联系实际,特别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效果更佳。

例如,讲了光的折射现象和结论之后,我要求学生用这一知识去解释所见到的有关这方面的事例。有的学生说:夏天我喜欢游泳,一到清澈的游泳池旁,我看水并不深,就跳下去,结果吓我一跳,水比我看到的深得多。我马上提问:这是为什么?学生议论开了,我把学生的讨论归纳如下:因为池底反射光从水折射到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我们肉眼逆着光看过去,好象水池变浅了。

又如,讲到斜面,人们利用斜面是达到省力的目的,且斜面高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接着我问学生:你们见过斜面吗?有的学生马上说:我骑自行车上坡,从来都行“之”字形路,这样省力。我肯定了学生所举的实例非常正确,并鼓励学生要用所学物理知识尽可能多解释有关现象,这对巩固物理概念大有好处。

把学生生活实际运用到教学之中,并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立足点,是帮助学生形成和巩固概念、原理、定律的理论知识的过程,它包括形成和巩固这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具体地体现了认识运动规律。如果第一环节是一个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具体到一般的过程,那么第二环节则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第二环节比第一环节更重要,因为这是一个学生在自身生活实际运用理论的过程,是真正意义上的“懂”或者说是“掌握”了。

二、排除生活经验干扰,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理解

心理学上把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之为迁移,这种影响分积极与消极两种,而消极影响叫做负迁移,也叫干扰。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年龄层次、心理特征等,要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注意学生已有生活错觉对物理概念形成与巩固的干扰。

例如,在讲平面镜成像时,我把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归纳成:像与物对称、等大、像是虚像。像与物等大的特点,往往与学生的错觉矛盾。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在平面镜中照全身像,走近时看到自己的像大,走远时看到自己的像小。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消除干扰,我跟学生说:你们看到过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吗?小不小?你们到过机场看到停在机场的飞机吗?大不大?在得到学生肯定答复之后,我说:机场的和空中的飞机其实一样大,只不过看起来近大远小而己;我们在平面镜看到的自身的像也是近大远小,实际上和人本身是等大的。

又如,讲到温度概念时,学生都有这种感觉:手摸到冬天户外的铁和木头,感觉铁比木头冷。由这种感觉会作出“铁比木头温度低“的错误判断。我向学生解释:温度高的木头一定向外放热,温度低的铁一定吸热,经过一夜热传递,其温度必然相同,学生之所以感到铁冷,只因铁传热快的原因,所以物体的冷热程度不能凭感觉,而要用温度计来测量。实践证明,消除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假象的误导,是十分与必要的。

我们以认识运动规律为指导,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尝到获的明显教学效果的甜头:首先,这种方法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符合认识运动规律,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扫除科学深奥、神秘这种不可知的心理障碍,让学生感觉到“物理现象”就在身边,身边的生活就有物理学,从而学得生动、主动,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巩固。其次,这种方法实际上是把物质世界固有的辩证法展示在学生面前,把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反复演示给学生看,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又让学生接受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薰陶,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运用能力的形成与提高都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