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2

热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

庸增刚

庸增刚

原苏联教育学家赞科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无数的教育事实也告诉我们,热爱学生是一个教师应该永远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完善的基本素质。我们应该怎样去热爱学生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去热爱学生,以完善教师的师德修养。

1尊重学生是热爱学生的必要前提

教师在强调“爱”的时候,不要忘记“尊重”这两个字,因为“尊重”比“爱”更重要。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建立起民主、平等、无私的师生关系。专家指出,教育的前提是尊重,人皆有自尊心,处在成长期的学生的自尊心更是敏感与脆弱,更需要老师的细心呵护,在斥责声中难以真正成才,即使成才也有可能是畸形。

令人痛心的是,很大一部分侵害学生权利的行为是在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和关心的名义下发生的,这可能是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封建传统思想在作怪吧。“孩子交给您,不听话就打”、“只要为他好,怎么管都行”之类的话,那位老师没有听家长说过呢?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的素质不高还可理解,但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还有如此之教育观念,则危害大矣。

教师尤其要尊重“差生”,相信每一个差生都是能教育好的,绝对不能轻易给学生戴上“差生”的帽子。千万不能把他们看死,教师要信任他们,平等的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教育不同类型的差生。有一位优秀教师说的好极了:如果说差生是一朵被霜打虫咬的鲜花,那么,只要我们倍加爱护,也一定能使每个花瓣恢复生机,散发芬芳。如果你留心就会发现:一个失去尊严的孩子,不仅从心理上,甚至从生理上、外形上都会站不直。我们正在实施创新教育。很难设想,一个没有尊严感的人可以有创新欲望。所以,我们说:尊重学生,这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素质,是热爱学生的前提,更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

2了解学生是热爱学生的最佳起点

没有了解的爱是盲目的爱,没有了解的教育是主观的教育。教师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和缺点,从而增强对他们的教育;也只有了解学生的思想,才能使师生感情和谐、融洽。

教师要了解学生,必须与学生打成一片,与他们交知心朋友,如师如友,亦师亦友。改变过去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教师只有与学生交知心朋友,学生才可能向教师敞开心扉,与教师推心置腹地谈学习,谈思想,自觉接受教师的教育。只有学生把以前不敢说,不愿意说的话说出来,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才是准确深入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

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题就是“学会关心”,要使学生学会关心,教师首先就必须注意关心学生,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教师是否关心学生,对教师教育教学活动有着重要制约作用。课堂上,一位怯场的女生回答问题不得要领,教师听完后给予公正的评价。后来,又多次提出浅显的问题,指名让她回答,终于使她克服了怯场的心理。有一次,这位学生居然主动举手,回答了一个有相当难度的问题,老师立即要求全班同学热烈鼓掌祝贺她的成功。这位老师的苦心就是要想方设法使这位怯场的女生变得勇敢积极。他所关心的是人,而这种“爱”却真正使学生得了益。所以,要教育好学生,就应先从了解学生开始。

3严格要求是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不严格,就不能培养良好的学风,更不能使学生牢固的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一定意义上说,严格要求学生正是热爱学生的一个具体表现。爱学生绝不是放纵学生,溺爱学生,听之任之。一个教师越是热爱学生,对学生的要求应该越严格,不严格是教师责任心不强的表现。当然,严格要求学生并不是一味地约束、管制学生,一定要注意原则,即:严而有度,严而有情,严而有理,严而有方。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要以各种有效形式灵活运用,不能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起强烈的责任心。让自己对学生的爱落到行动中,洞察学生的心身发展。当学生有什么不良倾向时,要迅速作出反应,把种种不良倾向消灭在萌芽状态。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教师以一颗真诚的心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学生才可能虚心接受教师的教育,接受教师的严格要求。只有这种严格,才能使教师对学生的爱产生最大的价值。

4自我“充电”是热爱学生的有力保证

热爱学生,光有一颗真诚的心还不够,还要讲求策略、方法,再加上渊博知识,这就要靠教师的高素质了。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一日千里,每个人都面临着十分激烈的竞争环境,学生的思想也在不断变化着。作为教师,如果平时不“充电”,不通过“充电”来不断地提高自己,发展完善自己,那么便跟不上形势,被淘汰将是随时可能发生的事情,连自己的教师职业也保不住,又何谈热爱学生?再说,自己的思想落后了,又如何有能力去热爱自己的学生?一个时代的落伍者是不可能培养出一批时代的佼佼者的。主动“充电”是一种对事业热爱的执着追求,对自我的深刻反省,是对事业工作的需要,也是自身的、内在的需要。它可使自己的思想水平、知识水平、业务水平得到不断地提高。只有这样,热爱学生才能真正的落到实处。说到“充电”,我不由想到了徐特立、魏书生等名师,他们原来只有小学、初中文化水平,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硬是靠自己的顽强毅力、不间断的“充电”,最后成为赫赫有名的教育家。只要我们人人都以顽强的毅力,时刻不忘“充电”,相信我们都能成为令学生爱戴的好老师。我们在教育学生要“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的同时,不要忘了自己也要以此自勉。

作者单位:山东省诸城市皇华镇马耳山艾东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