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效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如何有效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效率

李玉华

李玉华河北省尚义县新兴街小学076750

摘要: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课内高效识字,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呢?本文试做探析。

关键词:低年级识字教学效率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课内高效识字,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呢?我在教学中不断摸索,现将自己在实践中的几点感悟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结合现实生活识字

1.联系已有知识识记生字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对于一年级下学期的孩子来说,已经认识了一些基本字,掌握了“猜字谜”、“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组词”等常用的识字方法,这为自主识字奠定了基础。在老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位新朋友”的引导下,孩子们会自然而然地运用已经认识的熟字和掌握的识字方法记忆新字,这就是联系已有知识识记生字的方法。

2.积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调动已有积累,运用熟识的语言材料说出新字和曾经认识的字所组成的词。如在教学“笔”字时,我吸取别的班出现错误的教训,利用实物“毛笔”进行教学。先让学生观察笔杆是用什么做的,学生回答:竹子。对了,所以“笔”字上面是竹字头。那么,它的下面是什么做的?学生回答:是用毛做的。没错,因此“笔”下面是个“毛”字,“竹字头”和“毛”合起来就是“笔”,很久以前,人们都是用这样的笔来写字的。学生通过观察,形象生动地记住了“笔”的字形,通过练习发现,这确实是个好方法。

3.联系客观事物识记生字。如在讲古诗时有两个同音字“亭”、“停”,好多学生分不清,我便利用亭子图和“亭”比较,首先让学生进行观察,根据他们所说内容来摆出字的各个部件:“点儿像亭子的顶,横像上面的屋檐,口像上面的柱子,秃宝盖像下面的屋檐,丁像下面的柱子。”摆完字读音ting,紧接着来了个人变成单人旁成了“停”,告诉他们这个字也念ting,然后让他们思考:这两个字有什么区别?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形象地记住了两个字,还分清了它的意思。

认知心理学家曾证明,视觉是人最可靠的感觉系统,人通过视觉获得的信息占获取信息总量的80%以上。而形象的辅助更能加深所认生字的第一印象,使学生对这个字印象深刻。所以,我尽量准备实物进行联系教学。

二、多种途径,比较识字

在常用汉字中,有许多形近字,也有许多同音字、音近字、多音字,这就使“比较”成为必不可少的识字教学手段。但比较方法的运用也是很讲究的,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我采用了不同的比较方法:

1.换偏旁。像“逃、桃、跳、挑”这样外形相似、形旁不同的字,在汉字中有许多,换偏旁比较便成了最好的方法。在学习“跳”时,学生会与“逃”、“桃”进行比较,找出字形之间的异同,不但能记住字形,还能理解字意。

2.顺口溜比较法。学习“哭”时,学生用“笑”比较,“哭是两只大眼流眼泪,天上有竹笑死人”,轻松地分清了两个字。

3.记生字忆熟字。如:学了“贝”回忆“见”;学了“受”回忆“爱”;学了“令”回忆“今”……需要注意的是,提起熟字时要加强指导,不要走过场。

三、在游戏中识字

1.自主探究。好玩、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在玩中学、学中玩正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可以用11个字来概括:学语文,用语文,语文生活化。把识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你会突然醒悟:孩子们才是学习的发现者。如《操场上》生字教学时,我先把要学习的“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六个词语分别写在卡片上,做游戏时,让学生看卡片做动作,其他孩子猜,猜对了奖励,错误扣分。他们从具体的每一个动作中,发现了“打、拍、拔”的共同点,也发现了“跳、跑、踢”的相似处。学生在游戏中兴趣盎然地识字,不再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我认为,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潜能可以得到最大的发挥。

2.用中巩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佟乐泉先生指出:“儿童的语言发展是综合能力的发展,并不是某个阶段只发展识字能力而另一个阶段只发展阅读能力,如此等等。因此,学过的字力求在阅读和写话中经常运用,这是复习巩固生字的重要途径。教师不但要将教学时所教内容放入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与词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而且在教完后也要及时为学生创设练习和运用新知识的机会,力求识用结合,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识字能力。”所以,在学过生字后可为字找朋友,组词、说句子,积累语言。

3.活动方式。

(1)找“妈妈”,学生很有兴趣。如学习“祖”字时,我告诉他们“祖”是由“示字旁”加而且的“且”组成,“且”就是“祖”的“妈妈”。这样学生在学会“祖”的同时,也记住了“且”,为学习“粗、组”打下了基础。一般情况下用卡片进行。

(2)换“衣服”,其实是换偏旁的别称,通常放在学字前,用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便于提高教学效果。如:学“睛”先出示“清”,然后用目字旁换下三点水旁成为“睛”。问:“你认识我吗?青换上‘目字旁’这件新衣服是什么字?”此时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这样,学生不仅记住了新字,又复习了旧知识,对于区别形近字也有明显效果。

(3)找“位置”,实际就是选字填空,区别同音字时可用此方法。如:学习“石”、“时”两个字时,出示“()间”和“()子”,让学生对号入座。

(4)找“家园”,是全班动起来,手中拿各种结构的字卡,按字形结构、字音、字义等,展开“找家”活动,要求学生先想后行动,自己找“家园”。通过活动,学生掌握了字的结构、字音和用途。

四、小结

通过学习教育理论,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我终于明白了:要取得理想的识字效果,生字和学生第一次见面要给学生以强刺激,使学生对要认识的字产生强烈深刻的印象。在学生的意识中,不明确的、模糊的、肤浅的表象越少,识记生字的效果越好。也就是说,第一次讲授知识时需要特别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