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学院云南昆明65050
摘要:在公元1世纪至10世纪期间,缅甸境内出现了众多由不同民族建立的早期国家。在这些国家中,最重要的是由骠人建立的骠国。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印度教和原始拜物教并存,但小乘佛教的影响最大;骠人已经创造自己的文字骠文;当时建造了具有骠文化的佛塔建筑;以及骠人喜爱的音乐和藤球等娱乐活动。骠人文化的众多方面,对后来的缅甸文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骠国,骠人文化,缅甸文化,影响
一、骠国的形成、发展和消失
在了解骠国文化之前,先大致的了解一下骠人的起源。《缅甸百科全书》对骠族的定义是:“骠族是讲藏缅语的族群中最早进入缅甸的民族之一。”[1]关于骠族的起源,学者们普遍认为骠族是讲藏缅语的民族,这也是目前较为可信的。但在后来被南召攻打以后,骠族慢慢的被其他民族融合了。在何平的《骠人的族属及其与今天中、缅、印三国诸民族的关系》中说到,古代的骠人在后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他们逐渐融合到今天的缅族和分布在今天中、缅、印交界地区的多个民族中去了。[2]
在公元1世纪至公元10世纪期间,缅甸出现了众多的小国和部落。缅甸的北部有掸傣族先民建立的小国,南部有孟人国家,西部阿拉干有若开人建立的国家。其他地区还有一些原始部落。与此同时,最重要的早期国家是骠国,骠国的历史比较复杂,且有关的史料记载和考古资料比较丰富。
随太公国之后,缅甸开始进入到古骠国时期。缅甸古骠国时期,包括了3个发展阶段,即毗湿奴城时期(公元1-5世纪)、汗林时期(公元3-9世纪)和室利差呾罗时期(公元5-10世纪)。[3]骠国的产生。在公元前后,缅甸已经进入到金石并用时代,提供了相应的生产力。从古骠国的遗址来看,毗湿奴城(今马奎县东墩枝镇)、室利差呾罗(今卑谬东南处)都是为与伊洛瓦伊洛瓦底江的中下游地区,该地区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优越。在这样的条件下,骠国就产生了。
关于古代骠国,中国的古文献中记载的资料较为丰富,尤其是后期骠国。中国人大约在魏晋时期,就知道了骠人和骠国。[4]在《华阳国志》里,该书第四卷《南中志》里描述永昌郡时提到:“明帝乃置郡,以蜀郡郑纯为太守。去洛六千九百里,宁州之极西南也。有闽濮、鸠獠、僄越、裸濮、身毒之民。”这里提到的僄越就是指缅甸境内的骠人,也就是说,骠人在公元4世纪以前就已经进入缅甸了。但是关于骠族进入缅甸的时间,目前没有明确的答案,各方持的意见不一致。1959年后,缅甸考古工作者发掘了位于现在缅甸中部奎县东墩枝镇西约20公里处的拜他诺古城,发掘出王宫台基、骠钱币、陶器残片等,认为毗湿奴城的建筑年代在公元1-5世纪。[5]这就证明在毗湿奴时期,骠人已经开始建立城市,很有可能毗湿奴城是东南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从其遗址来看,这一时期的骠国可能还没有完全的额脱离原始部落联盟的阶段,国家发展的初级阶段。
到汗林时期,骠国文化有进一步的发展。缅甸考古学家认为,汗林时期的骠国文化,既与毗湿奴时期有相似之处,又与室利差呾罗时期有密切关系,是联系着两个时期的中介或过渡时期的文化。[6]但笔者认为,这个说法有待考证。从汗林所在位置来看更靠北,并没有位于伊洛瓦底江中下游毗湿奴城和室利差呾罗古城中间,所以很难作为两个时期文化的中介。其次,从时间来看,汗林时期虽然早于室利差呾罗时期,但整体的发展时间大致是相似的,所以也很难说是过渡时期。所以关于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证。可以明确的是,汗林时期的骠国文化是向前发展的。汗林遗址出土了较多的铁器,如铁工具和武器等。还有许多新石器时代的石工具,可见石农具在生产活动中仍起着重要作用。[7]这时的汗林骠人开始使用文字。从其碑铭上海发现了似神像的雕刻,表明可能佛教或印度教已经传入缅甸。
从4世纪开始,骠国进入全盛时期,建都室利差呾罗。《旧唐书》和《新唐书》的《骠国传》都说骠国城东邻真腊(老挝西北部),西接东天竺(今印度东部),西南有堕和罗(今泰国湄南河流域),南临大海,北接南诏。这大约是骠国极盛时期的疆域。当时骠国有“部落二百九十八,以名见着三十二,”“属十八国”。[8]《新唐书》中描述的骠国范围跟缅甸现在的考古发现是基本吻合的。室利差呾罗时期的骠国虽然地域辽阔,但不是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公元832年,南诏军队攻陷了骠国最大的都城,骠国的势力开始衰落。而缅人开始悄无声息的登上了缅甸的历史舞台。骠族的消失并不是骠人的消失,而是骠人文化特征的消失。一个民族是有着共同文化特征和心理特征的群体,骠族也有着其特定的文化特征。[9]笔者比较支持这个观点。骠族文化带有了其自身的文化特色,又继承了前骠国文化的内容和吸收了外来文化,又为后世的文化做铺垫。
二、骠国的灿烂文化
1、宗教信仰
骠国的宗教信仰较为复杂,原始拜物教、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和印度教并存,其中以小乘佛教的影响最为突出。宗教信仰不仅仅是骠人的精神寄托,它还深刻地影响了骠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日常生活、艺术成就、城市建设等等。从公元以1世纪到公元10世纪前后,骠国曾先后以毗湿奴城。汗林城和室利差呾罗城为古都。经缅甸考古学家对其遗址的发掘,发现有大量带有太阳、月亮、星辰、水波纹、龙、鱼等图案的银币和陶器,这就证明了在公元10世纪以前缅甸先民对自然的原始崇拜。
关于婆罗门教-印度教,考古学家已经在太公国出土的文物中发现太公国是最早信仰婆罗门教的国家。由此可以看出在骠国以前印度教以出现在缅甸大陆上。毗湿奴城据说是毗湿奴用法术变化出来的,故名。[10]考古学家在三座古城遗址中发现,毗湿奴城有标志婆罗门建的吉祥威刹图案、海螺、三叉矛、龙等图案的钱币;汗林遗址有海螺图案的印章、吉祥威刹图案的陶翁片以及带有婆罗门象征的银元;室利差呾罗时期,婆罗门教更为兴盛,还有毗湿奴大神、吉祥仙女等诸神的雕像。可以看出婆罗门教在这一时期的骠国中,是得到了很充足的发展的。印度教特别是毗湿奴崇拜,则对骠人社会上层统治阶级有较大的影响。[11]
从中国古籍中可以发现,7世纪时,佛教已经在骠国盛行开来。《新唐书?骠国传》说,室利差呾罗有佛寺百所,骠人“喜佛法”,“民七岁祝发至寺”,“俗恶杀”,这些都是小乘佛教的礼俗。这就表明到了室利差呾罗时期,骠人已经信仰小乘佛教,佛教也深入民心,影响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室利差呾罗发现的佛塔中,最完整保存下来的是包包枝佛塔,包包枝佛塔是用砖和三合土建造的,形状为圆形尖顶。建成年代更加靠后的则是拜拜塔和四面塔,这两种有拱形塔顶的佛塔完全用砖建成,这种风格对后来蒲甘的佛塔风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但与此同时,在遗址中也出土了观音菩萨和其他菩萨的塑像或雕像,这也表明了当时也有骠人信奉大乘佛教。
2、骠人的社会生活
骠国是古代缅甸早期国家,在国家机制和阶级社会方面还在初期发展阶段,都较为原始和简单。国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在这之下的官职分配也比较简单。《旧唐书?骠国传》说骠国“君臣父子长幼有序”。王宫贵族使用的也多为奴婢。古书中多以“百姓”和“民”来称,这也是根据中国古代的方式来记录,所以也很难考证。
骠国经济主要是农业,大量种植稻谷和甘蔗。矿业有一定的发展,主要出产金、银、铜、铅、锡等。《新唐书?骠国传》记载,骠国国王的居所“以金为甓,厨覆银瓦,有二池,以金为堤,舟楫皆饰宝物”,一般的居所,则以“铅锡为瓦”。古代骠人已经掌握了金属冶炼技术,铁器被广泛使用,金银器皿和铜制品也广受欢迎。学者们在汗林古城遗址发掘出一块刻有50块骠族男女的砖。
手工业也相当发达,纺织业是最主要和最为普遍的,还有金银铜器制作和制陶业。《新唐书?骠国传》里描述道:“……王出,远则乘象。嫔史数百人。……民皆居中,铅锡为瓦,荔支为材。俗恶杀。拜以手抱臂稽顙。明天文,喜佛法。……衣用白氎、朝霞,以蚕帛伤生不敢衣。戴金花冠、翠冒、络以杂珠。王宫设金银二钟,寇至,焚香击之,以占吉凶。……妇人当顶作高髻,饰银珠琲,衣青娑裙;行持扇,贵家者傍至五六。”骠人工匠的金银雕镂水平,甚至连后来蒲甘时代的工匠也难以企及。[12]骠人爱用各种饰物装饰自己,富人通常用金、银和宝石首饰装扮自己,穷人则用各种颜色的念珠装扮自己。骠族妇女喜欢化妆,在骠国遗址还出土了妇女画眼影用的条状物。[13]商品经济也有多发展,出现了“登伽陀”和“足弹陀”的金银钱币。
骠人死后盛行瓮葬。骠人死后,通常先火化,然后把骨灰和土混合装入瓮中埋葬。有的还在骨灰中放入铁钉、刀、白色卵石、念珠或首饰,目的可能是为了辟邪。
从上面的各个方面来看,骠国人不仅可以在满足自我生存的需要且大大的丰富了生活内容,还可以满精神生活的需要。在已有的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造,解放了双手,开始从事宗教、文化、艺术和建筑等工作。
3、骠人的艺术文化
缅甸国代的骠人,在印度梵文婆罗迷字体的基础上创制了骠文。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骠文碑铭属于公元4世纪。据此,专家们推测,大约在公元3-4世纪时才骠人开始创造文字。在汗林和室利差呾罗,发现了许多刻在大砖、大陶罐、石板和神像底座四周的骠文和梵文。[14]目前为止,也没有发现长篇的骠文碑铭或骠文文学作品。骠国时期的碑铭还有用巴利文和梵文所刻写的碑铭。
骠国时期的雕刻艺术别具一格。无论是陶制的还是铜制的雕像,看上去都比例协调合适,面部雕刻细腻。各种金属佛像都小巧玲珑,其他的雕刻工艺品也生动形象、小巧精致、栩栩如生,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准。这在当时的东南亚各国的艺术作品中独具特色。甚至是后来的蒲甘艺术品都未能达到骠国时期的水准。
但是骠国的音乐舞蹈艺术也已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古代骠国居民能歌善舞,这在中国的古籍中是有记载的。当时骠国乐器种类和乐曲的数量令人叹为观止,乐曲的内容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就连我国古代诗人白居易在其《骠国乐》中也生动的描绘:“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千击文身踊。珠缨炫转星宿摇,花蔓头薮龙蛇动。”骠国的乐队还使用了凤首箜篌、龙首琵琶、横笛等,这些都对后来的缅甸乐器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藤球是骠人喜欢的体育运动,这也成为了后来缅甸一直流传的传统体育项目。考古学家们曾挖掘出骠国时期的银制藤球。
三、骠族古代城市的重要性
在伊洛瓦底江流域的干旱地带,覆盖面积超过5000公顷。骠国三座古城毗湿奴、汗林和室利差呾罗从发展到兴盛始于公元前200年到公元900年左右,持续了大约1000多年。今天,这三个城市的部分出土的考古遗址,并含有巨大的砖佛塔遗迹,其他的仪式结构,宫殿、墓地、网站水管理的特点和早期的工业生产。
1、在骠国古城中佛教取得了第一个永久性的根基点。从元前2世纪开始,本土社会文化长期与印度的向西传播的文化之间的互动。骠国佛教城市文化的发展有广泛和持久的影响,随之而来的,便是向东南亚大陆的其他地方进一步进行佛教教学的传播和寺院的实建。
2、骠国古代城市的出现标志着在东南亚地区内第一次对佛教城市文明出现的历史文献记载。有文化内涵的佛教寺院社区的建立起与重新组织的农业生产串联,商品的专业生产,有砖式的建造宗教纪念碑,和独特的丧葬活动的发展。
3、在资源管理、水利工程、农业以及砖和铁制做技术的创新,这位骠国古代城市创造了前提条件,使得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有重大进步。这类的城市的原型,被证明对后来东南亚城市的建造极有影响力。
从上述内容来看,无论是政治经济、社宗教信仰、社会文化,还是艺术娱乐在骠国时期都得到了丰富的发展,并在潜移默化中对后世产生了影响。古代骠国在政治制度上的改变,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这都为宗教、文化、艺术、建筑等方面的繁荣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宗教和文化的发展过程,还可以看出古代骠国已经开始了对外的交流,尤其是印度和中国。在交流的过程中,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结合,这为后来缅甸文化的发展设定好了基本路线。在后来的蒲甘文化中,能发现原有的骠文化元素,但两者之间有存在着差异。但骠人所创造的灿烂文化,足以证明它对后来缅甸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缅甸百科全书》(缅文).缅甸仰光:文学宫出版社.1993(07):93
[2]何平.骠人的族属及其与今天中、缅、印三国诸民族的关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02)
[3]姜永仁,傅增有.东南亚宗教与社会[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2:38
[4]贺圣达.东南亚文化发展史[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82
[5]无昂丹.毗湿奴考古报告[J].仰光缅甸文化部英文版.1968:61:62
[6]贺圣达.缅甸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18
[7]贺圣达.缅甸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19
[8]贺圣达.东南亚文化发展史[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