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产业规划中经济转型及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3

资源型城市产业规划中经济转型及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毛国彦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规划;转型;生命周期;城市经济

前言

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其主导产业多是围绕资源开发而建立的采掘业和初级加工业。从建国以来,资源型城市构成我国现代工业体系和城市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当资源型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因资源枯竭的威胁而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这些城市应如何制订产业规划,改变城市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脱离“资源富城兴、资源竭城衰”的困扰,这是关系区域发展乃至全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问题。然而,资源型城市在制订产业规划都会涉及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问题以及产业经济发展对城市规划影响的问题。

1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周期性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周期性体现在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可以说,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是源于对本地自然资源的开发,特别是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矿产资源的储备是有限的,因此,整个矿业的发展存在一个生命周期规律,具体表现为前期开发、增产期、稳产期和衰退期,城市经济高度依赖于资源的开发和初加工的资源型城市也会因矿业开发的周期性也表现出明显的成长周期性:成长期、兴盛期和衰退期(参看图1)。表现为在资源开发初期,城市发展较慢;增产期是采掘业大发展的时期,产量不断上升,而生产成本基本保持稳定,主导产业的大发展推动城市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稳产期是资源开发的鼎盛时期,由于开发难度提高和管理成本增加等原因,造成生产成本开始上升;衰退期是矿产资源面临枯竭,产量大幅下降,生产成本大幅上升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采掘业和资源加工业开始迅速萎缩。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技术进步和需求的变化,经济发展对资源型产品的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周期性,一般呈现倒“U”字形的需求周期。另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展的加快,全球市场对资源型产品需求的周期性和世界资源市场资源产品价格的波动也使得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波动性。

图1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和城市生命周期理论

随着资源开发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不同的资源型城市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有的矿竭城衰,有的则因适时延伸产业加工链和发展接替产业,实现了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结合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周期性,适时的推进产业转型和完善城市功能。根据城市资源产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选择相应的调整思路和发展目标。如(1)处于成长期的资源型城市:

因资源产量保持增长,开采成本较低,可以选择产业链延伸模式,大力发展下游深加工业。在宏观层面,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依靠资源型产业开发拉动城市的起步和发展,注重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区域的合理布局,大力培育第三产业,突出城市的综合功能,实现经济健康快速发展。(2)处于成熟期的资源型城市:因资源产量稳定,开采成本较低,适宜发展下游深加工业,拉长资源型产业链条,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该阶段应突出资源的集约型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控制资源产业适度规模发展,延迟资源产业生命周期,赢得接替产业培育时间。同时,科学制定城市经济转型战略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总体规划,利用现有的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主导产业,使资源产业重心逐步向替代产业转移,实现城市经济结构优化升级。(3)处于衰退期的资源型城市:因为资源面临枯竭,随着产量锐减和开采成本大幅增加,发展下游产业失去有效的竞争优势,此时就不宜选择产业链延伸模式。处在衰退期的资源型城市面临着两种情况:其一,如果资源型城市没有适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替代产业,城市经济也会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而逐渐萎缩,出现“矿竭城衰”现象;其二,制定经济转型战略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总体规划。一方面,争取国家的扶持政策;另一方面,利用以前累积所得的技术、资本、人才等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城市科学转型,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参看图1)。

2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2.1对城市土地规划的影响

土地是城市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它由于规模大小、地理位置、地质水文、地形地貌等不同呈现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2.2对城市环境规划的影响

这里指的环境一方面指的是环境污染的层面,另一方面指的是地理环境如靠山、沿河、滨海、或临近铁路、港口及城市主要干道等层面,一般来说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需要建立在环境优美离城市中心较近的位置;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通常情况下资源消耗大、污染较严重,所以必须依据情况规划在城市下风向的郊区。

2.3对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影响

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环卫设施等等,也包括交通、通讯等设施,产业生产的发展无时无刻离不开这些基础设施的支持,并且对这些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对电力电信,除了单位产量耗电量,对电压、电流也根据生产的工艺要求有不同的需求,又如给水排水,各个产业的需水质量、水压、净化程度都各不相同,还有就是用水性质,农业用水、生产用水还是消防用水都有不同的要求。

2.4对城市服务设施规划的影响

产业生产需求对产品原料及成品进行及时地流通,也需要对资金的流通。这就形成了对城市商业、金融、仓储等其他服务设施有了需求,这些服务设施主要来自第三产业,在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今天,这种需求度将越来越高。这也对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但要使产业在量上得到发展,更要在质上有新的飞跃,是产业更具有生命力。

3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四个方面

3.1产业生命周期

资源型城市经济是基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加工,由于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和加工的产业具有明显的生命周期性,那么,以该类产业为经济基础的城市经济也体现了较强的生命周期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演进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将经历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城市转型要遵循产业演变规律,根据产业发展的阶段,采取适当的转型模式,摆脱资源禀赋约束,采取企业能力再造模式或产业创新模式来实现产业更替。

3.2产业竞争力

提升资源型城市经济竞争力关键是提高产业竞争力,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限途径。具体地说,产业竞争力体现于产品、企业及产业的市场实现能力。产业竞争力分析应突出影响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包括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产业集聚、产业转移、区位优势等。随着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资源型城市转型提升产业竞争力要依靠知识和技术等内在能力,根据“产业—企业—产品—技术与管理”的逻辑,培育企业自生能力。

3.3城市转型定位

城市转型定位是为城市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在为制定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的确定方向,因此,资源型城市转型定位会直接影响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城市转型定位要综合分析城市资源、经济、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等要素,分析城市发展所处的阶段,确立新的主导产业和替代产业。避免在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定位上的模糊或雷同,更应避免城市定位的摇摆不定。

3.4制度因素

资源型城市绝大多数兴起于计划经济时代,受计划经济影响,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企业管理城市、企业功能等同于城市功能、有城无市的现象。这种长期以来以生产为中心形成的思维惯性,使资源型城市难以适应以市场为中心的经营环境。因此,城市转型必须要解放思想,打破由旧技术和旧体制造成的锁定(lock-in)的局面。特别是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一方面要加强资源开采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融合;另一方面为微观经济主体创造宽松的生长环境,搞好协调服务。

4利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及城市规划促进共同发展

根据国内外的发展经验,由于受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发展规律的作用,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资源型城市发展实现经济长足发展,就必须通过对城市经济转型及城市规划进行科学分析。按照合理的产业规划,发展产业链延伸的相关产业,实现城市的经济结构升级。

4.1重视城市第一产业的发展,创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色环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证。但是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又在不断的吞噬着农村的地域,一面是生命的基础,一面由于城市化的发展有需要不断的扩展空间占用土地。事实表明,尤其是大城市农业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这样任凭城市扩张忽视农业发展的现象,在城市规划中应得到足够重视。地方政府应克服地方经济的本位主义和短期效益,将生态经济发展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总战略。在经济发展的战略中,必须贯彻生态保护的战略思想,将经济目标与生态目标放在对等的位置上,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这将对区域生态经济建设产生强大而持久的推动作用。

4.2进行第二产业结构调整,适应城市新空间

首先,把握重点,针对第二产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不同的规划发展方案。其次,充分重视高新技术或资金密集无污染型产业即都市型工业在城市中的再定位问题,从而使城市的布局形态更趋合理,使城市发展更为有序、有效、有机统一。

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关键是要增强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从产业结构来看,要把“拓宽资源开发领域、拉长资源产业链条”作为结构多元化的重要方向,培育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这是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结构转型、防止“矿竭城衰”的关键性措施。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产业聚集,提升区域竞争优势,培育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规模经济、高新科技产业等手段来推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通过应用先进技术设施以及新技术开发应用来增强城市社会化功能和提高社会发展整体水平。

4.3加速城市第三产业发展,重组产业规划布局

在加速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城市特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加快信息、金融、

商贸、文化、教育、旅游、社区服务、中介服务等事业的发展蕴藏着极大的潜力。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城市中心的经济结构,扩大第三产业服务范围。把城市中心地区建设成为全市甚至全市域的城市经济指导中心,对未来经济产业诱导和前瞻影响。完善交通、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招商引资的环境。第三产业用地,不是简单的商业用地、办公用地,只要符合总体规划要求,适合第三产业布局,均可纳入这类产业用地,从而克服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局限性,而对于小型的第三产业布局则可以在社区规划、居住区规划中,使服务的对象更具体化,使产业发展真正贴近居民的生活。

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靠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完善交通、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来优化资源型城市投资环境。在影响投资环境的地理区位、经济基础、区域分工等因素,在短期内是无法改变的。但是一些属于软环境的因素,如政府服务、金融服务、地方法规、人力资源开放等,我们可以经过努力来降低投资者的交易成本,切实地服务于投资商,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

4.4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扩大再就业安置渠道。

国内外的发展业也证明,限制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才结构失调和人员的转型。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和外资企业以“高薪”等优越条件吸引在国企的优秀员工,加上国企的体制僵化,造成了资源型城市人才结构失调。要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采取有效对策,要营造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政策、法制、人文环境。资源型城市在推进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下岗、转岗人员,因源型产业的大多数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低、技能单一、适应能力差等,其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难度很高。所以,政府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同时,要对下岗职工进行针对性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下岗职工的再就业能力。通过提供创业支持和优惠政策,鼓励转型人员个人创业和自谋职业,形成良好的个人创业环境和氛围。

参考文献:

[1]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彭震伟主编.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3]吴奇修.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J].求索.2005,(6).

[4]赵海.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J].经济纵横,2004,(5).

[5]李晨晖.矿业城市产业转型研究—以德国鲁尔区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4).

[6]胡建东,城市产业经济与城市规划关系初探[J],上海城市规划,1999,(6)

[7]史忠良,产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8]韩少平,浅谈新时代我国的城市规划与经济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