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情感激发共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体验情感激发共鸣

郑尧兵

江苏盐城建湖县恒济初中郑尧兵

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就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作品的情感产生共鸣。所谓情感,即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能满足自己需要时而产生的一种态度的体验。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是融合的,难以分割的,两者的关系是内在的、渗透的、互补的。一般来说,人的知识越丰富,认知结构越合理,情感会越充实,情商(对自身情感的调控和对别人情感的识别)会越高;人的情商越充实,认知能力也越强。可见人的聪明与否,同情感的强弱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教学活动也是如此。如果在阅读教学中能恰当地融入情感教育内容,必将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我国著名的理学家朱熹也曾说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阅读教学中调动学生情感多么重要。

一、巧设情境,激发情感

文章是语言和思想的统一体。课本中所选的每一篇课文,大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直接或间接体现,离开了具体的情境,我们就很难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绘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之中,让他们仔细品味咀嚼,受到感染和熏陶。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教师首先要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引学生入境从而入情、移情、怡情。其次,还可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直接或间接地再现课文反映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情感体验。

二、指导朗读,言语传情

饱含感情的语言其感染力是巨大的。朗读可以做到以声传情,以情感人,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要用“抑扬顿挫”之声,读出“酸甜苦辣”之味,读出”喜怒哀乐”之情,将文字信息化为有声有情的场景语言,从而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确定课文的情感基调,为理解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要生动活泼,除了教师要有深厚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加进表情、眼神、手势等“佐料”以作渲染和配合。表情、眼神、手势能使讲析形神兼备,能将作品人物的神态、心理、言行作角色处理,让人物情感更直观地表露出来,进而把学生带到“忘我”的境界,使其感情起伏与作品的情感脉搏相吻合。

三、深入体验,产生共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交往双方只有在逐步深入,乃至引发心灵的共鸣,双方的对话才是最有效的。它能使人互相走进彼此的心灵,能使人有真正意义上的倾听、接纳。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在把握作品蕴含的情感基调的基础上,爱作者之所爱,憎作者之所憎,设法带学生进入文章特定的情境中,亲身体验稳重的“情”,在心理上产生感受,感情上产生共鸣。例如,《热爱生命》是选自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1906年创作的著名短篇小说。文章叙述了一个人在求生的条件超过生存极限的情况下,凭着求生的本能,凭着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凭着对幸福美好生活的依恋,凭着对母亲眷恋的精神支撑,战胜了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战胜了饥饿与伤痛,战胜了金钱的诱惑,战胜了凶恶的野狼,战胜了自我,最后保住自己了生命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震撼人心的,它完全能引起人们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从而产生一种珍爱生命的情绪体验,联系生活实际,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四、情理融合,陶冶心灵

阅读课“具有反映生活的巨大可能性,因而也包含着很大的教育力量”(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披文入情”的阅读过程,正是情感体验的过程,也是心灵陶冶的过程。语文思想教育必须诉诸感情,使学生在动心动情中受到教育。但塑造学生灵魂,还必须使之对事物的本质有理性认识。认识提高了,情感体验也就更深了。例如,《陋室铭》是苏教版第四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道德修养”,意在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这篇文章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精品。全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借“陋室”抒发作者的情怀,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贯穿全篇,极力抒写“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全文寥寥81字,短小精美,给人以隽永畅达,丰姿绰约的气韵。本文构思的巧妙、句式的工整、文辞的精美和陋室主人高尚的节操,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因此我决定以“陋室到底陋不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内涵,让学生感悟陋室主人人格的美。给学生以整体“美”的熏陶,使学生身临其境,走进陋室,把握作者的情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又要注意理性引导,使情感与理性互相促进,在情与理的融合中使语文的思想教育获得最佳效果。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重文轻情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因此,加强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语文教改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