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教研室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政治理论课是我国对高校本科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近年来,在高校政治理论课大力推进改革创新的大背景下,形成性考核的改革和创新成为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为例,全面分析课程的形成性考核方式,思考和探索政治理论课形成性考核的改革和创新方向。
关键词:形成性考核;创新;考核方式
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面临的实际情况
推动政治理论课形成性考核的改革是推动政治理论教育改革主要渠道和方式之一。从当前政治理论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来看,学生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首先在认知上不能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和意义有着十分清晰和正确的认识,不重视、没兴趣、不满意的情况比较突出。其次,在情感上很多学生并不能从内心喜欢和重视政治理论课,认为这门课程所讲授的内容过于枯燥、乏味,甚至觉得这门课程的知识没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满意度不高,很多学生不太喜欢上这类课程,逃课、上课开小差、睡觉等现象司空见惯。最后,在学习热情上,学生的学习动力明显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与专业必修课相比,更多的学生学习这类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到学分。这是当前我国政治理论课教育所面临的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作为当前我国高校政治理论的教育的课程之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一门揭示当代世界经济、政治、军事、国际关系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思想和我国外交政策教育的政治理论必修课。
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一是使学生掌握世界经济、政治、军事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现状、相互关系及发展趋势,把握当今世界战略态势及主要力量对比关系,深刻理解我们党、国家在国际交往和国际斗争中的方针政策;二是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思想,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观察世界、认识世界;三是培养学生世界眼光与战略思维,正确认识青年一代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牢固树立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及忧患意识。
相比较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政治理论课程,《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与当前国际形势联系紧密,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这样的一种情况容易导致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目的和意义产生误解,学习的目的性更多是流于表面。总体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重现实而轻理论。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更多是关注当前国际社会中所发生的热点的、焦点的问题,希望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从老师那里获取对这些具体问题的分析。然而,对于这门课程所阐述的重要理论往往忽视不见,甚至不愿意学习这些较为枯燥的理论。二是重表象而轻本质。学生在分析具体问题、时事问题的时候更多是比较重视表象的发展变化,比如对事态的发生、发展以及产生的影响比较感兴趣,而不能根据我党的指导思想,结合当前我国国家政策和国家战略具体问题和热点事件背后深刻的根源进行全面分析和思考,从而导致对具体问题认识不清楚、分析不透彻。三是重细节而轻整体。学生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更多是关注细节的发生和发展,而并没有以一个总体的思维总揽全局,重视个体的发展变化而忽略了整体的联系和影响。
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形成性考核的方式
《当地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的主要内容共分为四大部分:一是时代主题和世界格局。包括世界经济、政治和军事的总体体征和发展趋势。二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对外战略。三是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总体特征和发展前景。四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以及中国的对外战略。这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除了我国国内政治以外的全部国际政治内容以及经济、军事、外交等领域的内容。学生要在较短时间内学习如此广泛的内容,对于通过形成性考核方式的调整来提高教学效果提出更高的要求。根据《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程的内容与性质,形成性考核方式共分为课前时事演讲、课堂积极性、主题研讨和小论文写作和答辩四个部分。在形成性考核比重方面,基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程的开放性、与国际时事及国家政策的紧密联系性,形成性考核占最终考核的比重为30%。以百分制为例,具体分为,课前时事演讲5分、课堂积极性5分、主题研讨10分、小论文写作和答辩10分,共30分。
(一)课前时事演讲。这一部分考核主要是依据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与国际热点问题联系紧密的这一特征所采取的专门的考核形式。在课前时事演讲部分,每一次课间安排4名学生进行演讲,时间控制在五分钟以内。主要内容要选取时下热点问题以及国际焦点问题谈自己的感受、思考。要求要有学生自己的分析和理解,能够运用课上所学的理论作支撑。教师通过对学生演讲表述的逻辑性、思维的严谨性以及内容的正确性进行评价并给出相应的分数。评分标准分为三级,优秀5分,表述逻辑清楚,思维严谨,内容正确,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时事问题,有自己的分析和理解;良好4分,表述较为清楚,内容正确,有自己一定的分析内容,在材料的把握和论据上基本准确合理;合格3分,表述较为清楚,内容基本正确,学生本身的分析内容很少,多半是现成的文章内的观点的复述。教师在学生演讲结束后,除了进行打分之外,还要对演讲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纠正不准确的表述、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分析方法看待时事热点问题。这项考核放在每次上课前,通过学生自身所感兴趣的时事热点问题一方面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生自己课下准备、大量占有资料,再通过整理讲述,对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思想分析现实问题进行锻炼。
(二)课堂积极性。课堂积极性是政治理论课程形成性考核所运用的主要考核方式之一。课堂积极性问题,看似普通实则比较难以调动。把它纳入到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当中,更大程度上是通过考核来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根本来讲,这并不利于真正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由于与当前国际形势和国际焦点、热点问题紧密相连,因为能够比较容易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因此为配合形成性考核显现突出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多结合当前国际热点问题来阐述理论。在国际热点问题引入过程中,积极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而促使课堂积极性的形成性考核收到良好的效果。课堂积极性形成性考核方式主要是提问和主动回答问题。对于主动回答问题学生要给予考核上的倾斜;对于从不主动回答问题,提问后又不能积极主动思考、答非所问的学生要削减课堂积极性形成性考核的分值,甚至做零分处理。同时,为达到课堂积极性考核的量化标准,除了教员进行评价之外,还要由课代表在平时课上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进行统计和记录,并在期末将记录汇总。教师和课代表在学期末根据学生发言次数、发言质量、团队合作情况等,给出相应分数。考核等级分为四等,优秀5分,表现积极、主动回答问题次数多,发言的质量较高;良好4分,主动回答以及提问时能够积极主动思考,发言质量较高;合格3分,学期内有主动回答或者是有一定提问发言次数;不合格2分以下,没有主动回答问题、提问发言时不能积极思考、答非所问。
(三)主题研讨
主题研讨,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形成性考核的重要特点。主题研讨主要针对当前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等重大国际问题,与我国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国际热点问题等开展课堂研讨式学习,通过小组交流、主题发言、学生互动、教员点评等形式,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主题研讨依托于学生小组来实现。教师首先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设有一名小组长作为本组的负责人。每次主题研讨每个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个研讨主题,首先组织进行小组交流,再有小组成员进行主题发言,其他各组成员以及本本组成员进行互动,最后由教员进行点评。根据《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主题的研讨的形成性考核依托于教学的四大专题分为四部分,即世界格局的主题研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题研讨、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题研讨以及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和中国对外政策的主题研讨,在每一个大专题结束之后,紧贴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来选取具体不同的主题让各小组进行研讨,一方面是对整个专题所讲知识点的梳理和复习,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系统的理解和分析当前的国际问题,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主题研讨主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每个小组进行研讨时,由教师、课代表和其他各组成员代表组成评委,对研讨小组进行打分,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最终评价。评分等级分为三个等级,优秀9~10分,小组准备充分、材料详实、课件制作精美、理论阐述和问题分析深刻、严谨;良好7~8分;合格6分以内,小组准备不足、课件制作或是理论阐述不够深刻、表述问题不够严谨。
(四)小论文写作及答辩
小论文写作及答辩作为课程作业进行课程的形成性考核。这项考核主要依托于小组进行,每个小组在学期末提交一篇小论文,选题在本课所学知识点的范围之内,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参与完成。论文的格式要求与毕业论文格式等同,要求有观点、有立论、有论据、有结论。小论文提交后,教师对论文的完成质量进行评价而后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论文答辩。通过答辩环节,教师可以掌握每名小组成员对于本论文的写作和思考情况,同时也能够检验小组论文的完成效果。最后,教师综合论文写作情况和答辩情况进行评价并给出考核分数。小论文写作及答辩的形成性考核是考核学生对整个学期学习内容理解和思考,也是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小论文写作过程和答辩过程是学生梳理、理解和思考课程知识的一个重要过程,此项考核能够比较突出的展示学生的学习效果。考核共分为三个等级,优秀9~10分,小组论文完成质量高、答辩过程中小组成员参与度高并能够积极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良好7~8分,小组论文完成质量较高、答辩过程中,有个别成员对于论文立论或论据的掌握不够充分;合格6分以内,小组论文完成质量一般、答辩过程中仅有个别成员能够对论文的论点和论据掌握充分,其余各成员对论点理解不到位、论据掌握不足。
三、《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形成性考核创新的思考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作为一门开放性较强的政治理论课,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以及对于问题的分析不断变化的背景下,课程的形成性考核也要随着学生主题的变化而进行不断的创新。
(一)更新考核观念。《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开放性强、与实际紧密结合,这就要求课程考核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实际出发,革新考核模式与方法。在考核的内容方面,应该更加侧重学生所需要解决的、不足的方面进行选取,力争通过考核能够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和能力的培养有所帮助。同时,考核方式还要更加开放和动态,结合课程进行过程中的实际以及学生学习的情况及时调整具体考核目标,保持形成性考核的动态发展,力争做到更加科学、合理、有效。
(二)深化实践能力的考核。本课程与时事贴合紧密,在形成性考核过程中,应当深化实践能力的考核,在主题研讨、课前演讲的基础之上,利用所在城市的条件积极开展与课程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切身实践当中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一方面增强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
(三)积极引入民主评议方式。民主评议的考核方式主要是以批评和自我批评为主的方法,也是一种多主体的考核方式。这项考核可以在本课程中依托于所分的小组内进行,一方面可以真实的评价学生的思想表现,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考核的公信度。
参考文献
[1]邹晔:“形成性考核的策略研究”,《开放学习》,2004,7
[2]李家林:“高职教育课程形成性考核探讨”,《职业技术教育》,2006,8
[3]丁科:“在教学中开展形成性考核探索”,《高等建筑教育》2011,5
[4]刘伟:“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的理论探索”,《前沿》,2012,12
[5]丛喜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性考核的实践与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7
作者简介:许晶岩(1987-09-),男,汉族,黑龙江鸡西人,现任教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教研室,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周边安全、外交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