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喜捷山东省莱西市机械工程学校266600
教书育人,以德为先。中职学校作为培养社会技能型劳动者的主阵地,学生毕业后要走向工作岗位、走向社会,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技能素质、健康的体魄,更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德育工作是中职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中职学校德育缺失的表现
当前,中职学校学生德育缺失主要表现在:
1.读书学习的风气明显淡化。一些学生无故旷课,出入自由;随时光临网吧,打网络游戏,上网聊天;谈情说爱,课堂哄闹,对棋牌、言情、武打迷恋至深,厌学情绪严重。他们大部分抱有读书没用的想法,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甚至有学生逃课旷课长达数周。
2.法纪观念和社会公德趋于淡薄。一些学生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明显抬头,打架斗殴,动辄抽刀;拉帮结派,成立团伙;语言粗鲁,胁迫恐吓;贪玩赌博,屡禁不止;为了个人利益情愿损害他人或集体的利益,不爱护公物和公共卫生。
3.日常行为消极,思想表现错位。有些学生在对待个人与环境等关系上“唯我”,他们“一切向钱看”,“伸手要钱,出门讲价”,不尊重他人,缺乏同情心、礼让心、孝敬心。在对待正面事物上存在抵触心态,不屑追求知识,嘲讽打击好人好事。
上述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社会风气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溺爱、父母外出打工缺乏家庭管教、影视音像制品及网络文化的影响等,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整个社会都有责任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战略任务,居于重要的地位,起重要的作用。德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目标,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它对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起导向作用,对思想情感起动力作用,对操作行为起保证作用。
我们必须认识到,德育不是眼前的权宜之计,而是终生的大事。教育是系统工程,德育也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今天的教育要为学生今后几十年负责,要为学生终生做人的思想品德素质而奠基。
三、如何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有的放矢。
1.正确认识德育和智育之间的关系。教育者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全面发展”的思想。学校在抓好智育、抓好教学质量的同时,不能忽视德育教育,必须克服智育一手硬、德育一手软的状况,走出智育与德育对立的误区,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强化“以德育人是大根本”的意识。正如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
2.营造德育教育氛围,优化育人环境。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在学生中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不同角度营造氛围,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可通过现实生活中生动的事例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争论,引发学生产生内心震动;充分挖掘和利用与传统美德相关的典故、故事等,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耳濡目染,最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注重性格塑造,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有研究表明,在青少年阶段,学生的性格与心理品质问题多于道德问题;即使是道德问题,也往往是由于性格和心理因素造成的。而令人忧虑的是,许多教育者并未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往往用解决道德问题的方法去解决心理问题,这必然加剧学生的心理矛盾。中职学生正值青春期,这个阶段是人一生中心理活动复杂、问题较多而性格又多变的时期,如不及时帮助他们疏导、排遣,会为今后一生留下隐患。
4.注意因材施教,倡导个性化教育。教育对象由于遗传因素、所处环境等不同,个性特征是有差异的。因此,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不同特点,体现出层次和个性。要把学生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看待,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不搞训斥式、灌输式、保姆式教育,提倡暗示性教育,重在引导和点化。要创造宽松民主的教育氛围,让教育对象在教育者提供的情境中自己去发现道德价值、产生道德需要。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评价自我、正确控制自我,学会设计自我,实现自我的正常发展。德育只有在尊重发展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才能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培养出健康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5.提高师德修养,言传身教影响学生。教师可以在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就自然、率真地表现自己的风范,不是靠说教和强制,而是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就产生了教育的效应,而且那些价值导向、情感陶冶、意志磨砺、自我示范,统统都融入“无言之教”中,这种人格魅力是最珍贵的资源和最有用的手段。而这些要想在德育教育中发挥充分的作用,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模范言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注意身教、无私奉献、廉洁从教、积极向上。
加强中职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作,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用生动的、贴切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完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