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生态城市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王道莲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733299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态城市建设项目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要实现生态城市建设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就要积极建构更加系统化的应用管理模型,确保城市形象和经济发展模式之间形成平衡态管理机制。本文对生态城市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运行模式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发展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展开了讨论,旨在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加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模式;问题;对策

基于经济发展的社会背景,在城市生态问题管理的过程中,要积极践行更加系统化的管控措施,实现生态城市建设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共同进步,也为最大限度发挥人的创造性提供更加具有时效性的管控机制和管理建议。

一、生态城市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运行模式

在对生态城市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模型进行综合性分析的同时,要对其运行模型展开深度处理,要结合矛盾展开综合性管控,从经济优先发展出发,对先污染后治理等项目进行综合性管控,提高环境与经济控制模型之间的稳定性。要想实现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结合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需求,确保发展模式调整机制符合标准。在生态优先原积极落实的过程中,要结合发展方式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矛盾进行整合,真正落实优化结构和管控体系的发展目标,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能进一步保证城市发展进程符合持续性以及健康发展的目标,顺应知识经济的管理需求和经济运行趋势,确保城市建设以及经济协调发展能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提高国际竞争力。

第一,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城市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运行模式,仿照生态体系中生产和消费的处理过程,实现资源、产品以及废物排放的开放式经济运行流程[1]。并且,也积极践行资源、产品、再资源化管理体系,保证管理措施和控制机制之间的稳定性发展,也为经济优化和产业布局升级奠定坚实基础。能在节省投资资源的基础上,为回收利用提供便利,也为创造符合标准的生态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面向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可持续发展结构建立和运行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城市管理理念和管控措施,积极建立更加具有时效性的管理措施,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以及资源发展的综合性优化提供保障,也为生态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的产业结构转型和优化升级提供便利。其中,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和生态型工业园区等都是社会环保型经济体系发展的趋势。

二、生态城市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生态城市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项目运行的过程中,由于整体管理机制在运行中还存在意识认知不明确的问题,就导致城市政府对于其实际管理缺乏力度。

第一,管理机制不健全,整体管理体系建立过程中,由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管控不明,导致管控体系和运行框架体系之间缺乏实际效果,政府不能按照城市的协调运行目标进行综合性处理,就导致工作效率存在降低的问题,甚至在生态城市建设发展动态方面还存在管控结构失效的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也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条款,就使得整体项目的支持力度存在缺失。

第二,在生产城市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布局结构不明确等问题也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我国长夜结构落后以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加之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经济增长是以环境恶化为代价,使得城市发展和城市资源承载力之间出现了严重的矛盾。这种不合理的布局结构就会导致周边环境和资源管理模型受到严重限制。

第三,生态城市在实际管理体系建立中没有建立完整的城市规划,基础性建设项目失去了实效性,盲目扩张公共交通系统,也会导致土地集约效果受到影响,甚至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影响生态城市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进程,其整体社会可持续发展动力也受到严重的制约[2]。

三、生态城市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优化策略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生态城市建设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效果,就要积极建构更加有效地的管理措施和控制框架,积极落实全面发展战略,建构系统化的发展措施,制定相应管理机制的同时,将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系统,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于社会发展、经济进步、生态管理三者的认知水平,确保其共生客观关系的稳定性,落实和谐化发展、高效性进步以及良性循环的经济运行和环境保护目标,将全面平衡且优化的基础条件优化作为发展目标,积极进行系统化管控措施和管理路径,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城市社会内部关系的全面协调优化,并建构具有时代特征的生态良性循环社会关系。另外,要在管理体系建立和项目运行的过程中,结合城市生产和发展趋势,对相关要素进行整合,确保信息和发展趋势之间的稳定性。也为资源配置方式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要选择适宜城市发展的经济运行路径。将生态环保建设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落实整体项目的平衡结构。

在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建立过程中,要积极落实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保证生态城市建设和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稳定性,也为评价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全面升级提供保障,并利用引导作用提高城市管理效果,执行城市间以及区域间的分工协调管控操作,按照标准化便利模型,提高整体发展质量[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生态城市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项目研究机制建立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管理需求和控制措施,落实面向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的项目管理制度,为城市建设效果和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保障,也为生态化城市建设和经济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于佳生,宁小莉.西部地区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包头市为例[J].开发研究,2014,14(05):58-63.

[2]王崇锋,张吉鹏.制造业产业集聚对生态城市建设影响的定量研究——基于CR4指数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25,19(04):140-144.

[3]周宾,裴成荣.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与大遗址保护—生态城市建设的共生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806-5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