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消化性溃疡病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消化性溃疡病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高晓琴朱彩虹

(南通瑞慈医院江苏南通22601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消化性溃疡病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7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n=31)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对照组(n=31)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SDS、SAS评分、护理满意度96.77%、(42.54±3.21)分、(41.48±8.50)分、100.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80.65%、(58.24±2.44)分、(60.68±8.56)分、7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t=12.9728、21.6796、8.8617、25.4537,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能有效改善消化性溃疡病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消化性溃疡;满意度;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0-0199-03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疾病,一般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与胃部,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疼痛,多具备反复发作的规律[1]。治疗消化性溃疡不仅需要及早控制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痛苦,最重要的是需早期愈合溃疡黏膜,让患者早日出院,避免其复发和发生恶变。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不仅与药物治疗有关,还与护理有密切联系,而常规护理很容易漏掉重要环节,导致治疗效果不佳,临床护理路径主要强调护理工作的规范,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能有效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2]。本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7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消化性溃疡病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7月收治的6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均经内镜检查确诊,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n=31)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其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20~57岁,平均(37.45±1.41)岁;病程1~7年,平均(4.41±0.24)年;对照组(n=31)给予常规护理,其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20~55岁,平均(37.11±1.50)岁;病程1~7年,平均(4.34±0.2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纳入标准:(1)符合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者;(2)患者及家属均知情研究;(3)无其他严重疾病者。本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以优质服务为基础,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单进行规范化护理:(1)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由笔者收集资料,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参照消化科消化性溃疡护理常规等进行循证,以患者为中心,制定符合本院护理临床工作的护理路径表单,包括入院介绍和评估、检查、治疗、用药、健康教育、护理、饮食、活动指导等;(2)组织培训:根据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实施计划和内容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成立以责任护士为主体,以护师、主管护师为骨干的消化性溃疡临床护理路径指导小组,统一标准,并明确其重要性,确保每个人员均完全掌握,以便护理能够顺利开展和实施;(3)规范实施:入院后热情接待患者及其家属,为患者及时安排合适的床位,开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表中的内容,若患者病情是根据路径表进行的,则打“√”反之打“×”,然后根据患者病情提出改进措施,护士长每日对护理工作进行督查和评价,并不断收集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确保质量持续改进。(4)临床护理路径表内容:住院第1天,护理人员热情接待患者,并介绍医院及科室环境、医护人员及订餐等情况,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同时指导饮食、用药、检查,严格按照医嘱执行,做好交接班工作。住院第2~3天,责任护士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内心想法,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鼓励并支持患者,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及时给予解决,打消患者的心理顾虑,确保患者情绪稳定。此外,对患者工作及生活进行合理安排,确保患者休息及睡眠充足。住院第4~10天,责任护士评估患者饮食、用药、心理、活动及排泄情况,加强健康教育,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督促患者配合治疗,注意休息,合理锻炼等。患者出院前,护士提前为患者做好相关出院指导;同时嘱咐患者出院后,应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减少烟、酒、辛辣、浓茶、咖啡及某些药物的刺激。按医嘱服药,定期复查。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以及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和护理满意度。(1)临床疗效: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一般: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2)心理状态:分别采用抑郁与焦虑自评量表(SDS)、(SAS)评价焦虑和抑郁程度,均包含20个条目,分值20~80分,50分为临界值,重度或抑郁焦虑:≥70分;中度或抑郁焦虑:60~69分;轻度或抑郁焦虑:50~59分;(3)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统一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护理主动性、护患沟通的满意度,分为不满意(<85分)、一般(85~94分)、满意(95~100分)。

1.4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96.77%、80.6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3.讨论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多与生活环境、精神状态、饮食习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有关,一般在过度疲劳、情志不畅、饮食不节致使脾胃虚弱导致[3]。研究显示[4],消化性溃疡易反复发作与精神刺激、情绪抑郁、生活压力大等有关,而通过规范的护理,调整患者的身心状态,转变健康理念,提高保健意识,将其复发因素去除,就能有效促进疾病康复[5]。消化性溃疡在治疗后也需要坚持执行医嘱,但有的患者因存在抑郁、焦虑等心理因素而导致其不能持续坚持,给治疗效果和病情转归造成了严重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对照组患者负性情绪更严重,说明常规护理并不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使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更好,分析是临床护理路径将患者的护理制定为一个护理工作计划表,能确保护理工作有序、积极的进行,有效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配合度。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现代医学更加注重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同常规护理相比,临床护理路径可以细化每一个护理环节,有计划、系统性的进行,避免中断环节,并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让其掌握药物、专科护理等知识,保证了健康教育的完整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患者更满意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分析与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有更强的责任心和更规范的护理措施有关。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在消化性溃疡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顾云珍,张海英.优质护理服务在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8):28-30.

[2]赵晓云,石艳艳.强化护理干预在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中的作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3):1964-1965.

[3]孟丽英,张爱国,牛月花,等.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质量的评估及心理干预效果的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12):1803-1806.

[4]陈刚,夏利平,袁玉军,等.消化性溃疡患者精神心理状态和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04):664-666.

[5]周洪,刘阳.循证护理模式与传统护理模式在老年消化性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对比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7):1026-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