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静
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00
摘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赋予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全民所有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在当前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被赋予了全新的职责和更大的责任,因此开展好相关工作,不仅仅是顺应自然规律和相应国家号召的要求,更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民安居乐业的关键性工作。
关键词:国土空间资源资产生态修复
一、政策引领,完善体系建设
长期以来,我国对经济、人口、资源环境治理主要按行业、产业、领域等进行,缺少系统性的空间治理;过多考虑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土地资源使用,缺乏或较少考虑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状况,存在空间不协调、不匹配甚至冲突的矛盾,导致不少地区出现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严重失衡。为解决空间治理缺位问题,国家已开展大量基础性试点工作,如在市县级层面推进空间规划改革试点、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国家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部所管辖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目前来看其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技术标准也未统一。因此,接下来要梳理、分析、整合自然资源领域的现行标准,补齐急需的国土空间规划设计、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评价指标与修复标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标准与管理等标准规范的短板,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标准统一、有据可依。
围绕自然资源统一管理要求,应尽早建立健全自然资源标准化管理机制及体系建设。通过多方试点和积累经验,逐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政策,最终将形成以市县级行政区为单元,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管理监督、效果评价、离任审计、绩效考核等构成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体系。
二、规划先行,加强方法研究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要强化规划引领,统筹工作全局。通过制定规划,形成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进而确定生态修复工作的战略目标、实施原则、空间布局、重大工程及重点项目等各方面内容。规划既要符合规划学原理,满足各要素功能,还要保证生态安全功能和生态系统功能,最后还要兼顾景观美化功能。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规划及各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规划和专题规划,要统筹路域海域、兼顾地上地下、协调时间空间,理顺机制体制,形成纵向统一、横向联动、条块结合的工作格局。只有在各层级规划的指导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才能有章可循,不走弯路。
要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区域划定方法研究,构建多层次生态安全格局。通过研究不同国土空间尺度生态系统与发挥生态服务功能的关系,科学确定生态修复范围和不同层级修复目标。通过生态系统各要素的识别,建立生态功能检测、监测与评价方法研究,科学确定生态修复的重点和关键要素。针对不同生境及不同生态修复工程类型,通过调查研究和方案比选,形成生态修复最佳方案设计和技术组合方法。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控制方案编制方法研究,明确总体控制方案的内容、要求、实施条件,形成整体控制修复工作的形象进度安排,便于工作部署和协调有关工作。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风险控制方案编制方法研究,包括修复工程施工人员安全和修复工程对生态系统负面影响的控制措施。
三、因地制宜,打造系统工程
国土空间生态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系统,应站在国土尺度上看待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连续性。不同尺度的空间生态系统,其功能有不同的表现,产生的生态效应也不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应在多尺度的国土空间范围内构建最优生态网络结构,加强重要生态区域、主要生态廊道、关键节点斑块的生态建设,使国土空间生态系统“通经络、强筋骨”,维持生物多样性,充分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绝不能照搬照抄、一成不变,要根据被修复对象的实际情况和生境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工作思路和方法,既要考虑所在区域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还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文化及公众意愿,这样才能按照不同生态修复单元和目标提出有针对性的工程措施和生态修复质量要求。在矿区及污染场地实施土壤及地下水生态修复工程;在土地及景观破坏区实施地形地貌景观生态修复及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在河口海岸破坏区域实施河口海岸生态修复及湿地公园建设工程;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修复工程等等,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修复系统工程布局。
四、协同合作,实现融合发展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涉及面广、修复工程类型多、生态系统功能复杂,运用单一的修复技术往往很难完成对整个修复的任务,且其修复效果和效率均比较差,必然是多种修复技术的协同运用。在顶层设计和专业技术上不仅要包括原有的土地资源管理、地质勘查、岩土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还需要城市规划、生态学、园林景观、地下水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密切配合。
在职能分工上,要积极理顺自然资源国土生态修复主管部门内部工作关系,在自然资源规划管控、用途管制、业务审批、实施监管、督察执法等全过程管理中落实生态保护责任。
在行业监管上,要积极协调外部工作关系,在总体规划、监测评价、验收管护等方面协调规划、城建、林业、环保、旅游、水利等各职能部门,吸取各行业间成功案例和经验,形成上下联动、共抓齐管、分工协作的良好局面。
五、公众参与,激发市场活力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不能纸上谈兵,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和民生工程,要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征求公众意见,采纳合理建议,完善规划设计和施工方案,在满足国土空间规划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满足使用者和受益者的权益,才能成为公众满意的项目。
目前,我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欠账多、区域大,作为一项系统工作和关系到民生福祉的工作,其所需的资金投入也将难以估量,要全部通过财政投入来治理,难免会由于资金短缺而影响治理效果,并且也不利于修复工程后续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争取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通过运用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激励性政策,为社会力量投入生态修复增加动力、激发活力、释放潜力,来从根本上破解资金瓶颈难题。通过探索建立区域、流域间生态补偿政策,体现区域间利益均衡机制和市场公平规则,调动地方政府和部门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通过推动形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使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激励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修复生态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结语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一项新兴的、复杂的、系统的工作。政府职能部门和广大技术工作者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借鉴、研究,才能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机制更完善,规划更科学、治理更系统。运用综合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手段,通过适当的人为干预和自然演替,使被破坏或需要修复的国土空间得以重建和恢复,最终形成健康稳定的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变得天更蓝、水更清、景更美。
参考文献:
【1】侯丽;城市更新语境下的城市公共空间与规划[J];上海城市规划;2013年06期
【2】郦晨阳;探寻美国城镇化的支撑点[J];中国投资;2013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