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检验科上海215000)
【摘要】目的:分析出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共30例,按照患者的病程分为早期和晚期各15例为实验组,本文用实验1组,实验2组来表示,同期住院的其他患者为对照组30例。对比三组患者的常规出凝血指标水平。结果:经对比,实验组患者的出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出凝血分子标志物有利于早期确诊,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出凝血分子标志物;诊断
【中图分类号】R554.8;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2-0103-01
近几年,社会人口患病率越来越高,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病症变化比较复杂,如果没有及时的诊断出来,对患者的影响是极大的,严重的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发病早期进行确诊,对患者的预后有很大的帮助[1]。本文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共60例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出凝血分子标志物进行检测,并对临床价值进行分析,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现随机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共60例,实验组的患者分为早期患者为实验1组、晚期组的为实验2组。实验组患者年龄在28~77岁之间,平均年龄(45.5±7.5)岁,其中男患者20例,女患者10例,同期住院的30例正常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年龄在30~78岁之间,平均年龄(46.5±5.3)岁,其中男患者13例,女患者1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经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实验组30例患者和对照组30例患者在住院后采集静脉血,在清晨空腹状态采集静脉血。两组患者均采用普通血清真空管,采集量为5ml,给予枸橼酸钠抗凝,进行离心,频率为3000r/min,时间为10min,然后取上层血浆保存在20℃环境中待检,本次检测采用的仪器是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方法是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浆中的PAP、TAT、F1+2、D-D以及GMP-140等指标[2]。抗凝血酶(AT)在ACLTOP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进行检测。
1.3疗效观察和评价
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PAP、TAT、F1+2、D-D、GMP-140、AT等指标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涉及到的60例患者所有数据均行SPSS17.0软件处理,其中两组计量资料对比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技术资料对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当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时,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经对比,实验组1患者的PAP、TAT、F1+2、D-D、GMP-140等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2组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实验1组,三组之间具有明显差异,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随着环境的污染、饮食的不规律、工作压力等等方面,近几年我国发病率逐年增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全身性出血血栓综合征,引发疾病的原因有很多,疾病的产生会导致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内广泛纤维蛋白沉积和血小板聚集,从而形成广泛性微血栓[3]。这种病的临床变化复杂、不易判断,并且死亡率极高,因此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有很大的影响。常规使用的出凝血指标对早期患者的诊断不敏感,因此近几年采用出凝血分子标志物进行检测,随DIC凝血升高,可以判断疾病的情况[4]。
综上所述,出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的方式能够作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临床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弭雪.出凝血分子标志物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D].山东大学,2017.
[2]黄坚,曾雪,李成,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出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其临床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5):3558-3559.
[3]杨婷,高清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6,22(3):194-198.
[4]温凤云,向雪雯,王璇,等.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探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5(14):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