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新青海省海北州第二高级中学810399
摘要:教师是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政治进步的指导者,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就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必须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师德位居教师素质之首,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和灵魂。
关键词:师德核心灵魂教育改革
教师是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政治进步的指导者,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就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立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这充分说明了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保证,提高教师素质已成为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十分紧迫的任务。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必须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师德位居教师素质之首,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和灵魂。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它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有利于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
加强师德建设力度,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要品德高尚,有良好的思想修养
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热爱和献身教育事业,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勇于创新、勇于开拓、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且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不断提高政治觉悟,提升理论高度,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自觉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
同时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要为人师表,做到学可为师、行可为范。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江泽民同志也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教师除了言传,更要身教,以身立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做好,要严于律己,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表里如一、举止得体、语言文明、礼貌待人、品德高尚和具有自尊、自重、自律、自强的人格,为学生树立榜样,时时处处以自己的行为和人格、以自己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生活方式感化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二、要有渊博的知识
渊博的知识是一名教师胜任教育工作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也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前提和必备条件。第斯多惠说过:“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要成为合格教师,必须既要精通专业知识,又要广泛学习相关的科学知识,包括现代教育理论、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尽可能拓宽自己的知识,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而且要积极学习、掌握使用和开发现代教学设备的知识和技能,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提高教学研究水平,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探索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论。教师只有边教、边学、边研,才能在较高层次上把握教材;才能不断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旁征博引、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把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突破教学难点,才能充分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作用,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
三、要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源泉,是教育之本,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的事业,没有情感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好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学生只有感到教师的爱,才会主动地、愉快地接受教育,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才能被学生接受,并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才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教师有了爱,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理解、信任、爱戴;才能做到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理”,在爱的氛围里教书育人;教师有了爱,才会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去精心培养学生,做到勤勤恳恳、诲人不倦;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把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抛弃师道尊严的陈旧观念,从而真正达到师生心心相印,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热爱、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不能只爱成绩优秀的学生,歧视成绩差的学生。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应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责备,树立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同等重要、同样光荣的观念,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对待后进生要耐心教育,不讽刺、不挖苦、不体罚,细心地做好辅优补差工作。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施教,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真正实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最高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