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佛山市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认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对佛山市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认识

张丽

张丽

佛山市文化馆

为了转变观念和改正工作作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佛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于2005年7月全面启动“佛山市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方案——六个公益文化流动服务舞台”,以就近、方便、满足全市市民文化生活。下面围绕如何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给市民带来什么等问题谈谈我们的认识。

激活资源造福市民

我市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为进一步响应文化大省和文化名城的战略部署,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以政府提供的、非赢利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的公共服务为主导方式,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设施、队伍、技能、创造为内容,建立“以人为本”“社会需求为上”的理念和“开拓创新”的意识,激活、利用现有资源包括:人力、设备、服务、技术和社会经济资源,落实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造福市民。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今年提出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覆盖全社会的“佛山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个体系包含流动演出、联合图书馆、流动电影放映、流动公益讲座、流动培训、流动展览等“六大服务网络”。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政府举办的、非赢利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和保障大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各种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它涵盖了文化政策、基础设施、人才队伍、技术技能等内容,范围非常广。

文化资源得天独厚

我市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目前,佛山的南海。顺德两区已经成为全国文化模范地区,禅城、三水两区成为广东省南粤锦绣工程的先进县区,文化馆、图书馆全部成为国家一级馆,36个基层文化站65%成为广东省特级文化站,100%达到省达标文化站,800多个村(居)委会65%建了五位一体的文化室,全市建起了65个文化广场,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拥有190万平方米的公共文化阵地面积;文化队伍不断巩固扩大,文化进社区,文化三下乡,社区文化、园区文化、广场文化等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在我市形成;文化创新机制正在建立。

激发市民创新活力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市民的生活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实现面向大众的“文化关怀”其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面向大众的“文化享有”;第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面向大众的“文化提高”,第四,激发人民群众的创新活力,实现面向大众的“文化创造”。

扩大服务内涵延伸工作层面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群众原来参与活动的方式,扩大了其文化服务的内涵。首先是服务对象的扩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的服务策略,是针对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创新工作机制,扩大文化服务覆盖面,增强了对社会公众的凝聚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市民参与的新型文化服务。其次实区域观念的转变。过去群众文化室以区本身、镇(街道)自己为服务主体,现在要调动起全市的资源优势,而不是在局限于一个“区属”的范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以佛山所辖区域文化资源(甚至跨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目标。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实现共享、共融、多赢格局,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第三是工作层面的延伸,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工作层面已由满足大众闲暇娱乐需求的“唱唱跳跳”伸展到社会文化发展的多元空间,文化传播方式的多样化逐渐成熟,文化职能领域进一步拓展。正是以上这些转变,就使我们队“群众文化”上升为“公共文化”这一观念。

引导文化建设与市场运作的有机结合

政府职能部门发动和组织社会各种力量的积极性,组织、整合各种资源为市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文化工作的一种新转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其百场公益文艺流动演出,是党委政府引导文化建设与市场运作的有机结合,是文化事业单位在活动策划组织中走出小系统、面向大社会,走与企业“联姻”,抓住企业重视文化、参与文化的良好机遇,使这次活动得以启动和开展。

该活动一方面为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提供了机会,使文化与经济,文化与企业达成互动,同时,百场公益文艺流动演出达到了把品牌活动与日常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结合的目的,它充分利用了佛山常规的文艺演出资源包括:作品资源、队伍资源、演出团器材资源等,激活了整个城乡文艺演出的市场,而且这个市场是体现政府无偿为群众服务的。

政府是平台搭建者,打破原有文化艺术活动的区域壁垒,长期一地一服务的状态,政府还将通过对市民文化需求的了解和掌握,有针对性的对文化活动的开展进行长远规划,再把其具体分解成年度的项目,然后分别利用政府财政和社会力量的支持,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活动,进而,让群众真正享受到党委政府提供的文化服务,同时,政府不再像过去那样管、办合一,而是把舞台给了热衷参与文化的社会力量,相信这会极大提高社会力量参与文化的积极性。

必须坚持社会化运作

要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真正能够发挥作用,首先是必须以提升基层文化品位作为出发点。二是强化运用现代意念和借助政府促进的手段。三是把文化渗透到经济活动额各个方面,增强竞争力。四是把培育地域特色的“文化节”、“活动周”,能够将影响广泛、具有示范作用的品牌活动固定下来,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文化活动体系。同时还要做到“五个下移”。即思想下移、工作下移、人员下移、资源下移和活动下移。

例如:“活动下移”。围绕现有各地建立、组织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文化大省、文化名城建设所提出的重点特色项目,打造“一区一品牌”、“一镇(街)一特色”,结合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广大市民的文化需求,采取“政府引导、市区合办、区镇(街)联办、社会介入、群众参与”等多种形式,做大做强各类文化特色活动。

在这其中,就必须坚持社会化运作,公益文化社会运作——基于既要突出公益性及先进性,又要考虑市场取向;追求活动的思想性,观赏性、普及性的有机结合,并以高度责任感和强烈的信誉意识贯穿活动全过程。

“兴公益、泽社会”要成风尚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佛山的建立。又如何保障该体系的正常运作呢?我们认为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正常运作,就是要吸引社会资源参与如企业赞助等方式,建立多元化的发展机制来经营文化,才能获得保证。如今,政府包办各种文化活动的传统观念逐渐被打破,各地在举办公益文化活动过程中,以经营文化的理念,面向市场,对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活动建立多元化的发展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较成功的经验。

同时,公益文化对企业文化、企业经营的潜在影响力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很多企业积极支持或参与主办、承办公益文化活动以此提高职工素质、宣传企业品牌和企业精神,扩大企业影响,使公益文化活动的社会效益转化为企业的经营效益。“和谐佛山大众心、欢歌流淌移动情”——中国移动百场公益文艺下基层流动演出活动,已在佛山大地上引起轰动,“兴公益、泽社会”已成为一种被全社会推崇的良好风尚。公益文化社会化运作,充分体现“双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