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生物治疗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胃癌的生物治疗研究进展

张波欧阳晓晖苏秀兰(通讯作者)

张波欧阳晓晖苏秀兰(通讯作者)

(内蒙古医科大学在读研究生<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普外科>010200)

【摘要】胃癌的治疗仍是肿瘤界临床面临的重大难题,目前治疗主要方向还是在于全身放化疗和手术治疗,但是对癌细胞的清除并不彻底,同时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为不断弥补以上方法的不足,临床治疗技术研究不断跟进和发展,生物治疗方法应运而生,可补充胃癌手术等方法。生物治疗对胃癌的治疗机制主要为增强患者免疫力、加速癌细胞衰老凋亡,主要方法包括细胞因子、基因、免疫调节等治疗。生物治疗作为新兴治疗方法,对其研究程度仍尚浅,涉及领域较窄,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胃癌肿瘤生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0.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4-0386-02

随着临床肿瘤治疗方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胃癌的发病率已经有所下降,但是仍是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患者预后极差。临床治疗方法仅以手术切除,辅助放化疗杀死癌细胞,延缓患者生存期限,但是杀害癌细胞的同时可对患者正常组织和细胞造成明显损伤,降低患者机体免疫力,其利弊的权衡方面并未得到统一[1]。肿瘤的治疗仍为朝阳工作,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和发展潜力,治疗技术的研究仍不断进展。生物治疗方法为胃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提供新的治疗途径,属于近年来肿瘤治疗方法的新突破。为增加对生物治疗的认识,本文对此方法在胃癌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胃癌生物治疗机制

胃癌生物治疗的主要入手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胃癌患者机体免疫力和耐受力人体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清除能力较低,癌细胞一般可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作用而继续繁殖,因此为增加机体对癌细胞的清除作用,可通过生物治疗中的免疫疫苗注射或者扩增细胞因子,均能促进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同时生物方法的使用对患者免疫系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促进免疫系统的重建,使患者对放化疗等治疗方法的耐受增加,从而改善预后。2)增加癌细胞敏感性生物治疗中免疫调节剂等手段可促进免疫过程中的癌细胞表达的敏感性,可杀害没有转染外援基因的癌细胞,此过程称为“旁观者效应”[2],从而提高免疫的杀伤效率。3)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等过程生物学治疗可调节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同时可诱导和促进敏感性较差癌细胞的凋亡。另外,生物治疗方法可栓塞新形成的肿瘤血管,抑制肿瘤营养来源,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2胃癌生物治疗方法

2.1细胞因子疗法细胞因子对胃癌的治疗成为研究热点,主要适用于免疫系统严重被破坏的胃癌患者,免疫应答过程不能仅仅依靠免疫调节剂的刺激而产生,此种情况下多采用细胞因子的方法。细胞因子多数来源于免疫细胞,也可由内皮细胞等产生,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调节功能较活跃,主要种类包括:1)白细胞介素类(IL)此类细胞因子中以IL-2的作用最强,应用最广。可促进NK细胞等,并促进其他干扰素类因子的生成,增强抗肿瘤效应。但是,临床治疗所需剂量较大,加重副作用产生几率,临床多将小剂量的IL-2与化疗药物联合,降低副作用[3-4]。2)干扰素(IFN)分为α、β、γ三类,前两者具有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后者在此功能之外还可以调节免疫功能,对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最强,有学者研究显示100U的剂量即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5-6]。IFN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拓展,可成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3)集落刺激因子(CSF)多为放化疗治疗的辅助药物,可提高患者机体白细胞的数量,弥补放化疗对白细胞的破坏和降低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辅助治疗中。

2.2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方法此方法在肿瘤中的应用和研究已经逐渐趋向成熟,效应细胞由IL-2激活和维持活性,种类主要包括:1)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抗癌效果强,是主要效应细胞。LAK对癌细胞和正常组织均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并且此过程不受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MHC)限制[7],但是对IL-2有较强依赖性,对其抗癌效果有一定影响。2)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其杀伤作用有一定特异性,MHC对其抗癌效应的限制较强,不过反应中的毒性较小,可能由于较少依赖IL-2导致。临床实践提示,在扩增TIL方面有一定难度,因此应不断开展新技术,增加TIL制备量,为临床胃癌治疗提供条件。3)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其特异性和活性较强,在胃癌的治疗中逐渐被重视和应用,其获得方法可由胃癌实体瘤中分离而培养,因此具有高效性[8]。临床为降低此方法的副作用,多于其他治疗方法合用,另外,局部灌注等方法用药可以增强抗癌靶向性,对其效果仍需深入研究。

2.3肿瘤疫苗此方法是机体获得主动免疫的主要方式,具有较高特异性,受到临床胃癌治疗的关注。目前,主要疫苗获得方法包括:1)抗原呈递细胞(APC)与肿瘤细胞融合;2)基于树突细胞(DC)的瘤苗,并且临床应用经学者证实[9-10],具有疗效保障和安全性保障,为胃癌治疗提供条件。随着技术不断进展,研究深度增加,疫苗种类得到扩增,无抗原疫苗、分子疫苗等多种新型疫苗被研发,使胃癌治疗的前景得到进一步扩展。

2.4基因治疗此方法发挥作用的基础在于将抗肿瘤的外源基因导入患者体内(称为基因移植),从而延长效应细胞的有效性和存活时间。还可以通过转入CSF、自杀因子、抑制血管形成因子等方法[11-12],发挥各自靶向功能,提升机体造血、增加癌细胞杀伤作用、抑制心血管形成,从而对胃癌实体起到综合治疗作用。胃癌细胞的转移等生物学行为主要受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影响而活跃,因此通过转基因的方法,将MMP抑制物基因导入LAK细胞[13-15],形成转基因混合物,将其注射致胃癌肿瘤,可有效抑制其生长和转移过程,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但是,基因治疗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需不断探索和发现问题,为胃癌治疗提供行的突破点。

总之,胃癌生物治疗方法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理想效果,但是新的方法仍需不断探索,在提高患者耐受程度的基础上,增加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寿成超,武爱文.生物治疗在胃癌复发转移中的应用[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1,14(8):569-572.

[2]叶再元,钱振渊.消化道恶性肿瘤生物治疗现状与展望[J].浙江医学,2013,(24):2141-2144.

[3]郭欣,范士英.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的研究进展[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35(1):121-123.

[4]邵奇,王宁.白细胞介素-18与肿瘤侵袭转移相关性的研究现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2,19(7):547-549.

[5]郑雅文,赵华,魏枫.胃癌患者外周血干扰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3,20(6):725-727.

[6]陆俊,宋军,徐溢新.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微小RNA表达谱的检测[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1,28(8):1339-1401.

[7]王凌云,黄开红,闵军.胃癌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多种细胞因子水平的检测及其意义[J].浙江医学,2010,23(11):564-568.

[8]姚行,马志红,李丽琴,等.微小RNA-10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3,30(10):376-369.

[9]陈环球,赖娅娜.胃癌生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1,3(1):145-147.

[10]仇晓军,陆德炎.胃癌与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1,3(4):154-157.

[11]宫婷,李鸿立,巴一.CCL21-CD40L融合蛋白的肿瘤免疫实验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2013,4(5):265-267.

[12]刘少平,胡亚华,方春华,等.胃癌及术后随访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2含量的临床意义[J].中华消化杂志,2011,31(8):1231-1233.

[13]龚建平.胃癌第五转移与第三根治原则[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3,16(2):577-579.

[14]应红艳,王毓洲,宁晓红,等.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生存者运动行为改变的研究[J].癌症进展,2010,8(1):634-636.

[15]朱金明,余佩武.胃癌生物治疗现状与展望[J].中华消化杂志,2011,4(11):634-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