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凤华河北省大名县七里店中学
摘要:在当前的中小学作文教学中有两个问题被忽视了。一是学生作文的对象问题。作文是用来交流思想、情感的,然而当前许多学生在写作时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人与人的交流活动,只感到是在完成一项要交给老师看的作业,奉命行事,毫无写作兴趣可言。二是学生作文过程的体验问题。作文过程应是一个体验构思、写作、修改、发表、反馈和再修改的过程,只有经历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学生才会有真正的收获,其作文能力才能切实得以提高。
关键词:中小学;作文教学;作文对象;作文体验
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丰富社会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但实际的情况是,作文与学生的真实世界越来越远,语言的载体无法负载学生真实的思想情感。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症结是多方面的,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在中小学的作文教学中,有两个问题被忽视了,一是学生作文的对象问题,二是学生作文过程体验的问题。
一、学生作文的对象问题
作文是一种交流,是一种用书面语言来进行思想交流的方式。既然是交流,当然要有交流的对象,即读者。作文是有感而发,有感是对某一件事有了强烈的感受,形成了强烈冲动(也就是想和别人交流的冲动),于是写出来,发出来,告诉一定范围的社会群体以引起共鸣。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有血有肉、有激情、有灵气的。当学生面对着自己的写作对象时(当然是他愿意与之交流的对象),他的思路、他的语词库就会以相应的方式打开,他的表现欲就会增强。但当前的情况是,许多学生写作文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交流,是人和人交流的重要形式。他感到只是一项作业(甚至是一项沉重痛苦的作业),是抱着完成作业的思想来写作文的。每个学生都知道作文是写给老师看的,但老师并没有把自己当成学生作文的读者,他是以评判者的身份来审视学生的作文的。老师读学生的作文不是为了和学生平等地交流(有时甚至会让学生感到是一种负担),而是居高临下地给学生打分,并往往以自己的好恶和价值取向来作为作文评判的标准。而学生写作文时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与人交流,只是希望有个好分数。分数掌握在老师手里,所以,学生常常按老师的喜好、思路去写作。更加可悲的是,这些教师也不是实质意义上的评判者,他也在琢磨升学考试出题者的意图,用他猜测的要求来打磨学生的作文,终极目的是让学生在各级各类的考试中取得高分。这可能是教师和学生,包括家长和社会的共识。这种应试作文的恶果就是出现了一批取悦作文,学生猜度老师的意图,迎合老师的所爱,从内容到形式假、大、空。这个问题确实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当然不是说有了明确的对象,学生作文就一定能写好,然而让学生面对真实的交流对象,拿起笔来倾诉,不是为了分数,不是为了取悦老师或某一部分人,才会产生真情实感。真实是我们期望作文的第一要义。
学生的作文应该有自己的读者群。第一个阅读群是同班的同学。因为他们年龄相同,兴趣爱好相仿,又朝夕相处,彼此基本了解,互相有共同的语言。在同学中,养成交流阅读作文、直率地讨论作文的习惯是不容易的。所以,开始时教师要做大量的组织和引导工作,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这样做的好处。第二个阅读群是语文老师和自己的父母。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和父母都必须从评判者转化为读者、朋友,平等地阅读,民主地讨论,给出诚恳的意见;同时也应容许学生(包括非作者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教师和家长要学会理解年轻人,学会以他们的视角去认识世界。对于他们认识世界、认识生活的特殊的视角,不要轻易否定;对他们提出的不同意见,不要轻易指责。即使是不正确的思想,也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心平气和引导学生自己来认识。第三个阅读群是其他年级、其他学校的好朋友,或者是亲戚长辈中可以信赖的朋友。这个群体发挥的作用是很大的,因为作者对他们是完全信赖、知无不言的。作为回报,他们也是知无不言的。他们会直截了当地和作者展开讨论或争论,一旦争明白了,作者就会心悦诚服。在这里,问题的关键是要了解他们的价值取向,并加以适当的引导。
有了读者群,学生就可以转变“做文章”的观念,把作文当成是一种交流。交流在于对象性、真实性、情景性。张志公先生认为,学生要打破“做”文章的观念,教师需要创造条件使学生习惯于如实地写,自然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而不是挖空心思地硬做。见《张志公文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27页。上海新黄浦学校初一年级两个班学生做个人“诗集”的尝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学生将自己写的诗结集成册,公开展示出来。这样他们就拥有了一群真诚的读者:有语文老师和同学,有父母和其他学科的老师(请其他学科的老师做自己的读者,这是高明的主意),还有亲戚朋友,甚至把爷爷、奶奶也请来读自己的诗。在“读者留言板”上,这些读者长者一页短则一行,写下了自己对小作者诗作的认识与理解。真切的感情和坦率有见地的意见给了小作者真诚的鼓励。在这样的交流中,他们真正地体验到了写作的快乐,感受到了获取成就的快乐。这样就激起了他们新的写作欲望。
二、作文教学的过程体验问题
作文不是把数据输入计算机就能知道结果的快捷计算。作文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体验、构思、写作、修改、发表、回馈和再修改的过程。只有经历过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学生在作文能力的提高方面,才会真正有所收获。然而我们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往往只注意这个过程的一小部分,而把大部分的甚至很重要部分的工作给遗忘了。比如,对生活的体验。没有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就产生不了写作的要求。没有写作的要求而又必须完成任务,那么只能是编造一个故事,无病呻吟。所以,教师应该经常提醒帮助学生成为关注生活的有心人,应该和学生一起来观察、理解、发现自然和生活。再比如,教师要指导和告诉学生怎样为写作收集必要的素材,可从何处收集,收集什么,怎么从中判断选择为我所用等等。这些都是写作的必要准备,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以往的作文教学过程往往是教师命题(或范围)、学生作文、教师批改,给出分数即告一段落。至于其他的问题他们并不重视或者根本没有考虑。其实,作文的写作过程只是作文全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我们不妨称之为生成阶段。在此之前应该有一个准备阶段(即前文所说的观察生活,积累材料的阶段)。而在此之后的几个阶段对于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先是要有一个回馈阶段,如前文所述,在作文教学中这实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作文不应该只是给老师读,而应该拥有更多的读者(至少是一个班的同学),让更多的读者来对某篇作文评头论足,发表不同意见。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教师的评价并不是最终的、最完善的定论;学生在充分考虑教师的意见后,可以提出认同或不认同的见解。作者在这个过程中的收获不仅仅是听到了肯定的或否定的意见,不仅仅是了解自己作文的长处和短处,更为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帮助他建立了一个思维的平台,促使他不得不思考各方面的意见并作出判断或提出疑问,这样,自然就会有利于他思辨力的提高。学生思维被激活了,认识也必然会随之提高。这种讨论不只是对文章的作者有益,对参加讨论的学生也是有益的,因为当他们参与评价某篇作文的时候,他们的思维也都处在积极的活动状态中,每个人的思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学生的思维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作文教学的效率也就可以充分体现出来了。这一过程的体验在教学中是应该珍惜的。
在这个过程里,教师应该鼓励且创造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作品,例如,朗读、张贴、办刊物等形式(不仅锻炼了写作的能力,还锻炼了排版、装帧和交际等能力,同时也树立了自信心),这么做能使学生的作品拥有众多的读者。教师还要引导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认真阅读作品,实事求是地谈出自己的看法,一方面还要加以适当引导,善于发现讨论中思辨的闪光点,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得。
在听取了众多读者的意见后,又经过自己的仔细思考,作者会站在一个新的平台上来审视自己的作文,更好地理清和把握写作的脉络,这样就可以更加得心应手地驾驭手中的笔,对自己的文章作进一步的修改。这种修改可以是大刀阔斧的,也可以是精凿细雕的。尔后小作者是否还要请人提意见,则完全由他个人决定,不必再列入正常教学计划。到此,一次作文的过程告一段落。学生通过全过程的体验──准备阶段、生成阶段、回馈阶段、完成阶段,不管是成功的尝试还是失败的体验,都会实实在在地有所收获。这种收获既体现为作文水平的提高,也体现为思维品质的提高,更体现为创造能力的提高。其实,作文本身就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最好的学习活动。当外部世界某一件事感动着或震撼着他的时候,他的思维就会活跃兴奋起来,随之他就会调动自己相关的生活储藏,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对其作出判断和选择,然后形成文章的主题。他要把自己的思想记录下来,他要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他要追求最好的表现形式,他要寻求最生动的、最贴切的语言,这就是创造的过程。
一次作文的过程就是一次培养创造力、提升创造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完成中所获得的体验,对人的全面发展,对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这是只重视结果的学习无法达到的效果。前面所举的上海市黄浦区实验学校的学生在经历了这样的写作阶段后写道:“对我来说,这本诗集是我生命中的一个质的飞跃”,“相信这份真挚、纯洁及向往会引起你的共鸣和感动”。
这样的作文教学似乎花的时间要多些,教师投入的精力和思考也要更多,然而这样的效果却好于常规作文的几倍。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并不仅停留在写作的数量上,而更在于写作的质量。在作文教学中我主张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有一种意见主张多写多改,这当然不失之为一种方法。但多写要建立在学生愿意写和有条件写(首先是时间有保证)的基础上,多改也要建立在教师有时间和精力的前提下。与其草草对待许多次的作文,不如扎扎实实地经历和完成几个作文的完整过程,让教师和学生都感受到收获和提高。请读读一位学生写的一首题为《在坚强和朴素中成长》的诗:
我不愿和温室里的花朵比一个高低\是破土而出的小草打动了我\我不愿与微风中的杨柳争一个长短\是高大笔直的松柏吸引了我\我不愿跟高贵的郁金香争一个美丑\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感动了我\我要在这坚强和朴素中快乐成长
在这首诗里,我们读到的不只是写作的快乐,我们更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追求和对生命价值的体验。作文的成长,也是一个生命体的成长的过程。每一个生命体都是一个世界,我们应该抱着怎样虔诚的心去迎接这样的新世界到来啊!
在这样一个完整的体验过程中,教师要在“真实”上下些功夫,鼓励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所以同衣食一样,成为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原在表白内心,与他人相沟通。如果将无作有,强不知以为知,徒然说一番花言巧语,实际上却没有表白内心的什么:写作到此地步便与生活脱离关系,又何必去学习它?”①
首先,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要求要合理。一般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要求是:立意要高,观点正确、新颖,事件要有意义,或在平凡的事件中能挖掘出不平凡的意义。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注意力过分集中在挖掘事件的意义上,而忽略了对事件本身的体验。这样的作文貌似深刻,但却不是学生的真实思想和感受。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以一种“平常心”来写作文:“我想把我的真实想法告诉别人”或“这是我对这件事思考的结果”。脑子里没有预设的框框,没有种种“微言大义”的想法,只有一颗“平常心”。心情放松了,外部世界的事件就容易感动他,引起心灵的共鸣。教师要允许学生表达属于个人的看法,抒发各种情感。不要一概用大众的眼光、权威的观点来束缚学生。真情实感的抒发会引起宣泄的快感,进而就能对作文产生需要,引起兴趣。
其次,教师要把学生引向真实的生活,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体验的产生,首先缘于体验者对体验对象有了切身的感受,因此,亲身经历和直接经验对于体验的形成具有特殊的意义。叶圣陶先生说:“我们要求整个生活的充实,虽不为着预备作文,但‘诚实’的‘精密’的‘好’文章必导源于充实的生活,那是无疑的。”②教师平时要多举行一些活动,要让他们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尽可能丰富学生的生活,使他们在活动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而产生体验。
最后,重要的是要把学生的写作过程当做真实的创造过程来对待,尊重学生在作文过程中的创造性活动。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个体活动。说它是个体活动,很容易理解,作文从来都是个人行为。正因为如此,作文才最容易体现作者的个性特征,所谓文若其人就是说的这个道理。但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却并不容易。如果都像现在的一些作文教法,让学生只会做千篇一律的八股文,千人一面,哪里还有学生的个性可言?如果作文只是模仿,只是背诵范文,然后把它拼凑起来,哪里还能寻找到学生的个性?如果学生把做作文看作是一种负担,只想逃避它,那么,作者又怎么会通过作文来显露自己的个性?只有学生把作文当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充满着创造的欲望,充满着创造的激情,充满着创造的乐趣,主动积极去做时,才会充分展示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
笔者以为这是当前作文教学应该重视的两个问题,只有当学生明白了作文的交流对象是谁时,他才能轻松解放自己,写出自己想写的话来。同样,学生也只有扎扎实实经历了作文实践的全过程,才能感受到写作的乐趣,才能爱写作,只有爱写作了才能提高写作的效率。这是大家早已知道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