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在交通事故伤中的效果与重要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4-14
/ 2

院前急救在交通事故伤中的效果与重要性分析

郑斌陈永刚

郑斌陈永刚

甘肃省华亭县人民医院甘肃华亭7441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院前急救在交通事故伤中的效果与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急救的交通事故伤患者17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未实施院前急救的17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经过院前急救,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2.4%,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为75.8%,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交通事故伤患者在院前实施急救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不仅可以增加抢救的有效率,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交通事故伤;院前急救;效果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交通事故的数量日益增多,其危害性也越来越大。在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每年约十二万,为全球第一,在交通事故中,严重创伤者的致残率高达36.1%[1],是45岁以下青壮年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据WHO预测,到2020年,交通事故伤将成为全球第三位疾病,院前急救是指对遭受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患者在到达医院之前进行的紧急救护,包括现场紧急处理和监护转运至医院的过程,可以使严重创伤患者在受伤现场就得到有效救治,进而降低了患者伤残率和死亡率[2]。现将我院急救中心实施院前救治的交通事故伤患者1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急救的交通事故伤患者17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98例,女72例,年龄19-80岁,平均年龄为47±3.2岁;颅脑损伤29例,胸部损伤14例,腹部损伤23例,腰部损伤18例,四肢损伤34例,脊柱损伤15例,混合伤37例。选取同期未实施院前急救的170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102例,女68例,年龄在9-82岁,平均年龄为43.2±3.6岁;颅脑损伤25例,胸部损伤16例,腹部损伤24例,腰部损伤13例,四肢损伤31例,脊柱损伤12例,混合伤49例。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严重心、肝、肾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急救方法:对照组未实施院前急救,直接由警察或者家属送至医院后进行救治。观察组给予院前急救;

1.2.1出诊前急救:在接到120急救电话后,详细询问事故的发生地点和伤者病情,并留取电话,在第一时间出发,争取在3min之内到达现场,途中可以指导警察或者患者家属把患者的头偏向一侧,以便口腔分泌物自行流出,松开患者的衣领,不要随便搬运患者。

1.2.2保持呼吸道通畅:到达现场后首先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迅速作出病情判断,先查清伤者有无呼吸道堵塞,清除堵在口腔、咽喉部的异物或分泌物,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氧,维持氧流量在6~8L/min,氧浓度为30%-40%[3]。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应立即使患者就地仰卧,如果患者俯面,须将患者的头、肩、躯干作为一个整体同时翻转而不使其扭曲,对颈部受伤者须特别注意托颈翻转,医务人员将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上,手掌用力向后压以将头向后翘,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靠近颏部的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前抬起,作口对口(或口对鼻及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每次吹气1-1.5秒,吹到患者的胸部上抬起来,如此反复[4]。

1.2.3制止活动性出血:对于开放性伤口,较浅的血管破裂患者可以直接钳夹结扎止血,对于创面广泛出血的患者可用无菌纱布覆盖或者填塞后加压包扎止血,对于四肢开放性骨折出血的患者,可用大拇指压迫出血伤口或者用止血带结扎肢体近端的血管,并用简易夹板妥善固定患肢。

1.2.4建立静脉通道:快速成功的建立静脉通道,为临床给药治疗提供了便利条件,对于血压下降及休克的伤者,应迅速建立与开通2-3条静脉通道,通常选择上肢浅静脉、肘正中静脉或者颈外静脉,给予2000-3000亳升的平衡盐静脉输注,快速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提升血压,防止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器官功能衰竭[5]。对于有腹腔内血管破裂或者内脏器官出血的患者禁止在下肢静脉输液。

1.2.5正确转运:转运时选择合适的担架、车床、轮椅等搬运工具,搬运时要注意脊柱损伤的患者,一定要使患者的身体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保持脊柱轴线水平稳定,使患者平稳的平移到担架车上,途中要注意保持输液通畅,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随车的医务人员可以根据伤员的数量和伤情变化与医院取得联系,做好准备工作。

1.3观察项目:经过院前急救,对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院前急救,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2.4%,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为75.8%,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比较(n,%)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能得到正确、有效的院前急救,可以为院内治疗的成功获得可贵的时间及机会,使患者机体的功能损伤减少到最低程度,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今后的生活质量。通过研究发现,经过院前急救,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2.4%,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为75.8%,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有关报道相似[6]。结果表明,院前急救反应迅速及时是减少交通事故现场和途中死亡的先袂条件,它可以有利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增加抢救的成功率,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郭荣峰.完善院前院内急救链[J].中国医院,2003,(11):14-16.

[2]李宗浩.创立发展中国救援医学事业[J].中国全科医学,2004,(24):1803.

[3]王正国.道路交通事故伤的现状和对策[J].中华创伤杂志,1993,(02):70-73.

[4]岳茂兴,刘志国,蔺宏伟.灾害事故现场医学应急救援的主要特点及救护原则[J].中国全科医学,2004,(18):1327.

[5]中国红十字总会.救护[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9.

[6]王一镗.急诊外科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976-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