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涵文
(徐州市铜山区人民医院221006)
【摘要】目的对使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旨在找到最有效的诊断方法。方法随机选取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份我院收治的85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本次的研究,以上患者均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并且同期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测。对两种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动态心电图的冠心病检出率为83.5%(71例),常规心电图检出率为50.6%(44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房性、室性早搏早发的患者两者的检出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于除房性、室性早搏早发现的患者外,其他类型的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较常规心电图高,有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治。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R54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9-0174-02
冠心病现在已经成为了非常常见的一种慢性病,而心电图是其诊断的最佳手段。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动态心电图也广泛的在临床上应用。由于其能够长时间连续的记录心脏活动的情况,而对于疾病的诊断正确率更高。我们此次研究观察了动态心电图与常规的心电图的诊断准确率情况。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份来我院治疗冠心病的85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8岁,最小的患者为44岁,平均年龄为55.2±6.9岁。病程平均为1.9±0.9年。以上患者中有合并症者83例,其中糖尿病23例,高血压61例。以上患者对本次研究都知情同意。
1.2方法
本次所研究的患者均为经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在来院之后,患者在安静状态下进行常规心电图的检查。检查时患者平卧,在患者消除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之后,采用12导联的心电图进行连续的记录,并且保证图像的清晰及平稳的基线。在患者常规心电图检查后,进行动态心电图的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需要持续观察24h。在完成后,利用软件对动态心电图所得的图像进行分析。对两种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1.3评价标准
按照黄坤英(1)所用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分析
以上的所有数据资料都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我们统计分析之后,发现85例冠心病患者中,经动态心电图检查出71例为冠心病,检出率为83.5%,而常规的心电图检查出44例,检出率为50.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但是在室性、房性早搏的早发患者中两者种方法的检出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种检查手段的检出情况比较
组别N检出人数检出率X2值P
常规心电图854483.515.3428<0.05
动态心电图857150.6
3讨论
冠心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心脏的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导致心肌出现缺血现象。从而引发心肌的梗塞或是梗死,而且还会产生各种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猝死。此种疾病发病急,而且早期诊断对于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现在此种疾病主要的诊断依靠的是冠脉造影。此种方法虽然漏诊率非常低,但是其是一种有创的诊断,而且在一些较为基层的医院此种检查方法不易开展,因此需要找到一种诊断正确率高,又方便简单的方法就非常必要。我们常用的心电图就是简单,易普及的一种检查手段。而心电图又分为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临床上常规的心电图较为常用,而且具有100多年的使用历史,同时其收费较低,受到了患者及医生的亲睐。但是现在,有很多学者经过临床实践,认为其对一些心肌缺血导致的ST段不变的心绞痛不能正确诊断,且一过性的心律失常常规的心电图表现可以是正常的[2]。因此存在较高的漏诊率。而动态心电图,由于其需要连续对患者心脏的情况进行24小时的检测,因此即使是非常短暂的心律失常也会被捕捉到。这样就使得患者的心电活动可以完整的被记录,医生可以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一个整体性的评价,从而对其进行诊断。
我们此次对85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两种方法诊断正确率的比较。我们发现动态心电图的诊断率(83.5%)要比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正确率(50.6%)高。而且两种差异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房性、室性早搏早发的患者两者的检出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对于冠心病的诊断中,动态心电图操作简单,无创而且诊断的正确率也较高,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对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坤英.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3,17:144-145.
[2]侯琳.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6):176.